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鉴赏答题模式及解法

发布 2021-03-08 19:20:28 阅读 4145

一、人称表达类。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便于对话(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感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

答题示例: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

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

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

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⑴将长城拟人化: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⑵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二、修辞方法类。

1)确认所用的修辞方法。

例1:(2023年高考题)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类比(比喻)的手法,将参加社会活动类比(比喻)为喝酒,将过分热衷社会活动而不再创作类比(比喻)为酗酒。少喝有眼健康(有益创作),多喝则无益,酗酒则造成“快乐的死亡”(没有作品发表)。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评作用。

2)明确答题方向。

答题示例: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节选自2023年全国卷《话说知音》)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3)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操作规则】第1页(共5页)

首先,明确文中运用了何种技巧手法,主要从五个方面去审视: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悬念、类比)。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线索)。

4、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伏笔、照应)。5、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对偶、对比等)。·其次,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什么表达技巧写了什么内容。

再次,分析评价文中运用某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主要分析评价其在中心思想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意境的营造和布局谋篇等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

三、表达方式类。

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例:(2023年高考题)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作者又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

——第一问,一般谈读书的文章,大多从书的内容切入,谈读书的心得、感受和方法等;而本文则以书的外形为切入点,谈有关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第二问,丰富而飘逸的联想与想像;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化用典故,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喻的运用和形、声、色的生动描写。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如描写的技巧、叙述的技巧、抒情的技巧等。

叙述方式。1.顺叙:

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波澜起伏。3.插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4.补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都可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2.景物描写:

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奠定感情基调: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6、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抒情。1、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升华主题;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2、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蕴藉。

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第2页(共5页)

2、议**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四、行文段落类。

1)确认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

例1:(2023年高考题)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①内容上,这件事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

②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发了议论。例2:(2023年高考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①照应题目②赞叹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③歌颂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作者对它们的赞扬和仰慕之情。2)明确段落的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开头段:

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

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五、表现手法类。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例1:(2023年高考题)

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②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③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④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⑤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⑥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例2:(2023年高考题)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

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

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对比:

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铺垫:

给下文情节产生的必然以暗示以小见大:以小见大,表现人、事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六、篇章结构类。

1)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对文章结构具体思考角度。

开头结尾的谋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第3页(共5页)

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作用:环环相扣,严密紧凑。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例7:

(2023年高考题)本文以怀表为线索,可以分三个层次,请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和好处。——主要从两方面回答。①作用:

第一层写修表的经过,为下文介绍表的来历作铺垫;第二层写表的来历凸显父亲的精神;第三层写表的传承突出作者对父亲精神的感悟。②好处:由表及人,层次分明;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七、主旨表达类设题形式:

1.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作者的感受或体会是什么?2.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xx”的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概括说明或分条陈述文章“xx”段的主要内容。6.如何理解“xx”句子。

7.结合全文,对作者的观点或态度作简要评价。名师出招:

1.确认指定句子或语段在行文中的位置。w2.依据上下文作答。

八、语言运用类设题形式:

1.句中的“xx”的含义是什么?2.文中的“xx”表现在哪些地方?3.从语言方面对文章做简要解析。

名师出招:1.确定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分析测试词语所在的位置,是主干成分还是附加成分,以此确定词性或短语结构,解释含义时要尽量使用同类词性的词语或短语结构。

2.依据上下文作答。

第4页(共5页)

3.分析语言特色,要从三方面人手,一是语言风格,常见的有简洁洗练,通俗浅显,不加雕琢,质朴清新,淡雅自然,华丽典雅,明白通畅等。一是修辞手法,用法见前文。一是句式特点,常见的有整散句结合,长短句结合,倒装句式,文白相间等。

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九、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首先,从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入手,了解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作了怎样的描写。·其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身份、地位、文化、思想品德、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人物形象所揭示的作品主题。

答题示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

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

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第5页(共5页)

现代文阅读鉴赏答题模式及解法

叙述方式 1.顺叙 能按某一顺序 时间或空间 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波澜起伏。3.插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4.补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5.平叙 俗称 花开两枝,各表一朵 指...

现代文阅读法及答题模式之我见

作者 徐爱英。在中考语文中,现代文的阅读是每卷必考,而且是每卷两篇,或记叙文加说明文 多是科学小品文 或记叙文加议 不仅分值较重,而且要花的时间也较多,又是学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因为,现代文阅读理解本身就是中考语文测试的一项重点,同时也是一项难点。另外,很多考生还缺乏一定的现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由...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模式

记叙文。考点一文章内容要点概括。第一招人物 事件 发生了什么 典型考题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感人故事的内容。第二招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典型考题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要概括出事件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 考点二梳理文章结果。第三招按记叙的要素划分结果 事件的先后 地点的转移 人物的出现 事件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