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发布 2021-04-29 01:38:28 阅读 3013

目录。一、判断句。

a、其基本形式是“……者……也”。

b、“…也”。

c、“…者,……

d、“…者也”。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

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二、被动句。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a、靠“于”引进主动者。

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

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

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

e、用“被”表被动。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三、省略句。

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f定语中心语省略。

四、 倒装句。

a主谓倒装。

b宾语前置。

c定语后置。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五、固定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 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字。因此文言文判断句的形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

a、其基本形式是“……者……也”。

b、“…也”。

c、“…者,……

d、“…者也”。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

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句式在一句之中有时还错杂使用,不过还是判断句。

a、“…者……也”。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译: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师说》)

6、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译: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苏武传》)

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译:即使又晒干了,它也不会再挺直了,(这是因为)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啊!

8、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译: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蟹钳,(但如果)离开蛇和鳝鱼的洞,它就没有可以寄居的地方,(这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9、蔺相如者,赵人也。译:蔺相如是赵国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b、“…也”。

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译: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廉颇蔺相如列传》)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译: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师道也,译:我学习的是道理(《师说》)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师说》)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译: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

6、帝王万世之业也。译:正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的万世不朽的基业。(《过秦论》)

7、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译:然而阵涉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系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是一个耕田作奴隶的人,而且是一个被征调往渔阳守边的人;

8、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译: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攻取天下守住天下的形势就不同啊。(《过秦论》)

9、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译:汉朝皇帝是我的长辈。(《苏武传》)

10、非我也,岁也。译: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寡人之于国也》)

11、 是亦走也。译:那也是逃跑啊。(《寡人之于国也》)

12、非我也,兵也。译: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寡人之于国也》)

1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译: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寡人之于国也》)

1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译: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寡人之于国也》)

15、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译: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传》)。

1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劝学》)

17、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译:上吃泥土,下喝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啊。(《劝学》)

c、“…者,……

陈胜者,阳城人也。

d、“…者也”。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1、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2、汝为人臣子。译:你身为汉朝臣子。(《苏武传》)

3、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译: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廉颇蔺相如列传》)

4、我为赵将。译:我是赵国将领。(《廉颇蔺相如列传》)

f、借助于“则”“皆”“乃”“非” “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1、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译:单于更加骄傲,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苏武传》)

2、非我也,岁也。译: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寡人之于国也》)

3、非我也,兵也。译: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寡人之于国也》)

4、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译:都是贤明聪慧又忠实诚信,宽宏厚道又爱惜人民,尊敬贤才又重用士人的人。(《过秦论》)

5、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译:登上高处来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能看到。(《劝学》)

6、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译: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到的人会听得特别清楚。(《劝学》)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译:借助船只的人,并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劝学》)

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劝学》)

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

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二、 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a、靠“于”引进主动者。

1、而君幸于赵王,译:而您又被赵王宠幸。(《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使不辱于诸侯,译: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被侮辱。 (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不拘于时,译: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师说》)

4、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译: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

《苏武传》)

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译: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廉颇蔺相如列传》)

3、见犯乃死,重负国。译:被侮辱才去死,更加对不起国家。(《苏武传》)

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

1、为天下笑者,何也?译: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被天下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

《过秦论》)

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

e、用“被”表被动。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1、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译: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苏武传》)

2、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译:缑王等人都战死;虞常被活捉。(《苏武传》)

3、举孝廉不行。译: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张衡传》)

4、连辟公府不就。译:多次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张衡传》)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译:用刀刻个不停,金属和石头可以被雕刻。(《劝学》)

三、 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省略句是古今都有的现象,当文言文的省略情况比现代文多见,也较复杂。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

a主语省略。

b谓语省略。

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

e介词省略。

f定语中心语省略。

a主语省略。

1、明年(秦)复攻赵,杀二万人。译:第二年秦军又攻打赵国,杀赵国两万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2、(廉将军)不若也。译:(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3、何也?译:“这是为什么呢?(《寡人之于国也》)

4、弃甲曳兵而走。译: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寡人之于国也》)

5、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译:永元年间,(张衡)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多次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张衡传》)

6、于是皆服其妙。译:于是(人们)都很叹服地动仪的精妙。(《张衡传》)

b谓语省略。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2、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译:骐骥跳跃一次,不能跳过十步远。(《劝学》)

3、蟹(有)六跪而(有)二螯。译: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蟹钳。(《劝学》)

4、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译:问是谁,说是长安的歌女。(《琵琶行》)

c宾语省略。

1、于是王召见(蔺相如)译: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2、传(之)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译: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相如闻(之),不肯与(之)会。译: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会面。(《廉颇蔺相如列传》)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篇1 文言文唯美短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文言文唯美短句!希望大家喜欢!文言文唯美短句11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2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郑博。判断句主要形式 一 用 者 或 也 句式表判断。用 者,也 表判断。句末用 者也 表判断。前单用 者 或后单用 也 表判断。二 用 此 是 句式表判断。三 用动词 为 是 表判断。四 用 即 乃 则 皆 耳 等副词表判断。五 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eg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选自 谏太宗十思疏 ...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型

一 判断句的格式。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 语气词 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用助词 者 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 也 煞尾。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