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期末实验小结

发布 2021-04-20 23:41:28 阅读 9338

初三上学期期末实验题。

1.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色气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放出热量。

2.下列方法能区分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是。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图所示进行**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 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4.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量取液体 d.过滤。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6. 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

a.氧气和氢气b.二氧化碳和氮气。

c.二氧化碳和空气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7. 下图所示实验中,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的是。

①喷稀醋酸 ②喷水 ③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④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9.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

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既可**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倒入水后加盖振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bcd.①②

10.下列实验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加热空气中的铜粉 b.锌和稀硫酸反应 c.铜和硝酸银反应 d.镁条燃烧。

1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对应的是。

a.氮气的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

b.铁能与氧气和水反应——用于食品保鲜。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制作霓虹灯。

1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测定稀醋酸的ph时,将ph试纸润湿。

b.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刻用湿布扑盖。

c.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上,用稀盐酸中和。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

从b端通入氮气。

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①②b.④③cd.④③

14.如右图所示。若在试剂瓶中放入某种物质,先滴加滴管1中液体后,小气球变鼓,再滴加滴管2中液体后,小气球又变瘪。下列与所描述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15.如右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的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16.某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若先将甲中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17.右图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c.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d.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18.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19.我市某电镀厂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从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水中**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结合以上提纯过程,下列分析完全正确的是。

20.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21 (12分)(1)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老师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老师提出: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同属于碱类化合物,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那么,氢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呢?

同学们围绕着这个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co2+2naoh=na2co3+h2o。

接着,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了如下实验:将上述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通入co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2)为了验证co2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甲实验:向盛满co2的塑料矿泉水瓶(质软)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迅速旋紧瓶塞,并振荡。静止一会儿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乙实验:向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naoh溶液,迅速在瓶口处塞上一个去壳熟鸡蛋,静止一会儿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3)做完上述实验后,部分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说明co2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认为这部分同学提出上述质疑,主要考虑的干扰因素是为了进一步验证co2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a瓶盛装的试剂是b瓶盛装的试剂是实验时应___

填“打开”或“关闭”]活塞k。

22. (6分)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 h2so4 ”。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能和澄清石灰石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亚硫酸钙(caso3),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

实验**】3)甲同学:

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 ab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5)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与结论】(6)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7)丙同学的实验中若已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应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23.(8分)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① 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co2 + 2naoh na2co3 + h2o。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实验操作如右图所示。

2)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___现象,判。

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发生的变化是___变化。

abc2)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2019海淀初三化学期末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化学。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16 na 23 ca 40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 低碳 理念的是。a 公交出行 b 浪费纸张 c 节约用电 d 道路绿化。...

初三化学实验

一 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试管酒精灯滴瓶量筒 烧杯锥形瓶集气瓶水槽 坩埚钳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铁架台玻璃棒托盘天平。胶头滴管。二 实验基本操作。1 原则 三不 1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3 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 用量 1 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2 未指明用...

初三化学期中检测初三化学

2014 2015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初三化学试题。一 选择题。1.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 煤气燃烧水变蒸气b 瓷碗破碎剩饭变馊。c 菜刀生锈水果腐烂d 灯泡发光冰块熔化。2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3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 过氧化氢 h2o2 b 二氧化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