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游记二则

发布 2021-10-14 08:53:28 阅读 2572

29西湖游记二则。

自读导言。1.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短文,教学重点应放在诵读上,读读议议,从中感知思想感情,体会写景方法。

2品味作者细致观察景物、用心感受生活的审美情趣。

3.阅读活动中,侧重理解准确生动地写景状物的方法,领会本文简洁明快、形象活泼的语言特色。

4.课外搜集有关描写西湖的诗文,以作为比较阅读的材料,提高文学鉴赏的水平。导学设计。

1.两则文章都是写西湖,可放在一堂课内来教学,了解作者的游踪。2.此堂课以教学常用文言词语为主。3.采用多**教学。

4.教学时数:一课时板书设计“西湖一”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心飞湖上目酣神醉一语不得。

一、导入新课俗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美又以西湖为最,有诗曰: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西湖的文章,仔细品味西湖的美。二、简介作者。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他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称“三袁”。

他主张文学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锦帆集入《解脱集人《瓶花斋集》等。三、分析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并用多**设备打出生字词,学生在书中画记。①突兀():

高耸的样子。②棹(zhao4):船桨。

这里作动词用,划船。③勒(:抑制。

④相次:一个接一个地。次:

按顺序排列。⑤发:打开、开掘,引申为“花开”。

⑤数(shuo4):屡次。①去:

离开。③弥漫:满,遍。

②歌吹:唱歌奏乐。这里是说歌妓很多。

吹,管乐器的演奏。①罗纨():精细的织品。

这里指富贵人家的装束。③艳冶:美丽,妖艳。

③染翠:变成绿色。③岚:

山气。②设色:用颜色描画。

①夕舂():夕阳。①尤:

更。③目酣:形容非常爱看。

酣,喝足了酒。①花态柳情,山密水意: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

意思是一切景物。

2.学生自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试着翻译。3.教师答疑。

四、理解课文内容安排打开多**,展示画片。

1.学生根据画面了解作者游踪。“西湖一”:武林门~保叔塔~昭庆寺~西湖“西湖二”:断桥——苏堤(全在湖上)

2.指名学生在文中找出写景部分与画面一致的语句,并齐读这些语句。这一过程可灵活安排,主要使学生对西湖有更形象的认识。五、作业。

六、学与练设计1、选择题。

1)选出下列加点字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a.绿烟红雾(lv4)b罗纨(wan2)c.棹小舟入湖(nao4)d堤畔(pan4)(2)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

a与杏桃[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b湖光[染]翠之工(倒映)c.目[酣]神醉(刚睡醒的样子) d.山色如[娥](嫦娥,引申为美丽)2、填空题。

1)本文的作者是___代文学家___

2)在《西湖一》中,最能反映作者迫切心情的句子是___3)“绿烟红雾”是指___4)“花态柳情,山容水意”这里是用了___的修辞手法,“粉汗为雨,罗纨之盛”用的是___

5)西湖最盛,__一日之盛。

3、翻译下列句子。

1)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勤,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译:__2)石篑数为余言。译:__

3)花态柳情,山容水意。译:__4、阅读《西湖二》,回答下列问题(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梅花为寒所[勒]()艳冶]()湖光染翠之[工]()2)翻译下列句子。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3)比较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明里白沙堤。

两幅西湖春景图中,以何种色调为主?请分别找出原文句子。

在描写上,一个是随意点染,一个是精雕细刻,你更喜欢哪种?清简要说明理由。

读罢两篇文章,同写西湖之景,感觉是否一样?清说说你的感受。课后小记。

西湖游记两则

袁宏道。一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从武林门向西,便可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中午时分,走进昭庆寺,喝过茶后,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就立即划小船进入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 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桃花红艳艳的,如...

西湖游记两则学案

学生姓名班级。一 文学常识。本文是代的一篇 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 和 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二 重点词句。1 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突兀 棹 颊 目酣 神醉东阿 王夕岚 石篑 罗纨 夕舂 勒 2 注意下面加横线的字的含义。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即棹小舟入湖。目酣神醉花光如颊。波纹...

西湖游记两则教案

课型 新授课课时 2 主备人 王爱玲二次备课人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理解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 虚词在文中的意义或用法。2 理解准确生动的写景状物的方法,领会本文简洁明快 形象活泼的语言特色。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清高淡雅的志趣。4 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 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