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
第一章总论。
1.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和任务,按照某些原则、程序和方法,针对管理对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或职能。
2.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把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以及生产技术情报科学地组织起来,并按照系统最优的方式进行经营,其终极目标是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管理会计的定义:
学科层面:是以会计学为基础,在吸收了管理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后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学科性质的新兴学科。
工作层面:是向企业(或单位)管理当局提供与计划、控制、决策、考核等有关信息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4.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根本区别:处理。管理会计是处理与提供信息,管理是根据信息作出决策。
5.管理会计是以会计学和管理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的技术、方法为手段,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与规划、决策、控制和考核等有关的信息的信息系统。
6.管理会计出现的条件:①社会的需要(企业管理需要)②客观现实的可能(运筹学、行为科学的支持)。(管理会计是随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的)
7.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期间假设,货币时间价值假设,成本划分假设。
8.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资本运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9.管理会计的目标:
最高目标:在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具体目标:在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与规划、控制、决策、考核等相关的信息。
10.管理会计的特点:管理工具,管理的组成部分,广义会计的组成部分。
11.管理会计的职能:规划、决策分析、控制、考核。
12.管理会计职能的特点:既具有管理的某些职能的特征,又具有会计的某些职能的特征。
13.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相关性(与决策有关),合法性,公允性,及时性。此外,在前面四个特征基础上,发展出了激励性,成本与效益配比性,可理解性。
1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7个方面):
15.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3个方面):基础相同(源自传统会计),同属会计信息系统,共同遵循一些基本的会计核算原理。
16.学习管理会计的基础工作:①提高人员素质;②是企业全体人员都具有会计观念;③要建立能及时提供准确资料的信息系统。
第二章成本特性和变动成本法。
1.成本定义:商品生产中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
2.边际贡献:又称边际毛益或创利额,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利润。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不变,m越大,p越大)
3.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1 固定制造费用是为了保证企业一定生产能力和条件发生的费用,与当期的产量无关;
2 固定制造费用只与会计期间发生关系,与期间配比;
3 防止企业盲目生产,真实反映企业利润。
4.全部成本法(财会)和变动成本法(管会):
关键区别在于是否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变动成本法把固定制造费用等都计入期间费用,只与会计期间挂钩,而产品成本是要在当期销货和存货中进行分配的。
主要区别:1 成本划分不同:全部成本法划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变动成本法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其中固定成本主要是生产车间设备折旧和管理人员工资);
2 产品成本计算不同:全部:单位产品成本=全部生产成本/产量。
变动:单位产品成本=变动生产成本/产量。
3 期间成本内容不同;
4 编制损益表不同:
书p47两种**,p49-50**】
全部:固定制造费用=期初f+本期f-期末f
变动:固定制造费用=本期f
全部: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营业边际贡献。
营业边际贡献-期间成本=税前利润。
变动:销售收入-销售生产成本=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非生产成本=税前利润。
(全部-变动)利润差=期末存货f-期初存货f
5.对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评价:
1)全部成本法:
优点:1 符合人们对产品成本的传统看法:产品成本“是为了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而做出的一切牺牲”;
2 可以激励企业以扩大产量的办法来降低产品成本;
缺点:1 固定生产成本的分摊工作十分繁琐;
2 按全部成本法计算出的产品成本是混合成本,不能满足管理当局的需要;
3 采用全部成本法,企业利润的多少,不是与销售量成正比,而是主要受产量的影响;
2)变动成本法:
优点:1 能够向管理当局提供加强内部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2 能够简化会计核算的工作,不需要考虑存货的计价方式;
3 正确地揭示了销售数量和利润之间的内在联系;
4 有利于管理当局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和考核;
局限性:1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出的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
2 按成本特性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只是一种粗略的计算,结果并不精确;
3 不便于**决策。
中国采用全部成本法:国家关心税收,若采用变动成本法,税收会大幅下降。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1.定义:对利润、销售数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和销售单价等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的一种**分析方法。基础是成本按特性分类。
2.保本: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3.保本点:
保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销售金额=固定成本总额/边际贡献率。
若希望实现目标利润,则在固定成本总额上加上目标利润)
4.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额=预算(实际)销售金额-保本销售金额。
安全边际量=预算(实际)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额(量)/预算(实际)销售金额(量)
5.加权边际贡献率:
每种产品的销售比重=该产品销售金额/总金额。
加权边际贡献率=(每种产品边际贡献率*该产品比重)之和。
综合保本销售金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边际贡献率总计。
每种产品保本销售金额=综合保本销售金额*比重。
每种产品保本销售数量=每种产品保本销售金额/单价。
第四章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1.企业经营的定义:
决策是指企业管理者在现实条件下,为了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通过**及对比分析,在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行为过程。
2.企业经营决策的划分:
按决策受益期时间长短:长期决策,短期决策。
按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3.短期经营决策分类:销售决策、生产决策、财务决策、组织决策。
4.短期经营决策特点:
是企业的战术性决策; ②决策者通常是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
5.决策的一般程序:
1 明确决策目标;
2 收集相关信息;
3 拟定备选方案;
4 选择最优方案;
5 考虑不可计量因素;
6 决策实施中的信息反馈。
6.确定型决策分析方法:
差量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边际分析法、线性规划法。
7.非确定型决策分析方法:
决策树法、小中取**(悲观准则)、大中取小法(稳健准则)、最大后悔值最小化法(遗憾法则)、极端平衡法。
书p117-123】
书p144-145】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复习整理
注意 考题均来自课后练习题 考试时间 6月23日早上8 30 考试地点 27 206 1 单选题 10个,共10分 2 多选题 10个,共10分 3 判断题 10个,共10分 4 简答题 1个,共10分 1.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哪些?答 1 基本方法 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计算方法 分...
《成本与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期末复习
一 客观部分。一 单选题。1.下述关于管理会计的论述正确的是 a.管理会计严格受公认会计准则的控制。b.管理会计侧重为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信息。c.管理会计着重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d.管理会计比财务会计更注重信息的精确程度。考核知识点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附1.1.1 考核知识点解释 管理会计...
《成本与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期末复习
管理会计 成本与管理会计 课程复习大纲与练习题。课程复习大纲。一 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一 理解成本习性的含义 成本性态分析的含义。二 理解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含义与特点。三 理解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的含义。四 理解阶梯式混合成本的含义。五 理解成本估计的基本假设。六 理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