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共被拒9次,接受sci文章5篇,会议ei1篇。
我是03级硕士,刚进实验室的时候,老板刚刚建组,我的任务是首先完成测试设备的搭建,包括硬件的组合和软件程序的编制。这也就意味着上面没有师兄带,组里发文章的氛围不浓。我本科是化工背景,后来来编程搭设备,有一定难度,再加上硕士第一年上课,所以很快就到了05年上半年,也就是研二下学期,还不知道文章是怎么一会回事儿。
但是同学已不断有文章涌现,逐渐感到压力。后来硕博连读了,依然感觉不到文章的影子,系里要求3sci才能毕业,加上来自周围同学的压力,心里很慌。
文章一:在上述背景下,着重把设备软硬件写了一下,再做点简单的实验,堆砌起来,写了中文的。投到一篇国内一个电子类sci文章,交了审稿费。
很快被拒,原因内容不适合。紧接着换了一个光电类ei文章,交了审稿费,一个月左右被拒。又换到学校学报,ei检索,交了审稿费,一个月左右没消息,催稿,被拒。
拒了这3次之后,心理没底了。不敢再投了,可能文章确实太差了。最后那次的审稿费都没敢想老板报销。
心里依然很感激老板的支持,让一投再投这篇小破文章。文章放了2个月,大概到了05年10月份了,我也是博一上学期了,看到一个相关的会议,会议说了ei page one检索,投了过去。同意接受,老板报销了昂贵的审稿费,至此,第一篇文章得以了结,了结一桩心事。
拒了3次。
文章二 [未发出]:
同样的背景,着急,是在上篇投稿过程中做的实验,文章写完了,投到chem. phys. lett.
, 这个杂志确实不错,1个月,返回意见,2个审稿人都是拒稿。老板comfort。后来和老板详细讨论这篇工作,老板问了几个问题,我都不能回答,憋得满脸通红,多年过去了,依然清晰记得当年的情景。
实验结论是这种方法在这个实验方面不可行,只是出现了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老板讲文章确实没什么意义,基本上一无是处。说实话,那时候觉得心里不平衡,抱怨很多,为什么没有师兄带,为什么让我搭实验设备,做这样没名没利的事情。
感觉很彻底被打击了。觉得发文章怎么这么难。
后来这篇文章没有再投,同学建议改投更低的期刊或者译成中文的再投,也没有去做。于是不了了之,扔到垃圾桶里了。
后来想,其实老板问的很对。只是那个时候心理着急的有点扭曲,看到别人发文章,就想投。没有考虑文章的质量,没有静下来思考。
后来,主动跟老师要求去参加了一个我们方向的大型国内会议。
听了一些有启发的报告,觉得发文章并非那么难。会议中也得到了一些老师和前辈师兄的开导和建议。
文章三:会议结束后,大致05年12月份,很快地做了一系列在会议中联系的合作实验,数据返回给合作者。合作者很快写了文章并投到j.
phys. chem. b, 寒假过后回到实验室,文章修改并接受,我是第二作者。
于是觉得离文章其实并不遥远。06年3-4月份,做自己的实验,并写成了文章。经过老师的多次修改,文章在6月份投到j.
phys. chem. b。
投这个杂志,主要是周围同学也都有中的,再加上前面中的那篇jpcb也不觉得有多好。一个月后,审稿意见回来,编辑说只收到一个审稿人的意见,因为也到了一个月,所以先发回来,拒稿,很坚决地拒稿。
后来改投到chemphyschem, 35天后,两个审稿意见,一个大改,一个拒稿,编辑拒稿。这个时候,有位老外教授访问组里,是老板以前的老板,领域内大牛,那时候他退休了。帮着看文章,给了建议和要补的实验。
做完了实验,老教授觉得结果不错,并且帮着将结果与讨论部分完全进行了重写,重新投到了chenphyschem,一个月审稿意见回来,一个小改,一个拒稿,编辑拒稿。老外教授回了欧洲,email发给他审稿结果,老外帮着写了一个rebuttle,投稿编辑部,再投到chenphyschem,审稿意见回来,一个不用改直接接受,一个说小改后接受。
编辑仍然拒稿(也换了一个编辑),并措辞激烈。重新联系老教授,老教授看了,也安慰我。说他们不喜欢我们的文章,就算了。改投吧。
这个时候已经是07年3月份了,寒假结束,回到实验室。将目前这稿重新投到jpcb, 2天后拒稿,和上次同一个编辑。
没辙了,07年4月份左右,投到一个2点几的杂志,一个月后,大改。也是觉得对这篇很疲倦,其中有些问题也很难回答,过了半个多月才提交修改稿,记得是一天下午5点多投的修改稿,投完请师弟吃的晚饭。吃完饭回来,一看状态接受了。
师弟邀功说,多亏请他吃饭。
这篇文章共收到5次拒信,自信心严重受摧残,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加上之前被拒的4次,被同学和师弟们称为“拒无霸”。从心里感谢很nice的老教授的建议,鼓励和重写文章。
实在感激。
文章四:这篇文章和文章三现象很相似,不过方法不一样,是在文章三之前接受的(大概07年1月),也是为了保险起见,因为之前没有sci文章,毕业依然遥遥无期。将文章写好后,投到一个国内的英文sci文章,文章半个月就小修改接受了。
这是最容易的一篇文章了。
文章五:这个工作,是在06年7-8月做的,很快写了文章,9月将文章投到一个1点几的文章,也是求稳,老板说应该很快就会中。结果一晃就是8个月,中间催了2次编辑,一次回应再审,一次没回复。
选的区域编辑是韩国的,后来07年5月初老板带我去做一个与韩国的联合项目,去了韩国之后,再次催了编辑,说我在首尔,第二天收到接受信,不用修改,并祝在首尔呆的愉快。这是最爽的一次。后来和同学讲起,同学说估计编辑怕你提刀过去。
所以到07年6月,已经是有3篇sci了。心里有点底了,毕业不用愁了。后来在老板和各方面的帮助之下,有机会到欧洲去做工作一年。
文章六:这篇工作是在欧洲做的,老板给的题好,工作新颖,再加上前面工作的基础,和对工作的认识,再加上这里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虽然中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这里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建议之下,文章在08年5月顺利发表在apl上,投稿到审稿4周。
文章七:这篇工作是前面工作的延续,投稿到apl上,到接受20天。
到这里,我想我的经历和很大一部人很象。都经历了那个心里慌得很,着急到睡不着的时候。前两天,师弟也跟我讲到这样的情况。
版上也有人在说这样的情况。希望大家也坚持住,不要怕被拒,我总共是收到了9次拒信。可能后来我也是比较幸运的,只要坚持,幸运总是会光顾的。
我很感谢我的导师,虽然在实验工作上给的建议不多,但一直以来给我支持和鼓励,也是一直坚持往下走的很大的动力之一。感谢在我困难的时候老教授的鼓励和帮我修改文章。也及其感谢在欧洲工作时候老板和同事慷慨的建议和帮助。
其实在外面做工作也是不大容易的,语言和环境,相处都是做工作的前提。
总之,现在想想,确实觉得幸运。当初的不断被拒,还好坚持了下来。
也请各位仍在困境中的朋友坚持住,云开雾散就在前面。
共勉。。 祝各位好运。
2008我的四篇sci的经历。
2023年10月份进入了实验室,开始从什么也不懂慢慢摸索,无论是文献储备还是实验仪器,完全是个门外汉。于是开始边看文献,边熟悉实验过程。因为做纳米,所以实验过程的熟悉倒是很快,主要是文献的积累花大量的时间。
刚开始做实验,从模仿做起。慢慢的摸到了点门道,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实验。第一篇文章,2023年5月份成稿的,一开始投了几个高的杂志,都是审了后拒的,历经约4个月,2023年9月17日投到jpcc,10月24号返回一个审稿人的意见,大修,运气挺好,修改意见都是比较好改的,都是加个xrd,红外之类的。
11月1号投出修改稿,11月11号编辑来信接收了。甚是兴奋!第一篇文章就这样发表在jpcc。
第二篇文章,也是发表在jpcc,这篇文章的工作,是接着第一篇文章的工作往下做的。做纳米的人也许都有这种感觉,一个工作发表了,就可能不想接着做下去了,其实这点是要斟酌的。一来接着前面的工作做,思路会更顺畅一些,整个工作也能系统一些。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我第二篇工作实验花的时间并不多,因为是接着第一篇文章的工作往下做,所以实验的成功率也很高。2023年12月底成稿。当然那时心里的确是觉得这篇文章的分量没有上一篇那么搞,成稿时也就直接投了jpcc,投稿时间是2023年1月3号。
2月4号,返回一个审稿意见,小修:加3篇文献,都是同一个作者的,估计是审稿人;解释一下一个反应物的作用。当时已经回家了,所以老板帮忙改了下,2月5号投出修改稿。
2月12号编辑回信说把copyright发过去就可以接收了,于是等到2月14号发去copyright,2月15号来信接收。经过这次以后,再投文章的时候都是一并发了copyright。这里顺便说一下,前两篇一直感觉运气不错,审稿人只有一个,而且修改意见比较好改。
第三篇文章,还是发表在jpcc。我一直认为,这篇文章的工作要比两篇的工作做的出色的多,也是自己期望最大的一篇。从文献信息的收集,实验的设计,到文章的写作,自己都是很系统很深入的。
整个工作做了半年。2023年1月成的稿,最开始投到adv. fun.
mater.,一个月后返回审稿意见,第一个修改,第二个直接拒,编辑于是给拒了。第二个审稿人说我的文章看下来根本不知道我在做什么,说的一无是处。
当时看了很气愤,本想申诉,但老板说申诉一般不成功。于是作古。再投cm,返回三个审稿意见,两修一拒,编辑给拒了。
于是下了决心,将文章全盘翻新重写。2023年4月11号投到jpcc,6月4号返回审稿意见,三个审稿人,一个直接接收,另外两个小修。于是马不停蹄做了修改,6月5号投出修改稿,6月11号编辑回信接收。
做这篇文章工作的感觉是,工作要系统,文献调研要全面,机理讨论要深入。
第四篇文章,发表在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上。这篇文章的工作,在做第一篇jpcc工作的同时就起了个头,后来陆陆续续做了点,觉得没什么前途,就放下了。有一次随意的翻了翻以前的实验记录,突然间又找到了突破口,于是就接着做了,不过说句时候,即使当时找到了突破口,对实验结果还是没有预期的,后来测试出来的结果也与之前想象的相差不少。
在这种情况下,就盯着一个突破口去写了文章,一开始投到j. solid state chem.,未审被拒。
2023年12月17号投到new journal of chemistry,等了一个月,终于看到文章状态从编辑手里到了审稿人手里。又等了一个月,返回审稿意见,一个小修,一个大修,大约5天后,按审稿人的意见快修改的差不多了,又返回第三个审稿人的意见,这下麻烦大了,第三个审稿人的意见和第二个审稿人的意见几乎相反。在经过仔细推敲以后,觉得第三个审稿人的意见很有道理,于是就用第三个审稿人的意见去解释第二个审稿人的意见,再按照第三个审稿人的意见重新做了修改。
又过了大约一周,投出修改稿。过了一个月,返回审稿意见,这次第三个审稿人没意见了,直接接收,第二个审稿人也只有两个小问题,第一个审稿人意见多了起来。于是,根据第一个审稿人的意见补做了一些实验,继续修改。
过了一周,投出第二次修改稿、又过了约15天的时间,编辑回信接收。这篇文章的感觉是,实验不要轻易放弃,一个角度不行,可以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去做;实验结果出来以后,即使与预期的不同,也要多进行文献调研,力图找到自己实验结果的亮点,并以此为依据写文章;修改文章时,要根据审稿人的意见仔细认真的补做实验,引用文献,实在无法做出明确结论的,也要说一些笼统的话(这个可以只放在给审稿人的回复里,而不出现在文章里)
教育经验文章
让爱注入孩子的心田。2013 2014学年度上期教育经验文章 成都市王贾桥小学 邱永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我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耕耘21年来一直遵循的座右铭了,在这21年中,她始终对自己的事业怀着满腔的热情,对孩子充满无限的爱 如果说梦想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那在我的生命中,孩子们则是...
德育经验文章
德育教育从 心 开始。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我们每天面对五十多颗纯洁无暇的童心,怎敢有一丝的怠慢。教育,就是把这一颗颗美丽的童心引上一条真 善 美之路,要让孩子们能在德 智 体等方面都能轻松愉快的成长,我们班主任就要。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德育才会取得一定成效,德育的关键是我们一...
物理经验文章
怎样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古蔺县箭竹中学 刘桂林。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发展速度迅猛,物理教学知识也迅速发展,以往的知识以及教学方法已经不再满足和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发展需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成为当前物理教学发展的必然。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已经不再全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学生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