学习中感悟

发布 2021-10-20 06:23:28 阅读 7437

学习中感悟,感悟中反思。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孟时各庄小学王福全。

小学科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经历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要让学生在经历中有所感悟,且在感悟中有所反思,在反思后得到文化素质、思维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提升。本文将从课堂导入、课堂过程、课堂内容等几个方面,针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一、课堂导入,注重多样化的情境引入,杜绝“模式”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生为本,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有些教师认为:“要让学生看到课题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主动**的欲望。

”想法是好的,但逢课都用生活、生产的肤浅实例引入,久而久之,学生习以为常,反而会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从而不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应创设时代感较强,能引起共鸣的人或事。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有时还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这样,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堂活动,注重创设合理教学情境,杜绝“热闹”化。

新课程教学模式要求,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主动学习。但有些教师片面崇拜“热闹”,在整堂课中充斥着“好吗”“是吗”“对吗”等,如以下一个案例:

教师给学生出示了量筒、各种液体等。

师:知道老师要同学们做什么吗?

生:知道。测量液体体积。

师:你们能行么?认为自己能完成实验的小朋友请举手。

生:能行。(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举起手来)

师:每个人都很自信。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四种液体,那我们任选两种,测量液体体积,好吗?

生:好。师:你需要几分钟?

生:三分钟搞定!

生:我只要两分半钟!

师:老师给你们四分钟时间,好吗?

学生拿到材料后,就动手做了。四分钟过去了,可还没有小组完成。突然,某个同学大叫:“我们完成了!”老师来到他们身边,问:同学们看,他们做的对吗?

生:对。其他小组也向他们投去了羡慕的眼光。

师:时间到了,怎么样了?

生:看来测量液体体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生:刚才我们不小心把牛奶撒了。

生:刚才我读数时看错了。

生:对,我也看错了。

师:现在,请已经量好的这组同学展示一下好么?(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学生边做,老师边讲解实验中该注意的问题。

师:他们做的很好,是不是?

生:是。(异口同声)

师:刚才很多小朋友都没有完成实验,我想知道你们是怎样做的?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师:如果在去做,能不能成功?

生:能。紧接着做第二个实验。

师:刚才我们测量了两种液体的体积,现在我们再测量另两种液体的体积,有信心吗?

生:有。教师让学生们商量该怎么做。然后开始实验,可学生们还是和第一次一样,一头雾水,忙活一气,试验成功的还是很少。

这样的教学,表面上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际上是变相的灌输,学生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只是浅尝辄止。学生只关心是否成功,并没有去想自己为何失败。而且,也不会在学习中感悟到任何乐趣,只能机械的配合老师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

对于小学生,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动思维活动,获取新知识,实现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如以下一个案例:

在第一次操作之后,教师让各组派一个操作员进行实验,把实验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然后把各组的记录进行对比,结果这一比,学生的注意力不在是谁成功了,而是纷纷质疑:为什么我们没有测出来,他们测出来了?这时候,教师说:

“我给同学们的实验材料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多同学没有完成呢?我们讨论讨论:刚才你们组是怎么做的?

你有有什么感受?

生:老师,我们组在做的时候,分工不明确,以至于手忙脚乱。

生:我们组没有根据液体的多少选择合适的量筒。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这样吧,刚才有同学提议让他们再做一次,那好,老师给你们这样的机会,第二个实验老师让你们每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做一次,你们可要相互学习呦!

于是,学生进入第二个实验操作。

生:老师,刚才那个实验,我们组做的最差,这次,我们要比他们更认真。

生:刚才,我们的方法不对,这次,我们一定要先想好了再做。

生:刚才我们把牛奶都弄撒了,这次一定要注意。

当学生实验时,教室里很安静,学生们没有了那种“谁成功的快”的急切心情,而是关注于“该怎样做才能成功”的问题了。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从这个活泼的学习气氛中,最大限度释放出探索真理的能量,并且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让学生们在亲身经历了**内容之后,能回过头来反思一下自己在**发现的过程中的一些行为是否正确、有效。安静、愉快、有序的教学过程,更能给孩子一个思考、感悟、反思的空间,更能使学生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

三、课堂**活动形式或内容选择得当,避免“形式”化。

教学观念先进与否,不是看有没有**的过程,而是通过**过程是否有效益。科学教学不光是教师演示和讲授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但往往忽视生生互动。以下,我从两方面讨论,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予以借鉴。

1、 小组合作应避免“形式”化。

小组合作”已成为一种形式,深入广大教师心中,有些教师,只要有疑问,不管难易,都让小组讨论,而且,学生搭配不合理,便会导致少数优秀学生的想法支配多数学生的想法,他们的意见或建议往往会被忽视,久而久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大多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就失去了对学生技能的培训和训练。教师在课前所做的大量工作也付之东流。

教师在备课时,应对小组合作的形式、目的、过程等做仔细的设计,根据学生性别、性格、空间位置等,精心安排小组成员搭配。**期间,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求成员间通力合作、分工明确,帮助全体学生树立责任感,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某一方面的才能,这样才能从中发现和提炼出智慧的火花。

2、 对**内容的选择得当,不能逢疑必探。

学生要学习科学的**方法,经历**的过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有些教师不管什么样的问题,都喜欢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如: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通过**得出沙子不能溶于水中等。

这些知识学生从生活中早已有了答案,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就能从生活中提炼出来。所以,像此类问题就不宜再搬到课堂上来**,不能为了**而**。

在课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好需**的内容。如一些概念、名称、事实等,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进行**。在**过程中,教师也可及时对**内容做出选择,并对**深度进行调控,使整堂课的**活动具有比较合理的时间分布,从而使**活动详略得当,并营造出**活动的高潮。

四、课堂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验素养,避免“过场”化。

任何科学真理的提出,都必须以实验为基础。科学素养的建立,也是以实验素养为基础的。小学科学实验,就是要学生从小认识到实验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石。

所以,科学教师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小学科学实验,是以观察实验为主,还包括分组实验、演示实验、课外实验(家庭实验)等。

有些科学教师由于一些主观或客观原因,忽视了实验的教学。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希望可以引起同仁注意。

1、 实验的可见度不够。

所谓可见度,是指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把实验台放到每个学生都应看到的地方。实验装置、实验结构、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数据或现象,都能很好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

在做水蒸气遇冷发生凝结的实验时,两个玻璃片一冷一热分别盖在两个盛有热水的烧杯上,观察玻璃片上是否有水珠。教师在演示时,把实验装置直接放在了讲桌上,有些学生由于离得较远,而且还有前面的学生挡住,那就不会较直观的看到实验现象,甚至可能连实验操作步骤,看到的也可能只是一个个的片段。以至于在分组实验时,根本插不上手,等到稍有些眉目,下课了。

慢慢地,就有可能失去对实验的兴趣。

2、 实验的可信度不够。

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把分组实验改成演示实验,这种主观的改动是致命的。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过程中,享受其带来的成就感,喜悦感,从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喜爱,并终身受益。要不然,有些学生会说:

看,老师又在变魔术了。

所以,教师应根据实验的难易程度及安全性,尽量把机会留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得到想要的效果,而且还能提高可信度。对此,教师可采取课前培训和现场指导的形式,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实验的乐趣。不要剥夺学生实验的权利!

3、 实验的评价度不够。

教师可能只对课堂实验进行评价,可一些家庭实验往往被忽视。有些实验,不可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完成,如“观察种子发芽”、“记录月相”、“种茄子”、“养小鸡”等。所以,教师应对课外实验检查与指导,建立评价制度。

如实地查看、定期汇报、对优秀小组进行奖励、成果展示等。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实验的习惯。

总之,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还有很多,还需要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能让我们的科学实验变成是走过场。

五、课堂教学手段的选择要恰当,避免“单一”化。

在科学教学中只使用一种教学手段,这是难以想象的。科学教学手段无非指听、说、读、写、画、实验、交流、讨论,而实验还可分为:演示、展示。

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是提高课堂效率不可或缺的,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要求,都有可能影响到课堂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交叉使用,这样才能满足课程及学生的需求,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更有感染力,穿透力,让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获得知识。

总之,一堂好的科学课,不是看它是否将所有该知道的知识、该掌握的技能、该获得的情感等给了学生,而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该掌握的一切;一个好的科学教师,不是看他教出的学生考试成绩多么的优秀,而是看他教出的学生都学到了什么。科学课堂教学,应多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感悟,在感悟中有所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学习中感悟感悟中反思

沙阳幼儿园吴济敏。11月26日下午,是许卓娅教授 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素养 人格素养培养 的专题讲座,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许教授。真的是个爽朗 大方 有感染力的人物。整个讲座活动中,许教授都是站着的,为我们 活动开展了思路,许教授特别强调培养幼儿学习品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无从谈...

学习中感悟

学习中感悟,感悟中反思。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经历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要让学生在经历中有所感悟,且在感悟中有所反思,在反思后得到文化素质 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提升。本...

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2011年10月30日 11月2日,我有幸观摩了在济南市双语实验小学举办的 山东省第六批小学语文教学能手 的评选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半,但我收获很多。23节课,23位老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广博的知识,驾驭 调控课堂的能力,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独到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