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预习作业 一

发布 2021-05-05 16:56:28 阅读 5516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5.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

2).惑而不从师。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4).则群聚而笑之。

5).如是而已。

6.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其可怪也欤。

三)、课文理解。

1.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老师的职能是什么。

2).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2.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二、预习作业。

为《小石城山记》断句: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答案:一、《师说》

一)、1.学者:求学的人。

2.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3.出人: 超出(一般)人。

4.众人:普通人。

5.小学;小的方面要学习。6.

百工:泛指各行各业的工匠艺人。7.

耻:以……为耻。8.

谀:阿谀,奉承。9.

复:恢复。10.

不齿:不值得提起,看不起。11.

不必:不一定。12.

攻:学习,研究。13.

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14.

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二)、1.其:(1).那些(指示代词);(2).他们(人称代词);(3).大概、也许(语气副词,表揣测);(4).难道(语气副词,表反问)

2.之:(1).

人称代词:代孩子;(2).指示代词:

那,那些;(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4).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5).结构助词: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于:(1).介词,向;(2).介词,对于;(3).介词,表被动,被;(4).介词,从。(5).介词,比。

4.乎:(1).介词,在;(2).介词,比;(3).反问语气助词,“吗”;(4).感叹语气助词,与“嗟”连用,“唉”

5.而:(1).承接连词;(2).转折连词;(3).并列连词;(4).修饰连词;(5).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6.也:(1). 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2).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3).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三)、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复习预习作业 十一

2010学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班别姓名学号 一 复习作业。游褒禅山记 一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褒之庐冢也 3.以其乃华山之阳 名 之也 4.有碑仆道 5.其文漫灭6.独其为文犹可识。7.今言 华 如 华实 之 华 者 8.盖音谬也 9.而记游者甚众 10.有穴窈然...

第一单元预习作业

第一单元。1 我们的民族小学。一 大声读课文,连续读五遍,读正确 读流利。家长签字。二 临写生字,注意笔画笔顺。哪些字写得漂亮,在字的右下角画颗 吧。三 抄写词语,并把这些词语画在书上。坪坝穿戴招引蝴蝶孔雀舞蹈 铜钟粗壮凤尾竹尾巴打扮欢唱 飘扬敬礼好奇游戏热闹古老 洁白摇晃 四 抄写课文中描写窗外安...

《蚂蚁》预习作业

共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课型 预习。流程 1 导入 2 读学习目标。3 熟悉课文,完成自主 先独立完成。组内交流。班级展示3题。预设 1 可以是一只执著的蚂蚁,从它身上读懂了做事要认准方向,坚定信念。2 也可以是一只幸福的蚂蚁,从它身上我读懂了做人要品味幸福,知足乐观。学习目标 1 理解并学习文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