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可以分为两个系列:
(1)"…者,……也"系列。
陈涉者,阳城人也。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梁,吾仇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
百战百胜,非战之善者也。(…者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栗者,民之所种。(…者,……
虢,虞之表也。(…也)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忠义者圣贤家法。(…者……)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刘备天下枭雄。(…
晋鄙嚄唶宿将……
夫战,勇气也。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乃、为"系列。常用"乃"、"为"、"即"、"则"、"是"、"非"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
审谛之,顿非前物。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环滁皆山也。
臣本布衣。且相如素贱人。
此为何若人?
部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视之非字而画。
予本非文人画士。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被动句: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而君幸于赵王。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今是溪儿见辱于愚,何哉?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夫婿乐逸,为奴婢所惑。
百姓之不见保。
(2)无标志的被动句。没有被动词,但从上下文意看,谓语和主语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孝景七年,栗太子废,窦婴力争不能得。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被兵势所逼)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3.主谓倒装:(谓语前置: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
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不仁哉!梁惠王也。
无异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1)形容词谓语的易位。这一类主要出现在感叹句中,在主谓易位句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如:
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野哉,由也! 《论语·子路篇》
异哉,言乎! 范缜《神灭论》
大哉,圣人之道! 《中庸》
以上为形容词谓语前置,其后置的主语成分主要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主语谓语的结构都比较简单。还有较复杂些的,如:
大哉,尧之为君也! 《孟子·滕文公上》
危哉,楼子之为寿也! 《战国策·赵策》
美哉,山河之固!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 《论语·泰伯》
以上后置的主语都由主谓短语构成,即是主谓主语句。还有主语由动词构成的,如:
易哉,为君! 《韩非子·难二》
善哉,问也! 《孟子·梁惠王下》
(2)名词谓语的易位。这一类在感叹句中较多,疑问句里也有。如:
小人哉,樊须也! 《论语·子路》
君哉,舜也! 《孟子·滕文公上》
君子哉,若人! 《论语·公冶长》
子邪,言伐莒者! 《吕氏春秋·重言》
4.状语后置:(介宾后置)(于、乎、以、如、若)
(1)“于”“乎”标志: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而耻学于师。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2)“以”字标志:
具告以事。皆不可限以时月。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王语暴以好乐。
(3)“如”“若”标志:
火烈风猛,船往如箭。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
(4)无标志: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5.定语后置:(强调定语)(标志:者、之)
(1)“者”字标志(较多):
求人可使报秦者。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陈涉世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名词作动词,礼待)
(2)“之”字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身之察察:定语后置;物之汶汶:定语后置)
(3)“之”“者”标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冯婉贞》)
国之孺子之游者:定语后置句,译为飘游在外的国家的年轻人。
(4)“而”“者”标志: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中心词:缙绅)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中心词:穷民)
(5)数量词作定语:
吏二缚一人诣王。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6.宾语前置:
文言文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否定词:不、未、毋、无、莫)
时人莫之许也。
莫之能御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哀南夷之莫余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寂寥而莫我知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也。
而良人未知之也。
彼不我恩也。
吾子未之恩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洞庭君安在哉?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是何可否之谓乎?(是谓何可否乎?说什么能不能呢?)
4)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余马首是瞻。唯弈秋之为听。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惟你是问。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5)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陈述句中的介词宾语提前: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是以后世无传矣。
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女夕以死。
夜以继日。疑问句中的介词宾语提前: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微斯人,吾谁与归?
何以效之?国胡以相恤?
7.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
1)省主语,如: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常见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可以分为两个系列 1 者,也 系列。陈涉者,阳城人也。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梁,吾仇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 百战百胜,非战之善者也。者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栗者,民之所种。者,虢,虞之表也。也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忠义者圣贤家法。...
常见文言句式
一 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来表示判断的。在现代汉语里,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动词来联系,如 我是中学生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表示判断的几种形式 1 用语气助词 者 也 表判断,又分四种形式 者 也分用,即主语后面用 者 表提顿,谓语后面用 也 表判断,形式为 者,也。如 廉...
常见文言句式
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 是 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 者 表示提顿,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