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的评价与启示

发布 2021-05-17 16:15:28 阅读 3618

作者:关惠文。

**:《中国教师》2024年第09期。

一、高考作文命题的评价标准。

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在对高考作文命题进行评价之前,我们应该形成明确的评价标准。但对高考作文命题的评价标准历来众说纷纭,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对命题者来说,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每年高考作文命题一公布,各路专家、学者、发言人等或批评或赞扬,各有各的道理,让命题者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本文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与各地区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总结概括出几点高考作文命题的评价标准,予以参考。

1.符合主流价值观。

高考作文题要有引导所有考生将目光投向社会主流思想和文化的教育导向,既能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又能昭示或鼓舞全体青少年健康成长。现代社会是文化开放的社会,高考作文题应发挥文化的导向作用,进行正面引导,避免青年学生迷失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使他们认清主流意识形态,认清自己与群体的关系,这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有利于他们对生存现实的思考。这强调高考作文命题要具有特殊的导向作用。

2.结合考生的生命体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表达”的第一条要求是“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高考作文的对象是高中考生,命题者应充分考虑命题的对象,站在考生的角度,结合他们的生命体验,为他们提供创造的天地,触发他们创作的激情,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表达自身内心的真实感受。

3.具有哲理意味。

2024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高考作文考试大纲将“发展等级”中的“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进一步调整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考查考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各种关系进行思维的能力,这属于哲学范畴的内容。如果高考作文命题没有体现哲理意味,那么,评价标准“具有哲理意味”就显得毫无意义。由此可见,针对高考作文题进行评价,是否具有哲理意味显得十分重要。

历年高考作文命题启示与展望

作者 李弗不。作文与考试 高中版 2010年第03期。从1977年恢复高考后到1997年这20年里,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多元态势,缩写 改写 扩写 读后感 命题作文 看图作文 材料作文等等纷纷登场亮相,显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全新的 话题作文 形式是从1999年开始的,一个话题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打破了...

新时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与评价

作者 杨杰。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8年第12期。作为一直雄踞高考试卷单题赋分之最高的作文。其命题对于高考成败无疑具有其它任何命题形式所无法比拟的重要地位,理所当然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 学者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从理论 实践的不同层面和视角进行审视,对作文命题与评价体系的科学性问题进行着孜孜不...

2024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启示

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与前几年比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促进高考作文命题改革,指导高考作文教学将会产生较大影响。认真审视与分析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启示。一 作文命题更加多元与开放。随着高考命题改革的不断发展,作文命题越来越呈现出多元与开放的局面。这主要表现为 一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