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布卢默的理论。
布卢默提出“符号互动论”这一名称,并建立基本理论框架。
1、符号是社会互动的中介。符号:人们赋予事物的意义。例如握手、鼓掌、接吻、拥抱、黑板等。
2、人们通过对符号的理解进行互动。“人类交往是理解与定义的过程。”
3、符号互动是能变的与可变的过程。
、小组动力学理论。
小组动力学理论由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创立,对小组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小组工作的支柱理论。简单来说,小组动力就是小组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所有内在静态系统和外在动态系统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力。小组动力影响小组的形成、发展、成熟、结束、跟进等整个过程。
、需要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需要是有层次的。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和自我实现。
2、只有先实现了低层次的需要,才有可能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
2)舒茨的人际需要论。
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感情需要。
包容需要是指与人交往、归属的需要;支配需要是指控制别人或被人控制的需要。感情需要是指爱和被爱的需要。人际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社会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是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观察学习和模仿是学习的重要过程。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2、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奖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为替代强化。
3、认知在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的学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人的认知能力的发挥。
、系统理论。
将小组看作是由不同的互动元素组成的系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小组总是希望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
1、影响小组的系统:家庭、学校、工作单位
2、小组作为一个自我保持的系统,必须履行四个主要功能性任务:①整合,②适应,③方式保持,④目标实现。
3、小组既有外部系统,也有内部系统。
、标签理论。
1、偏差不完全是个人品质决定的,而是他人运用规范以及制裁在偏差者的结果。
2、偏差者是那些被武断地标定为偏差的人,而偏差行为是被加上偏差标签的行为。
3、随意或偶尔犯错的个体加上坏的标签,往往会成为日后促进这些个体陷入更加严重偏差行为的主要因素。
、交流分析理论。
波恩认为:“社会交往就是相互影响的过程。”当两者在一起时,一者迟早会发出相互作用刺激,另一者则做出相互作用反应。
四、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非重点)
1、社会目标模式——最早的小组工作模式,主要运应于社会政治小组和组织小组;如世界宣明会在云南扶贫过程中建立的“贷款小组”、单亲妇女自强小组。
2、**模式——通过**,促进个人行为改变,广泛应用于行为偏差的纠正、医疗和精神病服务、社区特殊群体的服务以及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等。如云南昆明“中美戴托普戒毒**村”举办的戒毒小组、乳腺癌患者**小组。
3、互惠模式——以促进组员产生社会归属感、形成相互支持为目标,互动模式将小组工作的重点集中于组员与组员之间为满足共同需要所产生的互动过程。应用如大学生青春健康同伴教育小组。
4、发展模式——以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恢复、预防人的社会功能的缺失、发展人的社会功能为目标,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提升。此模式关注小组组员个人的社会功能性而不是有关病理方面的因素,重视自我实现而不是**过程。适用于有困难的人群,面临危机的人群以及寻求更大自我发展的人群,如:
高校为新生开设的成长小组、退休老人生活适应小组、在外来人群中的开展的发展、教育小组。
五、小组的构成要素。
内部构成要素:小组、成员、工作者、目标、协议(契约)、活动节目。
外部构成要素:机构、规模、时间、空间。
六、小组冲突的影响及解决策略。
a积极影响:
1、改良决策:通过适度的争议,可以收集更多的解决冲突的方案,提高决策水平;
2、鼓励投入及增强凝聚力:解决冲突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对小组的投入过程;冲突的解决则可以使各方达成共识,增进小组凝聚力;
3、对小组成员个人的帮助,提高他们重新评价自我的能力;
4、帮助小组适应变化;
5、激发创造力。
b消极影响:
1、削弱小组针对目标的努力。
2、影响组员的心理:冲突会使组员产生紧张、焦虑和不安,降低小组工作效率。
3、破坏小组的凝聚力:冲突解决好了可以增强凝聚力,同样,如果解决不好,则可能打击组员,降低他们的参与热情,破坏凝聚力。
小组冲突的解决策略:
1、解决问题式的谈判策略:同时关注个人目标和双方关系
2、自我牺牲的顺应性策略:更重视与他人关系
3、强迫进攻性策略:更重视个人目标
4、妥协式策略:部分实现个人目标和维持双方关系
5、逃避式策略:同时放弃个人目标和双方关系。
七、小组的沟通类型与沟通技巧。
沟通的类型:
1)链状沟通 (2)丫状沟通 (3)轮状沟通 (4)环状沟通 (5)开放式沟通。
沟通技巧:1)不批评、非控制的态度;
2)平等协商的态度;
3)关注的技巧:谈话时在姿势、神态、眼神等各方面表现出关注;
4)使用言语的技巧:多用描述性语言,少用评价性语言;多用开放式问题,少用封闭式问题;多用简单句,少用长句;语言表达要简练,不用摸棱两可的语言;
5)积极倾听和适当地回应;
6)敏锐觉察对方的非语言反应,并及时有效处理。
八、小组规模的确定原则。
1、能围坐而相互看得到双方且听得到对方的声音;
2、每个成员均能被刺激,且足够参与和开展活动;
3、小到能产生工作效果,大到能被工作者掌握和控制;
4、小组必须大时应再分成小小组,以使组员能充分互动;
5、开放性小组尤其应重视小组规模,以免因成员流失而解散。
九、小组工作的实务守则(尤其是相对保密原则)
1)接纳原则 (2)非批判原则 (3)个别化原则 (4)保密原则。
5)组员自决原则 (6)组员知情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十、小组发展各阶段中成员的特点及工作任务。
成员特点:小组前期:小组成员需要有类似的个人目标和某些个人特征(一般小组组员的组合最好是问题具有同质性,需求的层次相当,避免异质性太大);应该有不同的专长、技能和经验(一些组员过去的经验会影响到其加入小组后的行为,甚至影响其他组员的行为)
小组初期:充满了两极情感;成员的经验(包括经历)会影响在小组的分享;试探;
小组中期:1)冲突时:成员的自我意识和权利控制意识增强;有些成员向工作者提出对质; 2)成熟时:
成员达到最理想的沟通状态;小组形成最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解决冲突的方法,组员之间有充分的默契;小组有足够的能量达成目标;小组的概念更加深入;权利趋于稳定;成员会比以前拥有更大的自主性,但彼此之间的依赖性更强;成员与工作者的关系更加和谐
小组后期:正面积极的情绪;负面消极的情绪(担忧、失落;否认、逃避、行为倒退;对外面世界的担心);组员之间的联结呈现松散状态。
小组前期工作者的任务:
1、需求评估和目标确定 2、招募和选择组员 3、制定小组工作计划书
小组初期工作者的任务:
1、自我介绍及引导组员进行自我介绍。
2、订立小组规范,澄清对组员的期望。
3、消除组员顾虑,鼓励组员彼此交谈。
4、消除组员间的陌生感,使组员尽快熟悉起来。
小组中期工作者的任务:
1、稳定小组,冷静处理小组冲突
2、把问题抛给小组,培养组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分享小组经验,注重引导和支持。
4、强调成员在小组单元之外所从事的活动,鼓励成员将小组中获得的新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情境中去。
5、通过自我示范引导组员正确地进行自我探索。
6、帮助成员进行态度的转变,有步骤地树立正确的社会态度
小组后期工作者的任务:
1、评估小组目标的实现情况。
2、了解和处理成员有关小组结束的情绪和感受
3、保持成员的变化,巩固其已经习得的技巧。
4、协助成员制定将来的计划,适应外部的情景
5、处理未完成的工作。
6、转介。7、追踪观察。
十。一、小组活动方案(计划书)的设计:计划书的构成及根据对象设计具体的活动。
一、理念、相关理论。
二、目标、组员特征。
三、每节活动计划(至少写四节) 四、评估方法。
详细参考课本p150、小组计划书、游戏)
十。二、小组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1)社会工作者应该站在案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即过外许多学者所说的“同理心”;(2)工作者必须极富人情味,他们不带面具,愿意与他人分享;(3)工作者应该善于使用对质的技巧帮助组员澄清价值和自相矛盾之处;(4)工作者必须是公平的;(5)工作者必须保守私人秘密; (6)工作者必须真诚(坦白);(7)工作者必须学会接纳。
小组工作期末复习大全
一 怎样理解小组工作?小组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感到有整体意识,而这个整体将会维持一段时间 互相影响 有控制其成员相互影响的明确规范或规则 有一套角色 小组工作 主要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群体的组织动员和群体活动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解决人们面临的问题和改善其生活质量。小组工作是一种团体活动或经验。小组工...
小组工作复习
第一节小组工作的含义。一 群体 小组工作及小组工作的特征。1 群体的涵义 群体的三种截然不同的涵义 一是作为名词的群体,指的是具有相互关系的人群。二是作为动词的群体,指为一个共同的目标 将具有共同利益 兴趣 爱好的人组织起来的过程。三是指不同社会地位 角色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式和结构化的社会关系。总...
小组工作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10道题。1英国人乔治。威廉士 a 年创办了 教男青年会。第9页。a 1844 b 1840 c 1846 d 1840 2 波士顿1905年为 c 病人主办了一个小组。第10页。a 脑癌 b 精神 c 肺结核 d 心脏。3 最早的学校的小组在1907年由 b 主持的。第10页。a 马斯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