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期末重点复习题

发布 2021-04-20 15:59:28 阅读 6092

第一章。

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相同点:(1)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3)研究方法相同。

(2)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

不同点:(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再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变化(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出现到底一个反应开始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又称反应时或反应的潜伏期。

3.世界上的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在2023年完成的。他调查了一个今天被称为“社会促进”的现象。

4.2023年griffith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即伊利诺斯大**动研究实验室。

5.2023年,国立体育专科学校的吴文忠和肖忠国翻译出版了我过第一部《体育心理学》

6.2023年中国心里学会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23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成立。

第二章。1.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

2.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3.错觉:是指由于环境的不同,以及某些光、形、色等各种因素的干扰加上生理上的原因,人对于物体发生不正确的知觉叫做错觉。

4.影响客体运动知觉的因素:运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照明条件影响运动速度的知觉;观察者自身的位置影响着运动速度的知觉;知觉者自身主观条件;体育运动中训练或比赛现场环境背景影响着运动知觉

第三章。1.动机:

是人们指向某一目标的,激发或抑制某个行为的愿望或意向,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2.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动机的培养是指促使学生从没有运动动机到形成运动动机的过程,而动机的激发是指将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的过程。

动机激发措施:a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

b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c适当开展竞争,积极组织合作d及时反馈,肯定评价e端正体育态度。态度:是指个体对待外界对象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体育态度是指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3.体育成就动机的培养方法:

1)通过与学生谈话讨论,使他们对体育学习成就动机有关的自我行为产生“意识化”

2)通过游戏、竞赛或其他相关活动,使学生认识到采用实现目标的行为策略与成败关系,以及成败对情感体验的影响,获得成功与失败经历的“体验化”

3)通过对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运动目标”“心理定向”“成功标准"等概念的讲授与理解,使这些观念在学生头脑中“概念化”

4)通过变“常模参照”为“自我参照”,即多强调学生自己体育学习和锻炼前、后的比较,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第四章。1.协变性原则:

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这种现象被称为协变性原则。

2.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失败与挫折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3.对习得性无助学生的教育措施:a对青少年要以鼓励为主。

4.归因训练的基本思想是:个体在对自己行为的因果知觉中,存在各种归因偏差,通过归因训练,个体可以获得各种形式的归因反馈信息,从而消除归因偏差。

5.体育运动中的归因训练:

第五章。1.心理健康:

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良好的个性心理特质和稳定的情绪表现,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外关系的良好状态。基本含义:没有心理疾病、本质含义:

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2.影响人们坚持体育活动的因素:

1)个人因素: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2)环境因素:社会环境、物理环境、体育活动的特征性。

结合书本展开)

锻炼成瘾:是指对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式的一种生理、心理依赖。

第六章。1.运动性心理疲劳:是指由于运动员长期集中于重复性的单调且大强度的训练和比赛情况下,所造成的一种心里不安和疲劳感。

2.造成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原因:a训练动机的丧失b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复杂性与紧张性。

c运动训练的单调性d运动训练的“报酬递减 e社会交往的迫切性 f恢复措施的局限性。

3.应激—运动损伤理论认为,运动员面临潜在的运动应激环境时,对自身能力资源与任务要求之间的认知评估而产生的应激反应是**运动损伤发生的核心因素。

4.应对资源:运动员拥有的应对资源包括应对行为、社会支持、心理技能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运动员对应激做出的反应。

5.影响运动损伤**的几个重要心理变量:调整认知、设置目标、积极思维、社会支持、掌握心理应对技能。

第七章。1.注意: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信息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可以指向外界事物,也可以指向自己的行动或思想。注意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

2.注意分配的条件:(一)活动的自动化程度(二)依赖于同时完成的几种活动之间是否有联系。

3.注意的分类:

1)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不随意注意往往是由周围环境中的新异性刺激物引起的,从发生来说是一种“这是什么?”的**反射或定向反射。

2)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服从于一定的活动任务的主动的注意,它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与支配,这种注意是注意的高级形态。

3)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着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

4)外部注意(知觉性注意):是指个体对周围刺激物的注意,它经常与知觉同时进行。外部注意在**外部世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以对当前情况的警戒和准备姿态出现。

5)内部注意:是指个体对自身身体和心理活动的注意。指向自身的思想、情感的注意。这是人所独有的心理现象。

4.引起不随意注意的条件:

一) 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的强度、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刺激作用的开始和结束、刺激物的新异性。

二) 个体主观态度:个体需要和兴趣、良好的心境和饱满的精神状态。

1.唤醒:是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2.每个人的唤醒水平总在从深睡到高度兴奋这条连续线上变化。

3.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4.对运动员成绩影响最大的是状态焦虑。事情的不确定性是焦虑产生的根源。

5.倒u形假说:从低唤醒水平到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以前,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运动表现也将随之向着好的方向改善。

当唤醒水平超过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后继续向高度兴奋方向发展,唤醒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导致运动表现的逐渐恶化或成绩的下降,一般来说中等程度的唤醒水平对运动表现最为有利。

6.影响倒u学说的因素(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1)技能的复杂程度与唤醒水平的要求:高水平的唤醒可以促进粗糙或简单的运动技能活动,但会干扰精细或复杂的活动;较低水平的唤醒有助于精细或复杂任务的完成,却会阻碍粗糙的或简单的活动取得更好的成绩。

2)个体差异与唤醒水平的要求:与最佳唤醒水平更为密切的个性因素是特质焦虑和性格的内、外向性。容易紧张且性格内向的人,些许的唤醒水平上升就会另其越过倒u形的顶点;较低的特质焦虑和外向的个性能够耐受很高的唤醒水平而不影响运动表现的发挥。

7.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是指运动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理论上的最佳机能区段,当唤醒水平才处于这一段内时,运动员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最佳运动表现。

1、心理技能:是通过联系形成的能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是一种与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劳动、身心健康以及调节与提高人体身心潜能相关的,在人脑内部进行与形成的内隐技能。

2、模拟训练:也称“比赛模式化训练”、“比赛适应性训练”,是指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运用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和比赛应对策略的一种训练方法。

3、模拟训练的类型:根据被模拟的实现方式分为言语图像模拟训练、实战情景模拟训练。

4、模拟训练的作用:a提高适应性b提高抗干扰能力c提高备战针对性d提高训练质量。

1.体育团体凝聚力: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或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彼此吸引、共同追求某一目标或分担团体目标的动态过程。体育团体凝聚力的特征:多维性、动态性、目的性、情感性。

2.影响体育团体凝聚力的因素:

环境因素:(一)团体规模:一支队伍的规模越大,凝聚力不断下降。

规模大,人数多,一方面接触的机会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意见的分歧、目标不一致以及活动难以协调,最终导致凝聚力下降;规模小,虽然容易在任务目标上达成一致,但由于人力资源不足会影响任务的完成。一般认为,适当的团体规模有助于团体任务凝聚力和社交凝聚力的发展(二)合约责任:当运动员明确了自己在运动队中所要担负的责任以及扮演的角色,并且非常认同合约责任时,他们往往会加倍努力,充分的发挥他们在团体中的作用。

个人因素:(一)满意感 (二)团体成员特征的相似性(三)团体成员角色。

领导因素:领导行为与领导者的决策风格。

团体因素:(一)运动项目(二)团体目标(三)团体状况。

3.运动团体凝聚力与运动成绩关系的中介物是运动项目类型。团体凝聚力与运动成绩之间呈正相关。

1.领导的特征:权威性(首要特征)服务性(本质特征)超前性与战略性、超脱性与全局性、情感性。

2.教练员发挥领导供能的先决条件:(一)决策权(二)权威性。

体育期末复习题

12 立定口令必须落在上。13 口令分为两种方式。14 跳跃分为两种方式。15 守门员可以用手持球的范围是。体育复习题 二 一 填空 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口号。2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须把 作为指导思想。3 乒乓球运动在我国老少皆知,技术水平也是世界第一流,因此我国被称为。4 1959年第届世界...

测量心理学重点复习题

智力年龄a.d 比内量表正式引入的概念是 年修订的斯坦福1960 1.离差智商 d.智商 c.1916年量表 b.1908年量表a.1905。c 最先使用比率智商的比内智力测验是那个版本 2.年量表 d.1937年量表人格测验a.d 自我指导问卷是 3.兴趣测验 d.能力测验 c.智力测验 b.原始...

体育心理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运动心理学 人本主义 反应时 运动兴趣 运动动机 目标定向 归因 习得性无助感 态度 注意 锻炼成瘾 焦虑 唤醒 心境状态 表象训练 迁移 运动损伤 团体凝聚力 敌意性攻击 应激 单项选择题。1 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 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c a.相同的 b.认知的 c.不同的 d.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