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练习。
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
苏轼。七千里外二毛人②,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③,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④。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⑤。
注]①此诗是年近花甲的诗人赶赴惠州贬所路经惶恐滩时所作。惶恐滩在江西万安县,赣州至万安三百里间有十八处滩头,惶恐滩水流最为湍急。②二毛:
头白有二色。③喜欢,苏轼自注:蜀道中有错喜欢铺。
④帆腹:帆被风吹起,像大肚子鼓起来一样。石鳞,鱼鳞似的石头。
⑤知津,知道渡口,意为识途。
1、请分析诗歌首联中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2、有人评价此诗说:“前为凄苦语,后作旷达观。”请简要分析指出。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释】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
酒尽.3、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4、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释】争:怎。
5、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6、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岁暮①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释】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7、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8、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释】蔡家亲:表亲。
9、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0、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1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
1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参***。
1、示例1:
作者运用了夸张、比喻(或:对比,衬托;对偶,也可以)的手法。(夸张地说自己被贬到七千里外,途中在十八滩颠簸飘零,自己就像一片树叶在波涛中翻滚,又用“十八滩”与“一叶身”(或者:
“七千里”和“十八滩”)进行对比,(结合诗句分析两种修辞即可,与前边对应)极言自己处境之艰难无助(或:形象地写出诗人被贬后内心的凄苦)。
示例2:夸张,“七千里”极力渲染被贬之遥,突出诗人迟暮之年仍被贬谪的苦闷;
比喻,“一叶身”将自己比喻为天地间一飘零的落叶,形象的写出的诗人被贬的无助、无奈,内心的凄苦;
或:“十八滩”与“一叶身”(或者:“七千里”和“十八滩”)进行对比,衬托出自己被贬途中的凄苦。
2、前两联交代了自己被贬路途的艰辛,以及思乡情切和对国事的忧愤。这正是作者遭遇的凄苦情境。(或:表现自己被政敌**、晚年被贬谪的凄凉情况,格调低沉。)
而后两联所写到的是途中赶上顺风顺水,船只快速行进反而让作者远离了此前的痛苦,而且作者认为自己经历的人生风浪多的是,眼前这点打击又算得了什么呢!后两联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或:坚强的意志)。
3、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
4、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
5、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解析】考查比较鉴赏诗歌作者的情感、态度。由于两词的作者的出发点和对待爱情的观点不尽相同,因此两作者的情感迥异:此词感情悲伤,认为见面的欢喜抵不上原来的离愁,随着离别又添了新的离别的悲伤,感情侧重于相见前后的悲伤,只看到了消极的方面;秦词写深沉的爱情,认为感情只要是长久,就不在乎是否日夜相守,是对离别人的劝慰,侧重于表现情感之深,态度积极。
6、例一,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雨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例二,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例三,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
注: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月、风衬托双星相逢,新欢与旧愁的比较。题目已经明确指出手法为“对比、衬托”,使试题难度有所降低,答题指向更加明确。
7、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8、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理解鉴赏评价)。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辞手法。用典是引用的一种,也叫稽古。本题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对偶”;还有“双关”手法,如“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
描写手法中有虚实结合,如“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等等。
9、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10、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托在景物中)。
解析】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
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总的倾向是统一于悲。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
“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因之,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使所要表现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
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艺术效果。
比兴兼用,也是这首诗重要的艺术手法。“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
11、花瓣飘落柳絮飘飞春风将尽子规啼叫。
解析】分析“暮”字的字面意思,它体现了晚春的特征,回答时应结合诗句把晚春的景物表现出来,如抓住“落花”“柳绵飘白”“叫子规”等意象。
12、没有直接描写桃花形态,而是借涧水暗写桃花之香。【解析】《暮春山间》这首诗写桃花,但没有直接写桃花,而是通过诗人在水边洗手,嗅到。
桃花香味而发现春已离去不禁沉浸其中,驻足观赏,间接地表现出诗人闲适的情怀。
13、《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
解析】结合这两首诗对比分析诗的意境,可以看出,《暮春》描写的是三月的景色,春意阑珊,花儿凋落,心情不禁悲凉起来,诗人伤悲失落,可以看出诗人的伤春之情。而《暮春山间》中,诗人似乎非常闲适,一个人静静地在山间闲走,山中的一景一物都会给他以感慨,桃花飘落小溪中,随春水而去,诗人不禁驻足观赏,并津津乐道,可以看出他的闲适情怀。
巩固练习明辨表达方式与修辞方式
巩固练习。2016年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高考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苏轼。七千里外二毛人 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 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注 此诗是年近花甲的诗人赶赴惠州贬所路经惶恐滩时所作。惶恐滩在...
知识讲解明辨表达方式与修辞方式
明辨表达方式与修辞方法。编稿 李静。考点透视。考点明确。考试大纲 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d。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是要求对古典诗歌从表达形式上给予理解,包括对词语的解释 对句意的理解,对内容的概括 对常见的修辞方法 写...
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
个人收集整理 zq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地两个名词术语 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 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 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课文常见地修辞方式有比喻 拟人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 对比 借代 反复 反语等。表达方式也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