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语法之特殊句式

发布 2021-04-28 23:28:28 阅读 2535

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是”表判断,古汉语常常不用“是”来表判断。

一)……者,……也。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翻译:楚的左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二)……也。

1.和氏璧,天下所供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和氏璧是天下共知的宝物。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翻译:一个人的心,也是千万人的心啊。

三)……者,……

例: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翻译:同游的四个人,就是庐山陵的萧圭,字君玉;长乐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四)……者也。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翻译:他是沛公车旁任警卫的樊哙。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最美丽的人。

五)用“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1、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翻译:现在人家是刀板,我们是被人宰割的鱼和肉,还辞别什么?

2、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 翻译: 我是赵国的将军,有攻城略地浴血奋战的大功劳

六)利用副词“乃”“即”“则”“皆”等表示肯定判断。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翻译:应当被立为太子的人是公子扶苏。

2、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翻译: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将领项燕。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翻译: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观啊!

4、皆口腹自役。《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

七)“非”表否定判断。

1、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翻译: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翻译:人不是生出来就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八)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翻译:我本是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翻译: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即时巩固。1.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翻译。

2.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翻译。

3. 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村落嫁娶图记》

翻译。二、被动句。

一)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的句意。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翻译:不被当时的不良习俗限制,向我学习。

二)“见”表被动。

见”是个及物动词,用作被动句时,是有条件的。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恐怕得不到秦国的城池,白白被欺骗。

三)“见 ┄┄于”连用表被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翻译:我常常被一些博学多才的行家所嘲笑。

四)用“为”字表被动句。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翻译: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翻译:父母及整个家族都被杀了。

五)“为……所……”为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翻译: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俘虏。

六)用“被”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翻译:诚实对待君主反而被怀疑,忠诚却**臣诽谤,能不产生怨恨吗?

七)不用标志性词语的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翻译:守边疆的兵卒呼喊,函谷关被攻克。

被动标准词助记:见于为所。

即时巩固。1.有滏fǔ阳人焦通,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隋书梁彦光》

翻译。2.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翻译。3.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后汉书阴兴传》

翻译。三、倒装句。

一)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1、甚矣,汝之不惠。翻译: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2、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翻译:我壮丽的少年中国啊,与天一样永不老去。

3、悲哉世也。翻译:这个世道真可悲。

二)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中心词+之+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翻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翻译: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2."中心词+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想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向秦国回复的人,也没有找到。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翻译: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了白衣,戴上白帽,给荆轲送行。

3.“中心词+之+定语(形容词)"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翻译:处在高高的朝廷,就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在偏远的江湖,就担忧他的国君。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翻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健强的筋骨。

4.“中心词+定语(数量词)"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翻译:一双玉斗,想要给亚父。

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翻译:用来铸成十二个金人。

5."中心词+而+定语+者"的结构。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记》

翻译: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即时巩固。1.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翻译。

2.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翻译。

3. 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翻译。

4. 甫抵里闬hàn,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记丐侠》

5. 翻译。

三)状语后置。

在文言中,如果遇到介宾短语作状语时,常常将其置于句末,所以,有时人们把状语后置又称之为“介宾短语后置”。

方言中状语后置。

粤语:「食多啲。」(意为「多吃点。」)

吴语:「我来先的。」(意为「我先来的。」)

湘语:「我呷头。」(意为「我先吃。」)

闽语:「汝来较晏。」(意为「你较晚来。」)

赣语:「倷去先。」(意为「你先去。」)

晋语:「没歇晌都,出去受圪啦又。」(意为「居然没睡午觉,就又出去干活了。」)

客家语:「食多啲。」(意为「多吃点。」)

1.“于xx”结构的状语后置。这也是文言中最为常见的状语后置。

例: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劝学》)翻译: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深。

例:佚之狐言于郑伯(《烛之武退秦师》)翻译:佚之狐对郑伯说。

例: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

2.“乎xx”结构的状语后置。例如: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翻译: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们听闻见识事情也本来比我早,我就跟随他们,把他们当作老师。

例: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翻译:(苏轼和友人)一起在船里相互靠着睡着了。

3.“以xx”结构的状语后置。

例: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翻译: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翻译:当庄宗用绳索**燕王父子。

4.“如xx”结构的状语后置。

1、给贡职如郡县。(《荆轲现刺秦王》) 翻译:像秦国的郡县那样缴纳贡赋。

2、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勾践灭吴》) 翻译:一定像埋葬儿子一样哭泣着埋葬他。

在文言中,是不是所有作状语的介宾短语都要后置呢?

例: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

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翻译:对于自身的学习,却以从师学习为耻。

状语后置小结动词+于、乎、以、如。

即时巩固:1.咨臣以当世之事翻译。

2.战于长勺翻译。

3.叫嚣乎东西翻译。

4.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明史·傅珪传》

粤语语法之特殊句式

当前位置 粤语学习网首页 粤语学习 粤语基础学习 特殊句式。粤语有一些句子的格式与普通话不同。他们主要表现在比较句 处置句 存在句 双宾句 被动句 否定句 判断句 疑问句等几种句式上。现分述如下 一 比较句。粤语的比较句,常在两项中间先用形容词表示比较结果然后再加 过 的格式,如 佢高过你。他比你高...

文言特殊句式之固定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之。固定句式。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一 以为 以 为 1.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 以为 认为 相当。例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文言特殊句式之固定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之。固定句式。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一 以为 以 为 1.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 以为 认为 相当。例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