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付诸表达时要依赖语言。一种文化系统内的语言反应该系统的思维方式,这其中也必然反应生活中的文化。研究汉语言语言结构与思维方式的关系是汉语本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受易经、老子“道”等传统思想影响,注重“意合”,“天人合一”,强调抽象整体。这种语言特征与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之间相互印证。汉语“意合”与英语“形合”的两立本质上源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同样其他艺术形式也是有明显的体现--山水写意画与西方油画。)
汉民族从远古的群居到随后的家族到现在都强调“集体”“大一统”“天人感应”思维,注重整体。汉语重“意合”的特点表现在不注重形式,注重语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容词名词动词等表达语义,很多情况上都是一词兼多类,通过整体领会意义。
所以汉语长句容易逻辑混乱,多短句、散句、流水句。这样的句子缺乏严谨的逻辑关系,所以对于语言明确性,输出者与输入者都有责任。此外由于“含蓄”“意合”的传统,中日韩国家思维模式并不同于西方由a直线到b,而是曲线到达,“不言而明”,需要听者领会其言外之意,如果与思维方式不一样的人交流,一定程度上会因违背“合作原则”造成交流障碍,却在东方视为:
“礼貌原则”的组成部分。
西方“整体”多强调分析描写,有严格的逻辑系统,这种思维体现在语言上,表现出严密的形式逻辑化的表述风格,各部分之间界限清楚,关系明确,通常有语法手段作为标记,听者或读者的理解策略是从结构到语义。
在汉民族意识里,“整体”不一定等于各部分的之和,是无法量化的。
此外汉民族强调阴阳互补,不是对立而是均衡,阴阳互不可缺,和谐统一,所以汉语多有阴阳对应的词,如“天地”“矛盾”“左右”“上下”等等,在对偶对称中,这体现的更为明显。说到对偶,我们发现偶对思维在中国形成了汉语言的诗性特征,并进一步形成了汉民族崇尚对立耦合的审美传统。上下对称,韵律和谐,内容辨证统一,是偶对思维方式的极至体现。
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与形态演进 规范 语言与共识
道德思维的逻辑结构与形态演进 规范 语言与共识。作者 魏雷东。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05期。摘要 道德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重要方式和特殊样式,人的道德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道德思维水平支配和制约。道德思维作为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伦理学理论形态范式的演进和嬗变,相应地发生着历时...
整体思维与汉英语言结构的对比分析
语言应用研究 整体思维与汉英语言结构的对比分析。口陈。屏。摘要 思维方式与语言结构之间存在着同构关系。汉英语言都有整体思维,但其特征和方式是不同的,主汉语的 排次序 和英语的 搭框架 都是以整体思维要表现在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认识上。从语法结构来看,作为内部机制的。关键词 思维方式整体思维偶对思维。语...
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关系
作者 何俐。今日财富 2017年第05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十分关注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调整好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获得更多的生产价值,成为了企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本文将针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证分析,进而提出一些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