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文言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副词、代词、助词等,实际数量虽然比实词少很多,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得分率一直很低。”常见文言虚词指明了考查范围,即考纲所规定的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纵观近几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卷,”以出现的频率最高,达34次;其次是”而”之,分别出现了13次,”于”其分别出现了12次;”所”乃”与”为”则也都出现了5次以上。”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指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及语法功能,”在文中(即语境)是正确理解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前提和关键。”理解是指运用推断技巧,通过已经掌握的文言文知识判断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近年来高考加大了对文言虚词考查的力度,由原来只考一个虚词到现在的考查4个虚词,一道试题就涵盖了《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中的近四分之一,覆盖面更广了。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普通高考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在虚词考点的表述上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删除了”意义和三个字,这就意味着实行新课改的省区,高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将放在语句翻译和内容理解中间接考查。在2023年18套高考试卷中,文言虚词的考查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从频率上看,18个常见虚词中”以”之”而”因”所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出现了次;而”则”者”也”且”然”焉”矣”哉则没有专门考查过。
究其原因,有些句末语气助词(如”也”矣”哉)区分度不大,不便考查;有些(如”则等)可能是因为在所选语段中意义和用法不典范而没有设题。从范围上看,绝大多数试卷严格遵守考纲所规定的范围,但也有些试卷不拘泥于考纲所规定的范围。如北京卷考查了”相和”微(详见”真题回放)。
湖南卷考查了副词”素,”州之民吏皆曰是素良子也;(素,一向,素来)。安徽卷和山东卷考查了”何,安徽卷中”何自戚戚不逐去之”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山东卷中”将何作”何复尔。全国卷ⅱ考查了”但(详见”真题回放)。
辽宁卷考查了”稍,”后以军功,稍迁仪同之司。这些虚词虽然在考纲所列范围之外,但都是教材中常见的词语。由此可以看出,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已变成因文设题,随文考查,遵从考纲,又不拘泥于考纲。
从题型上看,主要是两种题型。一类是客观选择题。这类试题一般采用4组8句的形式,考查4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一组两两比较,辨析异同;也有个别省市把实词和虚词结合在一起来考查,让考生从中选出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如辽宁卷、重庆卷和湖南卷。
另一类是主观解析题。这是上海卷一直保持的题型,往往把虚词和实词结合在一起,要求考生加以解释。
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虚词复习
文言虚词复习学案。李启胜。学习要点 掌握 而 何 乎 虚词的用法学习过程。一 考点阐释。考试大纲 明确有18个虚词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 在文中的用法 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
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虚词复习
文言词语助读一 烛之武退秦师 若。似乎,好像。桃花源记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假如。烛之武退秦师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你,你的。鸿门宴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如此,这样,这些。孟子梁惠王上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至于 连词 表示他转或提起。孟子梁惠王上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
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虚词复习
文言虚词复习学案 二 李启胜。4 复习文言虚词 乃 典型例题。一 用作副词。1 用法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2 用法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而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