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

发布 2021-04-28 23:26:28 阅读 2503

课前复习。

1、指出下列句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b、不远万里。

c.鱼肉百姓。

d、春风又绿江南岸。

2、选出语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不耻相师。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b、扁鹊过齐,齐桓公客之。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按用法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孔子师郯子②襟三江而带五湖③吾得兄事之④朝歌夜弦。

目吴会于云间⑥择善而从之⑦俊采星驰⑧燕赵之收藏。abcd

一、句式。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者,..

“..者也。”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例:1.翻译(2014.广东)

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

2.翻译(2013.广东)

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

1、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此帝王之资也

c.我,子瑜友也 d.此乃天也。

3、“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

a.是天下之大贼也 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不知木兰是女郎。

被动句式。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用“为”,“为。所。表被动。

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例:9.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人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

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

c.生孩六月,慈你见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省略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

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陇西。

”(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

”(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例:1.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

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

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3.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b.(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c.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疑问句式。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否定句式。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二、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主谓倒装句有三种情况:语气强烈的疑问句;语气强烈的感叹句;旧诗词为了韵律相合。

子耶,言伐莒者?(言伐莒者,子耶?)

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美哉室!(室美哉!)

大哉,尧之为君也!(尧之为君也,大哉!)

灼灼其华。(其华灼灼)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在安”,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

夫晋,何厌之有?(夫晋,有何厌)

沛公安在?(沛公在安)

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何陋。“之”,宾语前置标志)

第2、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

“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肯顾我)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我无诈尔,尔无虞我)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许之)

先生……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而狼未知之也)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篇1 文言文唯美短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文言文唯美短句!希望大家喜欢!文言文唯美短句11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2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

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 导入 从近几年中考看,翻译句子往往考查特殊句式,能够清楚的辨析句子的特殊句式,就等于抓住了句子大的方向,敏锐的发现这些特殊句式,并把它们翻译好,翻译的通顺流畅,这样才不会在翻译中丢失相应的分数。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一下文言特殊句式中的其中一种句式。问 文言中主要有哪几种特殊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四类 判断句 省略句 被动句 倒装句。一 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主要有两大类 一 名词作谓语的句子。二 因果倒装句用 者,也 格式连接。一 名词作谓语的句子1.者,也 格式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 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