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源于生活作文教学案例

发布 2021-03-07 17:49:28 阅读 3932

作文源于生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案例。

作文是人们表情达意、书面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活行为。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问题。

也是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虽然大力提倡教学改革,但小学生作文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提到作文,孩子们往往还是唉声叹气,视作文为畏途,不会写,不爱写,认为作文太难了。

学生对作文的困惑,就其根源其实主要集中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因而只有立足学生生活,少写或不写那些让学生无话可写的命题作文,多写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观察、心得、感受等等,才能使作文化难为易。

记得那天同学们上了一节体育课,课上老师带领大家玩拔河比赛的游戏,我在办公室看到操场上的同学们一个个都兴致盎然,情绪十分高涨,完全投入到了游戏中去,心想: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作文训练机会吗?何不趁此机会让他们把这次游戏写成一篇文章呢?

下课了,我在教室里等同学们回来。孩子们回来了,我问他们这节体育课上的怎样。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

“这节体育课真是太意思了,我们太开心了!”我又接着问:“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怎么玩的?

比赛结果怎么样呢?赢了以后你的心情怎样?输了以后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纷纷发言。我可以看出来他们是意犹未尽。于是我趁热打铁说:

“同学们,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一时半会也听不过来,能不能把你们玩游戏的情景落实到笔上,写出来呢?这样老师可以坐下来细细欣赏品味,还不耽误大家的时间,大家说好吗?”同学们一改往日一见作文就唉声叹气的样子,异口同声地说“好!

好!”当然我并没有忘记让大家一定要把比赛过程中同学们的精彩瞬间以及当时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写详细。

下午,同学们把一篇篇作文交了上来,当我一篇篇看完之后,发现这次作文要比以往的作文写的好多了。以前孩子们写作文,作文内容空洞,像记流水账似的只有过程,虽然每次都要求要有细节描写,但结果总是不容乐观,一看就是从作文书上东拼西凑来的。而这次的作文却大不一样,几乎是每篇作文都有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

他们不仅详细具体地写了游戏的过程,而且大部分同学写出了自己当时的感受。现在,我才明白,其实不是学生不会运用这些描写,而是孩子们没有亲身体验,写不出来。这次的作文足以证明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并不是很差,而是缺少生活的素材,缺少生活的经历,只要有素材,让孩子们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他们是可以写好的。

这次的作文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感受到了课改后新作文教学观的优势。赞可夫曾经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以往的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其内容枯燥、脱离生活,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谈写色变”。而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则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倡导学生“自主写作”、“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样的写作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在这次的作文中,虽然教师只字未提“作文”二字,可学生们却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习作。整个过程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个个都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可以说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鉴于这次习作的成功,于是我试着走进同学们的生活,观察他们的喜怒哀乐,引导他们去诉说他们最想说的话。就这样孩子们的作文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当初的无话可说到现在的文约意丰,从当初优美词句的堆砌到现在的畅所欲言、直抒胸臆,从当初东拼西凑的抄袭到现在力求个性张扬的特色追求,无不展现了生活带来的乐趣。

反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作文也不例外。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写作教学要适当降低要求,淡化文本意识,减少学生写作心理压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爱护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

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是教师让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因此,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而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应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学会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瞬间,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

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同时,让学生作文题目不受拘束,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写自己关心的和想说的话。当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美丽多姿”了。

其次要引导学生勇于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真实的情感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多年来教学中不断的探寻摸索,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认识:学生的写作必须从生活开始!因为生活才是写作之源!

引导孩子们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去感悟生活,是每一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原平市永康小学贾建英。

作文源于生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案例。

姓名:贾建英。

单位:原平市永康小学。

作文源于生活作文教学案例

作文源于生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案例。作文是人们表情达意 书面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活行为。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问题。也是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虽然大力提倡教学改革,但小学生作文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并未得到根...

作文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怎样使作文语言更富有表现力。西烟中学万彦华。教学目标 通过总结方法 举例解析 课堂训练,让学生掌握使作文语言更富有表现力的方法,并且运用到写作实践中。知识与能力 能使习作语言丰富 更富有文采 更富有表现力 掌握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方法与过程 尝试 积累习作语言丰富 生动形...

作文教学案例

板书 于细微处见真情 刻画人物通常用肖像 语言 心理和动作等描写手法,但当你觉得没有重大行动和众多语言或无法具体的刻画人物时,不妨借助细节的刻画来完成。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表现人物感情,透视人物心理,揭示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形神毕现,收到点滴传神的艺术效果。这一次作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