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专业:汉语课程性质:学科必修课。
学时数:24大纲执笔人:李爱云。
一、 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写作是面向汉语专业的一门实践性与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写作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并通过多种严格的写作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
课程目标: 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写作的主题、材料、结构和表达方式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切实掌握写作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入思考能力、清晰表达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第一章写作与语言(2学时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语言和写作的重要性。
2、语言与写作能力的关系。
3、学习语言的途径。
教学难点: 切实提高学生对写作基本能力的认识。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语言和写作的重要性。
2、理解语言和写作的关系。
3、掌握学习语言的途径。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现**作的含义和特性;写作的四体;理解语言和写作的关系;正确运用语言进行写作。
二)第二章生活积累(3学时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观察、感受的相关理论。
2、掌握调查采访的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和运用观察、感受和调查采访的方法。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观察的特点和要求,提高作者的观察能力。
2、理解感受的特点、要求和意义。
3、明确调查采访的特点和要求,切实掌握调查采访的主要方法。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观察(感受、想象)的含义、类型、要求和具体方法。
三)第三章提高素养(3学时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素养的内涵。
2、掌握词语积累的要求及途经。
3、提高写作的语言技巧。
教学难点:阅读的方法、词语积累的要求和途径。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作者素养的基本内涵。
2、理解阅读的意义。
3、掌握词语积累的要求及途经,切实提高写作的语言技巧。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阅读文章,撰写读书笔记;积累词语,背诵优美文章。
四)第四章提炼主题(4学时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主题的概念及特点。
2、提炼主题的原则、要求和方法。
教学难点:提炼主题的原则、要求和方法。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主题的含义和特点。
2、理解理解提炼主题的原则和要求。
3、掌握论提炼主题的主要方法。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掌握主题的含义、提炼主题的原则和方法,并能够结合具体文章提炼主题。
五)第五章材料取舍(2学时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材料、素材、题材的概念及其区别。
2、选择材料的原则和方法。
3、搜集材料的作用。
教学难点:选择材料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材料、素材、题材的概念及其区别。
2、充分理解材料是写作的基础。
3、掌握选择材料的原则和方法。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材料、素材、题材的概念及其区别;选材的原则和方法。
六)第六章结构安排(6学时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层次、段落的含义及其划分方法。
2、过渡与照应的含义及其设置方式。
3、开头、结尾常见的方式。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作品进行结构分析。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文章常见的开头结尾方式。
2、理解谋篇布局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3、掌握层次和段落的划分、过渡和照应的设置。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文章常见的开头、结尾方式;过渡和照应的设置。
七)第七章表达方式(4学时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这五种表达方式的含义、特点、构成要素。
2、掌握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这五种表达方式的类别及方法
教学难点: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这五种表达方式的类别及方法。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这五种表达方式的含义。
2、理解五种表达方式的要求。
3、掌握五种表达方式的类别及方法。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这五种表达方式的含义、类型及其运用。
三、本课程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式方法:
1、采用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实现“理论陈述——例文分析——写作实训”三步走,融“案例教学”、“理论讲授”、 启发式教学”等多种形式于一炉,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2、本门课程由理论和实训两个环节构成,理论环节重在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的讲授,实训环节首先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评判,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其次通过设置实训项目,对各个知识点的相关文案练习和实际操作进行考察,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二)学时分配的建议。
五、本课程学业评价。
一)考核目的。
本课程的考核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写作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兴趣,强化学生的主观思考、动手写作能力。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本课程考核采取试卷加写作文方式进行考核。
成绩分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40%,包括考勤10%、作业30%部分,期末成绩占60%。
三)命题要求。
命题范围比较广泛,能够综合运用本学期所学写作知识。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一)建议教材。
牛炳文,刘绍本。《现**作学新稿》.学苑出版社。2002.
二)参考书目。
1]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陈国安。《现**作学引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子典。《写作大要新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
4]裴显生。《基础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林可夫。《现**作学:开拓与耕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谢亚非。《写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陈果安。《现**作原理》.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8]陈建新。《大学写作》.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写作教学大纲
写作教程 教。学。大。纲。一 课程的性质。写作教程 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兼具理论性 实践性和应用性,并带有师范专业的特色。开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的发展夯实 会写 的基础 同时,使学生了解中小学作文教...
英语写作教学大纲
英语写作i english writing i 课程 09132301 学位课程 非学位课程 非学位课程学时 学分 30 2 先修课程 综合英语i 英语阅读i 英语语法等。一 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英语写作i是英语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它建立在中英文语言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英语写作的...
《英语写作》教学大纲
学分 4总学时 72 面向专业 英语本科大纲执笔人 杨晓军。大纲审定人 杨晓军。一 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英语写作是人们使用英语互通信息 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在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其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因此英语写作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英语写作是一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写作的专业技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