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
小结回顾】名词的活用。
活用为一般动词 / 使动词 / 意动词。
活用作状语(普通名词 / 时间名词 / 方位名词)
动词的活用。
活用为名词 /使动用法 / 为动用法。
形容词的活用。
活用为名词 / 一般动词 / 使动 / 意动
数词的活用。
活用作动词。
特殊句式。四大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一、 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
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 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 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 不译, 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
3. 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 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 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
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 “者”“也”都不用,即“……式。 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刘备,天下枭雄。
6. 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7. 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
8. 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
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练一练】1.下列“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2.下列“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天下之大贼也 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不知木兰是女郎。
3.下列“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位卑则足羞。
4.下列“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若即若离。
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灭六国者,六国也。
2.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环滁皆山也。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二、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 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 谓语 + 于 ……
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 谓语”的形式。
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
如:(1)有罪受贰。(有过错而被怀疑)
这种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 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主动者”的形式。
如:(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
“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
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司马迁《鸿门宴》)
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
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
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练一练】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败秦师于崤 b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恐为操所先 d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d受制于人。
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
.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
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如:(1)承前省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2)蒙后省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3)对话省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
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如: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司马迁《鸿门宴》)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如: ①及左公下厂狱,史公朝夕(俟)狱门外。(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 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4.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5.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1)省略介词“于”,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司马光《赤壁之战》)
2)省略介词”以”,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促织》)
另外,介词“自”也可省略,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郦道元《三峡》)
练一练】请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补充省略的成分,并指出省略的成分。
1.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 ,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多歧路。”既反, 问:
“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
“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3.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4. 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5、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四、倒装句。
一)谓语前置。
古代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语后说。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二)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1.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 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如:①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离骚》)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篇1 文言文唯美短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文言文唯美短句!希望大家喜欢!文言文唯美短句11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2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
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 导入 从近几年中考看,翻译句子往往考查特殊句式,能够清楚的辨析句子的特殊句式,就等于抓住了句子大的方向,敏锐的发现这些特殊句式,并把它们翻译好,翻译的通顺流畅,这样才不会在翻译中丢失相应的分数。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一下文言特殊句式中的其中一种句式。问 文言中主要有哪几种特殊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四类 判断句 省略句 被动句 倒装句。一 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主要有两大类 一 名词作谓语的句子。二 因果倒装句用 者,也 格式连接。一 名词作谓语的句子1.者,也 格式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 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