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复习 有答案

发布 2021-05-01 16:53:28 阅读 6404

生化复习。

题型及分布:5个名词解释 15’,4/5个简答题 25’,1个论述题 9’,20题选择 20’,17个填空 17’,14个判断 14’

一、名词解释。

1)等电点:当氨基酸处在某一ph值时,它所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即净电荷为零,此时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p48)【氨基酸等电点p48;蛋白质等电点p68;蛋白质变性作用p69】

2)盐析:p69

3)dna变性:dna受到某些理化因素的影响,分子中的氢键、碱基堆积力等被破坏,双螺旋结构解体,分子由双链变为单链的过程称为变性。(p89)

4)dna复性:dna的变性是可逆的,解除变性条件、满足一定条件后,解开的两条dna互补链又可以重新恢复形成双螺旋结构,并恢复有关的性质和生理功能,这个过程称为dna复性。(p90)

5)必需基团:关系到酶催化作用的化学基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p103)

6)酶原激活:酶原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转化成有活性的酶,这一转化过程称为酶原激活。(p103)

7)活性中心:通常把酶分子上必需基团比较集中并构成一定空间构象、与酶的活性直接相关的结构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p105)

8)呼吸链:p153

9)氧化磷酸化定义:p158

10)糖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看课件)p185

11)脂肪酸β-氧化作用:p193

12)转氨基作用:p231

13)生化氧化:(看课件)p150

二、简答题。

1、糖的生物学功能:p6

2、膜结构的特点:①②p37)

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以疏水性尾部相对(处于膜内部),极性头部朝向膜内外表面水相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且磷脂双分子层具有一定流动性;②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这种流动的结构中,有的全部镶嵌在脂双层的内部,有的于膜两侧的水介质中,膜蛋白可以侧向运动,但不能翻转滚动;③生物膜可看成是蛋白质在双层脂分子中的二维结构,但膜蛋白与膜脂之间、膜蛋白与膜蛋白之间以及其与膜两侧其他生物大分子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膜蛋白和膜脂的流动性。

3、生物膜的特性(p37)

膜的流动性——主要指脂质分子的侧向运动。不饱和度越高、脂肪酸链越短,膜的流动性越大;膜的不对称性——主要指膜脂、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进而表现为生物膜的不同部位具有的功能上的不对称性;选择性渗透作用——一些极性化合物及离子不能自由地通过生物膜扩散到内部,而需要借助于膜上的蛋白质来完成运输过程,膜蛋白的种类不同,其所运输的物质也不同,因而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4、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内容(空间结构)p60

5、蛋白质胶体性质:p68

6、凝胶过滤原理(p72)

又称分子筛色谱,是一种柱色谱,是根据分子大小来分离蛋白质混合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当不太分子大小的蛋白质混合液通过装填有高度水化的惰性多聚体的色谱柱时,比凝胶“网眼”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而被排阻在凝胶颗粒之外,比“网眼”小的分子则进入凝胶颗粒的内部。这样,由于不同大小的分子所经历的路程不同而得以分离,大分子先洗脱下来,小分子后洗脱下来。

7、dna双螺旋模型: p84

8、生物氧化的过程:(老师课件上)

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其实质是需氧细胞在呼吸代谢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9、化学渗透假说(p160)

在电子传递和atp形成之间起偶联作用的是氢离子浓度梯度;在偶联过程中,线粒体内膜必须是完整的、封闭的;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系是一个主动转移氢离子的“泵”,将线粒体基质中的氢离子转运到线粒体内膜外侧,形成线粒体内膜外高内低的[h+]梯度。

10、β氧化过程(p193)

脂肪酸在体内氧化时在羧基端的β-碳原子上进行氧化,碳链逐次断裂,每次断下一个二碳单位,既乙酰coa,该过程称作β-氧化。

11、诱导契合学说(p108)

诱导契合学说认为酶和底物在接触以前,两者并不是完全契合的,只有在底物和酶的结合部位结合以后,产生了相互诱导,酶的构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催化基团转入了有效的作用位置,酶和底物才完全契合,酶才能高速地催化反应。酶具有一定的柔顺性;酶的作用专一性不仅取决于酶和底物的结合,也取决于酶的催化基团有正确的取位。正因为如此,诱导契合学说认为催化部位要诱导才能形成。

12、脂肪酸的合成。

13、尿素的生成:p233

三、论述题。

糖的分解代谢(p171)

糖的分解代谢重要途径包括:酵解途径(emp)、三羧酸循环(tca)、磷酸己糖旁路(hms)等。糖酵解是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着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

它的主要反应步骤如下:①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②6-磷酸葡萄糖异构化生成6-磷酸果糖;③6-磷酸果糖磷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④1,6-二磷酸果糖裂解为两分子磷酸丙糖;⑤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互变;⑥3-磷酸甘油醛被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⑦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⑧3-磷酸甘油酸生成2-磷酸甘油酸;⑨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⑩pep生成丙酮酸。随后,丙酮酸的去向有三个,在无氧条件下变为乙醇或者乳酸;在有氧条件下生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进一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糖的分解除emp和tca循环外,还存在如hms或ppp的分解代谢旁路。

四、其他知识点。

1、会区分多糖p17(选)

同聚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几丁质;杂聚多糖:糖胺聚糖,琼脂,果胶和树胶,肽聚糖。

2、糖原、纤维素p19(填/判)

3、磷脂p31

4、固醇类p34

5、生物膜成分p36

生物膜都含有脂质和蛋白质。

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的主要特征:具有1个极性头部和2个非极性尾部;除饱和脂肪酸外,还常常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多为顺式结构。

6、氨基酸分类p46(填)

酸性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

碱性氨基酸: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

中性氨基酸:15种。

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杂环氨基酸:组氨酸。

杂环亚氨基酸:脯氨酸。

脂肪族氨基酸:15种。与中性氨基酸不完全一致。

极性带正电。

极性带负电。

极性不带电。

非极性。7、胶体的性质p68(填/选)

蛋白质溶液是亲水胶体。

沉淀作用:蛋白质分子相互聚集而从溶液中析出。

蛋白质沉淀破坏的两个稳定因素:水化层,带电层。

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作用。

原理:既中和了蛋白质所带电荷,又破坏了其水膜。

变形的本质——变形是空间结构的解体。

可逆变形是**以上遭到破坏,不可逆变形时二级结构也遭到破坏。

凝固:蛋白质变性深化的表现。

8、核酸—遗传信息的载体p80(填)

核酸,一种可溶于碱而不溶于酸的含磷的强酸性有机化合物。

核酸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9、核酸的分类p80

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

10、磷酸二酯键p83

核苷酸之间是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的。

11、双螺旋模型结构的特征p84

碱基对位于双螺旋内侧,糖和磷酸位于螺旋外侧,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糖环平面平行于纵轴;两条链均为右手螺旋,其磷酸二酯键的方向相反,其中3’-5’者为正链。

12、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因素p85

氢键,碱基堆积力(疏水作用),离子键。

13、酶的催化特性p101(选)

高效性。专一性:只能作用于一类或一种物质的性质。

14、酶的组成p101(填)

全酶=酶蛋白+辅因子(辅酶or辅基)

15、两种酶的命名方法p102(填)

习惯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底物名称+反应类型。

16、酶的分类p102(填)(答题时顺序不能颠倒)

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合成酶。

17、加速反应的本质、酶的工作方式p108(判)

加速反应的本质——降低活化能。

酶的工作机制——诱导契合学说。

18、米氏常数第③点p115(判/选)

km可以反应酶和底物的亲和力。

19、活力单位、比活力p125(判)

活力单位:是指一分钟内使1μmol有关基团转化的酶量。

活力比:表示酶制剂纯度的一个指标。活力比越高,表明酶越纯。

活力比=活力单位数、毫克酶蛋白(氮)

20、各对应辅酶p137(判/选)

维生素pp:nad+,nadp+(即co1,co2)——脱氢酶的辅酶。

维生素b2:fmn,fan——脱氢酶的辅酶。

维生素b1:tpp——脱羧酶的辅酶。

泛酸:coa——酰化反应的辅酶。

维生素b6: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转氨酶的辅酶。

叶酸:fh4(cof)——一碳基团转移酶系的辅酶。

生物素——羧化辅酶。

维生素c——氧化还原。

维生素b12:辅酶b12——变位酶辅酶,一碳基团载体。

硫辛酸——酰化反应的辅酶,氢载体。

21、fmn和fad、nad和nadp p138-139(判)

fmn和fad存在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种形式,因此它们常作为一类脱氢酶黄素酶的辅基。缺乏vb2时,口腔发炎、角膜炎、视觉模糊、皮炎。

nad和nadp的合成原料是维生素pp,缺乏时出现神经营养障碍,表现为口角炎、皮炎等,俗称癞皮病。

22、呼吸链p153

由供氢体、传递体、受氢体(o2)以及相应的酶系统组成的生物氧化还原链称为呼吸链。

23、胞内降解p169(判)

胞内降解——糖原的磷酸解,即加磷酸分解,需要脱支酶和糖原磷酸化酶的催化,产物为1-磷酸葡萄糖和少一个葡萄糖残基的糖原。

24、生理意义p182(选)

磷酸己糖旁路的生理意义——产生的nadph为重要的还原力。

25、甘油代谢p193(判)

甘油在atp参与下,由甘油激酶和磷酸甘油脱氢氧化酶催化,生成磷酸二羟丙酮,从而进入emp

26、核酸酶定义p207(填)

降解核酸中磷酸二酯键的酶。

27、核苷的分解、嘌呤和嘧啶的分解p208(填/选)

核苷经核苷酶作用分解为碱基(嘌呤或嘧啶)和核糖(或脱氧核糖)。

嘌呤的分解代谢:腺嘌呤脱氨产生次黄嘌呤,次黄嘌呤氧化成黄嘌呤。鸟嘌呤脱氨生成黄嘌呤。黄嘌呤再生成尿酸。

嘧啶的分解代谢:经脱氨氧化、还原及脱羧等反应,胞嘧啶、尿嘧啶的主要分解产物为β-丙氨酸,胸腺嘧啶的主要分解产物为β-氨基异丁酸。

无论嘌呤核苷酸还是嘧啶核苷酸,都有两条合成代谢的途径。一、以氨基酸等为原料逐渐掺入原子合成碱基;二、以现存碱基为原料合成核苷酸的“补偿途径”,是次要途径。

28、消化(结合课件看酶的分类)p228

29、联合脱氢、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p232(判/选)

体内的氨基酸主要是靠转氨与氧化脱氨基联合作用进行脱氨,即联合脱氨。

生化有答案

试题一一 选择 20 2 40分 1.正常 每天的尿量为 c a 500ml b 1000 ml c 1500 ml d2000 ml 2 下列哪种氨基酸属于亚氨基酸 b a 丝氨酸 b脯氨酸 c 亮氨酸 d 组氨酸。3 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 c a 盐键 b疏水键 c 氢键 d 二...

生化试题有答案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1 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 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a 2 00g b 2 50g c 6 40g d 3 00g e 6 25g 2 下列含有两羧基的氨基酸是 a 精氨酸 b 赖氨酸 c 甘氨酸 d 色氨酸 e 谷氨酸。3 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

生化复习答案

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2.增色效应 在dna变性解链过程中,由于碱基之中的共轭双键被暴露出来,使dna在260nm处的吸光值增加,称为增色效应。3.糖的有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