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与价值追求

发布 2021-03-26 10:22:28 阅读 4882

作者:程振理。

**:《作文通讯·高中版》2023年第09期。

2023年全国高考大作文题共计9道,其中北京卷为二选一,此外,北京卷还有一个微写作部分。这些作文题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引导考生关注时代与生活、思考人生与未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文字抒写时代芳华。

那么,这一组高考作文题主要体现了哪些命题特点与价值追求,又为我们日常的教与学带来哪些启示呢?

一命题形式与选材特点。

从命题形式要求看,2023年高考作文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全国卷、天津卷、上海卷、江苏卷、浙江卷的“根据材料写作”且“不限文体”的作文题形式;另一类是北京卷,分“微写作”与“大作文”,且均为多题选写,甚至有文体指向的命题形式。因此,202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呈现出“材料作文为主、命题作文为辅”“整篇作文为主、微型写作为辅”“不限文体为主、指定文体为辅”“一道作文为主、多题选写为辅”的多元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卷。北京卷的微写作涉及《红岩》《边城》《老人与海》《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论语》,命题指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古今中外经典名著阅读,具有鲜明的自主选择性和写作开放性。北京卷的大作文则是给材料的命题作文,分别是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且提出“论据恰当充实”“有细节,有描写”等具体写作要求,在开放中又有定向的能力考查,体现了北京卷“自主选择、定向开放”的命题理念。

从命题材料特点看,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话题引语式,例如北京卷的“绿水青山图”、天津卷的“器”、上海卷的“被需要”、江苏卷的“语言”;二是背景联想式,如全国卷ⅰ的“世纪宝宝中国梦”、北京卷的“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浙江卷的“区域文化与精神”;三是理解思辨式,如全国卷ⅱ的“幸存者偏差”、全国卷ⅲ的“改革开放三部曲”;四是名著选评式,如北京卷的经典名著阅读“微写作”形式。2023年高考作文材料形式的多样化,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的灵活性。

尤其是全国卷ⅲ采用标语材料的形式,不仅贴近现实、形式新颖,更能发挥标语自身的思想力量和思维张力。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与高考作文应对策略

20xx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与20xx年高考作文应对策略。今年全国各省市作文题相较去年,应该说整体质量有了较大提升,议论者口中的 雷题 坑爹 变少了,晦涩难明的出题人意图少了。有质量 有情怀 有深度的题目变多了,这一点有目共睹,值得肯定。从出题类型上来说,今年作文题中,材料作文依然占据绝大比重,...

论高考作文命题的价值取向

作者 王家伦张长霖。语文建设 上旬 2018年第09期。高考作文究竟应该检测学生哪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说高考作文命题的价值取向究竟该怎样,这一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颇值得研究。一 奇怪的作文得分现象。就人的整体素养而言,语文素养是一个分支。从各种权威工具书的解释,我们可概括出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其一,...

浙江高考作文命题的八大特点

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命题的八大特点。写作试题通常都是每份高考语文试卷中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值得品味的考题。今年浙江省的写作命题 试题附后 从题型看属于所谓 标题作文 笼统地说,这样的判断应该也没有什么不妥,然而细细琢磨一番,便觉得还不够确切。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表明,这不是一般的标题作文。换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