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意象看古典诗歌意象的构成

发布 2021-08-21 23:34:28 阅读 3739

从“月”意象看古典诗歌意象的构成。

作者:王佳。

**:《北方文学》2023年第12期。

摘要:意象,即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古代诗人见物而兴情,再借物以抒情,创造出诗歌的有情世界。

胡应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意象是诗人抒发情感的基本方式,也是古典诗词最鲜明的艺术特征。

本文以“月”意象为例分析古诗意象的构成。

关键词:意象;月亮;构成。

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山水草木,皆可构成意象。月亮由于其美丽、高洁、深杳为人喜爱,更被诗人寄托了朦胧深邃的情感,成为古典诗歌的一个经典意象。“月”意象的构成可以从两方面分析:

一、因“象”以立“意”

意象由意(主观情感)与象(客观物象)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其中象是基础,即诗人的情感必须要借助于某个客观物象来表达。在古诗的传统里,人们总对某种事物寄托某种特殊的情感,比如望月思乡、折柳惜别、鸿雁思归等,这与事物本身具备的特质有关。

比如月亮引发相思,李白的《静夜思》写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自然而然,并不因诗人与读者时代和生活经历的差异产生隔膜。

这与月亮的特质有关。首先,宁静的月夜,离乡背井的人容易感受到孤单,想及家乡、亲人、爱人朋友并渴望团聚。夜的静谧比之白昼更易让人陷入沉思,产生缠绵邈远的情思。

其次,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自然勾起人们关于分离和团聚的联想。宋代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月亮不分南北东西与人相随,爱人与他却分隔异乡不能相聚;月亮圆了又缺,缺了还会圆,但人却是一经分散,难得团圆。

人生的聚散与月亮的圆缺就建立了关联。再次,由于月亮的唯一性,天南地北的人共一轮明月,因此月亮便被作为传情的媒介,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为一种共通的情感体验,月亮承载了天下所有人的相思,“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古》)更是道出,望月思乡是一种普遍的情感模式,自然界的月亮脱胎成经典的艺术形象。

二、“象”的丰富“意”蕴。

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虽然人们习惯把一种情感投递于一种物象之上,但在这个基础上,也会由不同的个体生发出其他的联想,产生不同的意蕴和情感。

一)人格境界决定的月亮的气质。

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这首诗是曹植代思妇抒情,借明月抒发对久游在外的丈夫的思念。月光照耀引动情思,高高在上的月亮代表只可仰望不可倚靠的夫君。

丈夫在外仕途发展、情感变化一无把握,自己在家独守、被动等待、充满忧虑、终至无奈。她将夫君比喻为路中的清尘,将自己比喻为污浊的水泥,两人就像是没有交集的平行线,愈行愈远。诗人写出了古代不独立的女性生命依附于人的卑微和无奈。

这里月亮引起的情思委婉深致、悲戚惶惶,具有强烈的女性气质。

再看一首杜甫诗,《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历尽沧桑、垂垂暮年的杜甫在成都草堂度过了难得的宁静岁月,由于好友严武去世失去生活依靠,被迫离蜀东下。

他放眼望去,只见星星低垂,水天相接处一片旷野开阔伸展,俯身看一轮明月映照水中,随着江水波澜起伏动荡。好一番豪壮静谧的景致!月亮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涌动不息的,它蕴含着不折的生命力。

作者是“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的杜甫,是“致君尧舜上,能使风俗淳”的杜甫,虽然一生坎凛,但志气未消,这里的月就有了一种阔大悲壮之感,具有阳刚之气。

二)人生际遇带来的月亮的基调。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首诗写于李白在宣州饯别族叔李云时。此时李白因被谗毁离开京城重新开始漫游生涯,政治理想受挫让志高才大的李白忧愁不已。

借着酒兴别情,李白赞美对方和自己,在忧愤苦闷中发出欲要摆脱和抗争的愿望,青天明月就代表着心中的光明理想。越是受到外界的压抑,越是激发出豪情,在浪漫诗篇中追求理想人格的完成。

人生境遇的不同,使月亮在不同作者笔下具有不同意蕴,比如王维,一生平顺,半官半隐,晚年在辋川别墅沉浸于佛理研究,心态日渐沉寂,接近无欲无求的精神境界。他在山间所写的诗句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就是这种心境的写照,这里的月带有清幽闲适意蕴,它回归到了纯粹的自然物的状态。而南唐李后主则经受了生命价值被摧毁的境遇,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他对一种无常有深痛的体验,他笔下的月亮,则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虞美人》),春花秋月是永恒的,人世悲歡无常在永恒的月光之下,则是短暂的,生命价值的破裂在李煜别有一种不堪承受。这里的月亮就具有了哲学和历史兴亡的意蕴。

古典诗歌意象

1.自然景观类。月 残月 新月 孤月 冰镜 玉盘 传达思乡之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流水 传达人生苦短 命运无常的感伤和哀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斜阳 夕阳 落日 多传达凄凉失落 苍茫沉郁 怀古幽情。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征帆孤棹...

古典诗歌的意象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见到一首好诗,也知道好,甚至拍案叫绝,但如果问他好在 却说不清楚。正所谓 妙 不可言。但是,今年的语文高考,不仅要求考生了解其妙,还要探析其妙,并且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可信。要克服这个困难,笔者以为应从意象人手。首先,什么是意象?意象 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表达某种特定意念...

古典诗歌传统意象

1 梅 兰 菊。坚贞的志节,高洁的品格,隐逸的风骨。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 梅花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张九龄 感遇 其二 路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郑谷 菊 2 松 柏 竹。坚韧,孤傲,坚强,生命力,不媚流俗。竹也多喻虚心。例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 小松 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