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理论参考

发布 2021-03-03 12:33:28 阅读 1952

1.关于病名考证 《难经》有五泄之分,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

汉唐方书多称“下利”,如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方”,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属于泄泻的病名有伤寒利候、伤寒病后胃气不和利候、伤寒病后霍乱候、时气热利候、热病下利候、温病下利候;明张景岳有伤食泄、气虚泄、真阴虚泄、肾泄、脾泄、暴泄、酒泄、气泄、风泄九泻之论;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提出了泄泻七证:

肾泄、骛溏、飧泄、洞泄、痰泄、火泄、直肠泄;明孙文垣医案有称线泄泻者;清程杏轩医案有称暑泻者;清尤在泾《医学读书记》中有气泄症者;清雷丰《时病论》按伏邪的有无把泄泻分为伏气泄泻和时邪泄泻两大类。另外,又根据病性具体地分成:“飧泄”、“洞泄”、“寒泻”、“火泻”、“暑泻”、“湿泻”、“痰泻”、“食泻”八个证型。

各家对泄泻命名并无一致原则,全凭医家主见,有以疾病发展之势态命名为暴泻、洞泄、缓泻;有以**命名为冷泄、时气热利候、热病下利候;有以气血命名为泄泻;有以脏腑命名为脾泄、胃泄等。亦有根据**或病机而称为“暑泄”、“大肠泄”者,名称虽多,但都不离“泄泻”二字。明孙文胤《丹台玉案泄泻门》指出:

“泄者,如水之泄也;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百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 2.关于**病机在继承《内经》有关泄泻**病机理论基础上,后世医家对泄泻的内在机制作了补充。首先明确肯定脾虚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关键因素。

泄泻的病变多在脾,病理因素主要是湿,正如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所谓:“无湿则不泻”。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湿邪侵入,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湿胜则濡泄”之说。

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失运,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为泄泻。故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病漠》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之说。

其次,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方》中认识到下利有虚实寒热之分,有因宿食、痰饮、热结之不同;金李东垣对外感**进行了补充,其《脾胃论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曰:“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湿、燥,气偏胜亦能损害脾胃,观证用药者,宜详审焉。”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认为泄泻除了外感邪气、饮食生冷、劳逸所伤外,更详细讨论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如说“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泄泻》篇说:“泄泻有湿、火、气虚、痰积、食积”之分,也是以**作为分类依据。 再有,明确提出了脾肾阳虚的五更泄泻,是由于久病之后,肾阳受损;或年老体弱,肾气不足;或起居不时,房劳无度,命门火衰,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而致腹痛;水谷不化,而成泄泻。

如《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云:“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景岳全书杂病漠》指出:

“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清林珮琴《类证治裁泄泻》论治更为详尽。论道:

“肾中真阳虚而泄泻者,每于五更时,或天将明时,即洞泄数次。此由丹田不暖,所以,尾闾不固,或先肠鸣,或脐下痛,或经月不止,或暂愈复作,此为肾泄。盖肾为胃关……今肾阳衰,则阴寒甚,故于五更后,阳气未复,即洞泄难忍。

” 又有,明代楼英关于运气太过不及、六淫所致的泄泻有专门论述,其《医学纲目泄泻》指出:“运气泄泻有六”:一曰土助脾湿、盛而泄泻;二曰风木攻脾虚而泄泻;三曰热泻;四曰寒泄;五曰热中寒中泄;六曰燥泄。

明张三锡《医学准绳六要泄泻》指出:“谨按泄泻之病,湿、火、痰、虚、暑、积、风、冷八者之殊”。其病主要在脾、肝、肾三脏之虚。

脾虚是由于饮食所伤,肝虚是忿怒所伤,肾虚是色欲所伤。三脏虚泻,“唯脾泻恒多耳”。张介宾更明确指出: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

“泄泻之因,唯水火土三气为最。夫水者寒气也,火者热气也,土者湿气也,此泄利之本业。虽曰木亦能泻,实以土之受伤也。

金亦能泻,实亦金水同气,因其清而失其燥也。知斯三者,若乎尽矣。然而三者之中,则又唯水火二气足以尽之。

盖五行之性.不病于寒,则病于热。大都热者多实,虚者多寒”。从五行之性**了泄泻的**和脏腑的关系。

另外,后世在《内经》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了肝郁脾虚泄泻的机理,认识到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受制于肝,运化失常而致泄泻。清唐宗海《血证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性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不免。

”总之,通过后世对泄泻**病机的补充,较之内经所论更为系统和全面。

3.关于辨证**历代医书中,对于泄泻**有明确的记载。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论“下利”实包括泄泻于内,并认识到下利有虚实寒热之分,有因宿食、痰饮、热结之不同,从而确立泄泻辨证论治的体系。其**涉百余论二十余方。

仲景对泄泻辨治以解表升清、表里双解、清利小便、攻下祛邪、温肾固摄、温里回阳、调和肝脾、益气升提、运脾化湿、针灸等十法总论之。例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说:“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泻心汤己,复以他药之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金匮要略》中提出虚寒下利的症状、治法和方药,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云:“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由于泄泻致病不离湿邪为患,众医家均强调祛湿。

如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病谟》所谓:“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水谷分则泻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

”明孙一奎《赤水玄珠泄泻》篇又说:“…泄泻多是湿,治湿泻之法,宜燥脾利水,胃苓汤、五苓散之类。……有热加黄芩、木通、滑石之类,减桂。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在总结前人治泄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且每种治法都有其具体而生动的论述,如在论及“利小便而实大便”的淡渗一法时,则谓“如农人治涝,导其下流,虽处卑监,不忧巨浸”,这些治法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元朱丹溪《平治会萃泄》也提到:

“故凡泄泻之药,多用淡渗之剂利之”。这一方法,多为后世所接受。

肾阳虚为主之泄泻的**,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病谟》主张“若必欲阳生于阴,而肾气充固,则又惟八味地黄丸为宜。”清程钟龄主张针对**分而论治,其《医学心悟泄泻》曰:“书云,湿多成五泻,泻之属湿也,明矣。

然有湿热,有湿寒,有食积,有脾虚,有肾虚,皆能致泻,宜分而治之。”

对于泄泻日久不愈,不仅脾胃受病,而且影响到肝,脾胃虚弱,肝旺乘脾,肝脾同病,以致虚实寒热夹杂之证。对此,明吴昆《医方考泄泻门》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

”其特点是泻必腹痛。故应从肝,脾二脏着手**。清代名医叶天士也指出对此类泄泻仅从脾或肾着手,往往难以取效,肝脾同治,方能奏效。

其对久泻的病机作了很好的阐释,指出:阳明胃土已虚,厥阴风木振动。因此肝郁脾虚是慢性泄泻的基本病理机制。

针对此类泄泻,叶氏创“泄木安土”的治法十分切合。

实用 泄泻护理常规

泄。泻。泄。泻。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使脾失健运,传导失司所致。以大便次数增多,便稀溏或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大 小肠,涉及脾胃。急慢性肠炎 肠结核 肠功能紊乱等可参照本病护理。1护理评估。1.1排便频次 大便性状及有无腹痛等伴随症状。1.2既往饮食习惯。1.3心理社会状况。1.4辨证 寒湿...

体育理论参考

公共体育理论学习材料。第一部分。一 判断题。1 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一个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指标。2 体育锻炼以高强度的无氧锻炼为主,追求更高 更快 更强。因为它体现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3 只要我每周坚持跑800米。一 两次,我的身体耐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4 身体素质 体型 运动能力会影响到一个人的...

血证理论参考

1 关于病名与分类。关于血证的名称,后世在 内经 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并列有专门的篇章进行论述。在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 中将数种血证与有关病证列为一个篇章。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 将血证称为血病,对各种血证的 病机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明虞抟著 医学正传 率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