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实词的考点分析

发布 2021-05-08 11:06:28 阅读 3127

2023年高考文言实词的考点分析。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历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重要考点,能力层级均为b级。

一、考点梳理。

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常见文言实词”是指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以及语文课本、读本**现频率较高的340个常用实词。“常见文言虚词”即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

第二,实词虚词考查常有语境限制,应依据语境来理解识别其含义。第三,实词考查重点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虚词考查重点为“之”“以”“而”“于”“其”“为”等热词。

高考对该考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文言实词每套试卷必考,出题方式都是从选文中选取四个句子来理解实词,且大都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文言虚词大部分省份设专题考查,题型相对稳定:

①用两两比较的方法从选文中选出四个虚词,分别跟课文中相同的虚词进行比较;②选取同一材料的不同句子中的相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其异同。

二、试题精析。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3年江西卷第10题)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用联想已知推断法,即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本题d项中的“夺”,我们在《陈情表》中学过“舅夺母志”,夺:

改变。本题中的“夺”与此同,故d项错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023年高考安徽卷第5题)

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掌握。a项的第一个“之”是代词,这里指代先生;第二个“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第一个“因”是副词,相当于“于是,就”;第二个“因”是介词,相当于“通过,经由”。

c项的两个“以”,都是介词,相当于“把”。d项的“乃”是副词,第一个相当于“才”,第二个相当于“竟然”。答案为c。

三、技法点拨。

一)理解文言实词技法点拨。

1.代入检验法。

这是在推断词义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将所给的义项放在具体语境中,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顺,那么可能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如理解“乃留愈幕府赞军事”(2023年全国大纲卷)中的“赞”的含义,把选项给的释义“辅佐”,代入检验,语意贯通,据此可判断是正确的。

2.联想迁移法。

1)联想教材例句。

文言实词的考查往往是“课外内容课内考”,所考的实词基本都能在教材中找到例句。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如“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2023年重庆卷)与“籍吏民”(《鸿门宴》)中的“籍”意义相同,都是“登记”的意思。

2)联想成语。

成语大多来自文言文,借助这些成语中词语的意义,可以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如“泽命不渝,信也”(2023年山东卷)中的“渝”,我们可借助“矢志不渝”这个成语来推断:渝,改变、违背。

3.语境推断法。

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如果释义能使语句畅通,那么,这个意义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如“以公少年易之”(2023年江苏卷)中的“易”有“更换、交换、改变、容易、轻视”等义,再根据文章语境“老吏曾腆侮法粥狱”,可推知这里应是“轻视,看不起”意思。

4.句式推断法。

古人行文,喜欢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且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这样我们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的词性词义。

二)理解文言虚词技法点拨。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推断。一般解题思路是:(1)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3)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题。

1.掌握常用意义。

高考复习时若能熟记并掌握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试时就会得心应手。例如: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或咎欲出者。

b.秦王恐破壁,乃辞谢,固请。

c.吾令人望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d.尔无忘乃父之志。

2023年湖南卷第6题)

解析】本题只要掌握“其”的几种常用意义,就可迅速答出。a.那个,指示代词;b.

他,人称代词;c.他的,人称代词,作定语,与题干例句相同;d.一定,副词。

答案为c.

2.牢记教材例句。

文言虚词中考查的八个例句,除原文外,其余四个句子一般都出自课本。因此,只要熟悉该虚词在教材例句中的意义和用法,再加以比较,就很容易推断出答案。例如:

持节发仓栗赈之。

作《师说》贻之。

2023年江西卷第11题a项)

解析】②句出自教材《师说》,是学生很熟悉的句子,“以”字表目的,可译为“来”;①句的意思也很明显,也是表目的。故可迅速断定两句中的“以”意思相同。

3.分清虚词实词。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如果一组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不同。例如:

昔者,曹子鲁将兵。

则终身破军擒将矣。

2023年北京卷第7题b项)

解析】①句中“为”是介词,可译成“替”;②句中“为”是动词,可译成“做”。显而易见,两者的词性不同,用法自然也就不同。

4.分析语法结构。

与实词相比,虚词主要表达一定的语法功能,因此从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入手,也可以推断其意义和用法。例如:

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

此亡秦续耳。

2023年山东卷第10题d项)

解析】①句中“仲父之言此三者”为主谓短语,“之”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句中“亡秦之续耳”为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5.厘清逻辑关系。

有些虚词可以表达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推断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例如:

拱手问曰。朝济夕设版焉。

2023年山东卷第10题b项)

解析】①句中“而”连接的是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关系;②句中“而”连接的是两个动词,且顺序不能颠倒,故“而”是表承接关系。逻辑关系搞清楚了,“而”的意义和用法也就弄明白了。

6.联系语境推断。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作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例如:

保邦未危。室西连中闺。

2023年浙江卷第17题d项)

解析】两个“于”字,所处位置相同,都与后面的词组成介宾短语并后置,不结合文意就不好判断。①“保邦于未危”是说在国家没有出现危险时保护国家,这里的“于”是介词,可译为“在”;而②“室西连于中闺”是说室西和中闺相连,故“于”字是“和、与、跟”的意思。所以两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7.看清标志。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性词语。记住一些有代表性的标志词或句式,可以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例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一个定语后置句,“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词。《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鸿门宴》中的“大王来何操?”是一个宾语前置句,“何”为疑问代词,作前置的宾语,是“什么”的意思。《过秦论》中“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被”的意思。

综上,在解答文言实词虚词辨析题时,如能灵活采用一种或综合运用多种答题技巧,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要想攻克这块堡垒,光靠几招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靠平时多记、多练、多积累。笔者在此提醒:

熟记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正确理解是成功的关键。

高考常考的文言实词汇总

文言文实词 1 爱。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3 被。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 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5 本。本业,指农桑。3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6 鄙。1 名词。...

2023年高考文言实词 虚词备考指导

夺 强取。年江西卷第 题 法,即将所给的义项放在具体语境中,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顺,那么可能就。古人行文,喜欢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 对偶句,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解析 本题考查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用联想已知推断法,即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是正确的,...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实词复习

一词多义 意义,用法 古义古今异义。今义本字通假字。通假字。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文言实词意动用法活用为名词动词。词类活用使动用法活用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第二步 从课文中找词,把词单独抽出来,但要记住不要离开语言环境,并且要把答案和题分开,这样有利于选对重点记忆,请参考整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