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巧珍。
**:《体育时空》2023年第11期。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摘要作者通过对前人对高原训练与其他几种模式低氧训练方法的分析与运用,比较它们的优缺点,为以后寻找更好的训练模式,提高低氧训练方法应用的实效性提供理沦依据。
关键词高原训练低氧训练。
高原训练(high altitude training,hh)与高住低训(living high-training low,hilo)、间歇低氧训练(inteun ittentnomobaric hypoxic exposure,inhe),其目的都是通过不同的低氧训练方法对运动员进行低氧刺激,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水平。本文通过对这几种训练方法进行比较,总结其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为提高低氧训练方法应用的实效性提供理沦依据。
一、高原训练方法(hh)
高原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它开始发展至今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也已经积累了不少这方面的经验,现在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可以进行高原训练,高原训练也是低氧训练发展的前身和基础。
一)高原训练方法的发展。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上已经开始关注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特别是自墨西哥奥运会以来,高原训练得到了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引发了对高原训练实践和研究的热潮。近30年的科学研究和运动训练也证实,高原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作用。
二)高原训练的原理。
高原训练是利用高海拔和低氧浓度的双重刺激对心血管、呼吸、骨骼、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等的影响,产生适应性变化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其生理机制表现在:1.
高原训练可使运动员的rbc、hb、hct有明显的增高,而mcv则有所减少,从而提高了rbc在血管中的移动和携带o2的能力;2.高原训练结束返回平原后,每搏输出量的明显提高使运动员在平原上运动时的心脏供血能力得到提高;3.经过高原训练后,运动员骨骼肌的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增强、肌红蛋白浓度和肌肉缓冲容量增加,机体利用氧的能力及氧化磷酸化能力增强,以上作用使运动员骨骼肌代谢能力得以提高;4.
有部分研究认为,高原训练可改善心脏功能及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氧的传达;同时红细胞内2.3-dpg浓度增加及骨骼肌毛细血管数量和形态的改善,有利于氧的释放和弥散,从而使机体的vo2max增加[1]。
三)高原训练方法的优缺点。
高原训练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缺点是会导致训练量、强度的降低,运动员的高原反应所带来的不适应,来回旅途劳顿导致的体力消耗、巨大的财力、物力的消耗等等,这些因素是训练本身所不能克服的,所以使高原训练的效果大大打了折扣。
二、高住低训方法。
高住低训训练方法是在高原训练的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是模拟高原训练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水平,克服上高原的旅途劳顿和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减少其成本。
一)高住低训训练方法的原理。
高住低训训练是模拟高原的环境人为的控制大气压力和氧浓度来创造适宜的海拔高度,在安静状态下对机体进行一定量的缺氧刺激。其作用机理和高原训练基本上相同[2]。
二)高住低训训练方法的优缺点。
其优点避免了长途的奔波,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上的浪费,节省了资金。在常压正常氧气浓度下训练量容易上去,不影响运动训练的量,这点对力量性和耐力性运动项目比较适合但多技巧性项目的作用效果尚不十分清楚。而且人对高压低氧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要缓慢的增加和减小压力和氧气的浓度。
再者人在低压环境下休息如果当前的训练量过大,是否影响体能的恢复等问题也不十分清楚,所以高住低训训练方法也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
三、间歇低氧训练方法。
20世纪70至80年代,俄罗斯科学家尔·勃·斯特列尔科夫首先提出了间歇低氧的训练方法,用以替代以往的高原训练和高住低训。间歇低氧训练就是指借助专门的仪器,使患者或运动员间歇性的吸入低氧分压的混合气体,从而给机体以适量的缺氧刺激,用以**疾病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一种新的科学方法。
一)间歇低氧训练的原理。
间歇低氧训练是在低氧浓度、常大气压的情况下的训练,是对机体进行有效的刺激的一种作用方式,它克服了高原训练对身体带来的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以及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是模拟高原训练的一种方法,其对身体生理机能的刺激比高原训练和高住低训训练都好,是一种很好代替这两种训练手段的方法。其所创造的低氧环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膜的过滤作用和流量的调节控制氧的浓度,来创造一个低氧环境;一种是填充氮气来稀释氧气的浓度,达到降低氧气含量创造低氧环境[3]。
二)间歇低氧训练方法的优缺点。
间歇低氧训练是间歇性的使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吸入一定浓度的低氧混合气体,并且不需要在低氧状态下运动,从而避免了高原训练的负作用,保证了运动员正常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间歇低氧训练方法最初主要用于某些疾病的**,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随后又作为一种非特异刺激方式在强身健体、提高运动员能力等方面得到应用。其缺点是由于是一个密闭的低氧的环境,纯低氧环境与人所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的作用机理不十分清楚,不容易进行监控,因为人所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对低氧环境也有一定的稀释作用[4]。
四、小结。总之,各种训练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主要是看哪种方法对哪个运动项目和其他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大小,要总体考虑其作用效果。但总的来说,模拟高原训练是对高原训练方法的应用和提高,但尚处在研究阶段,在人体的实行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不断的摸索和研究。
2] 叶鸣。高住低训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7):52-53.
3] 刘海平,胡杨。间歇低氧训练研究进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4):65-66.
工程训练教学模式与实践
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摘要 以工程训练中心为平台,对模块化教学 开放式教学 构建多学科工程训练平台等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与实践,建设系统完整和功能多样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体系。关键词 工程训练 实践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0.引言。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和发展规划纲要 中提...
英语写作的训练模式
英语写作的训练模式。写作是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个薄弱点,本文将就这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新训练模式,并设计相应的练习来帮助解决学生写作中的问题。1.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下列两类 1.1写作的深层问题。深层问题是指构思与谋篇布局方面的问题,它包括三个方面 ...
作文教学“随笔训练”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作文教学 随笔训练 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作者 何晓归。中学教学参考 语英版 2009年第05期。一 反思作文教学的弊端。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难题。长久以来,作文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于一厢情愿地为学生传授一套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如何 起 承 转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