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分糖果》课件

发布 2020-12-26 15:42:28 阅读 192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36—37页。

教材分析:“分糖果”是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3课,也是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动,分数量比较多的物体。此前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对小数目物品实行平均分的经验。

“把20块糖果平均分5个小朋友”,是本节课承上启下的实践活动,通过具体操作及与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分的策略的多样性、合理性;还要“把你分的过程在表中记录下来”,为“把40根小棒平均分给小组的小朋友”提供分步完成的经验与策略。

教学目标: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实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水平。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操作,感受大数目物品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在实践和交流中,培养优化策略的意识和水平。

教学准备:多**课件、糖果一袋,糖果**,小棒若干根,统计表若干根。

教学过程:一、猜一猜,复习平均分。

1、老师带来了8个糖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他俩都高兴?什么是平均分?

2、猜猜我用20根小棒摆了几个正方形?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星期天,几位小朋友到乐乐家给乐乐过生日,乐乐拿出了一些糖果与大家分享。不过遇到难题了,他们不知怎么分了,你们愿意协助他们吗?这节课我们和乐乐一起分糖果。(课件出示**)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获取信息。能够发现“有5个小朋友”和“20块糖果”。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可能会提出“如果把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也可能是“分一样多,怎么分?”“够分吗?”“能正好分完吗?”等等。

教师接着学生说:“这正是乐乐遇到的难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思考:创设情境不但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更是为了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以协助小朋友分糖果为情境,让学生本能产生互动,同时能让每个学生得到参与。]

三、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示范分一分并记录。

教师提出,为了协助大家理解和记忆,能够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出示**)

师:现在通过这个**,你能了解老师分的过程和结果了吗?是不是看上去更方便,更清楚呢?

2、用学具代替糖果小组内分一分。

师:我们就用5个圆片代替5个小朋友,20个糖果**代替20糖果。先想想你准备怎样分?然后,动手分一分。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之上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怎么解决,引发学生思考,使下面的活动为解决问题而实行。同时,用统一的学具代替实物分一分,为脱离一切物质属性,抽象出除法算式打下基础。

]师:同学们都很快地利用学具分一分,不过老师发现你们的分法并不一样,谁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组分的过程?

[设计意图:给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因为存有个体差异,学生分法会不相同,正好能够从中体会分法的多样性及结果的一致性。

对于记录这样复杂的活动过程,学生是有困难的。所以,先让学生感受到做记录在活动和交流中的优势。让所有学生试着记录自己的过程,既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有序,又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使用“枚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也为后续的小组活动打下重要基础。

]3、交流方法,比较、反思。

师:请观察不同分法,哪种方法和你的一样,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分的方法。

师小结:同学们的分法不同,可能分的时候有一次分完的,有多次分完的,你更喜欢哪一种?

**:更多的学生会喜欢一次分完。理由是简便快捷。也不排除会有喜欢多次分完的,教师要给学生时间,等待学生从下面的大数目的分小棒活动中,自己发现用乘法口诀协助平均分的好处。

师:那好,你能根据你所喜欢的分法,再分一次数目更大些的吗?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交流、倾听,体验分法的多样化与结果的一致性。即时表扬利用口诀一次平均分的学生,同时引导学生比较和反思,优化自己的策略,提升数学认知,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四、拓展活动,巩固提升。

1.提出问题。

要把4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怎么分呢?

2.活动准备。

(1)小组分工,明确要求。

师:一会儿大家要在小组内分一分,并把分的过程记录到这张**上(出示**)。

(2)小组商定方法。

师:请各小组先商量一下,想想怎么分,第一次分几块比较合适。每个人都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共同选择一个分法。动手分一分,做好记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zui先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有了分糖果活动的基础,学生会想到用口诀来平均分,但40根小棒相对于20块糖果,是一个大数目。让学生先商量一下分法,能够避免盲目、无效的活动。

另外,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经历不是很多,缺乏经验,需要教师引导分工和组织示范。]

3.小组活动。

学生小组内分一分。

4.汇报交流。

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本组的学生做补充,其他组的学生做检查。

[设计意图:展示一些小组的记录,让学生感受分法的多样性,同时,引导学生交流,意在让学生评价一下哪些分法更简便、更合理,给学生反思、调整的机会,进一步促动学生反思、优化自己的策略。]

五、数学游戏,活动延续。

师明确游戏规则。

抓一抓,分一分,算一算,比一比。

师:这个游戏有趣吗?课后能够和家长、同学继续实行。

[设计意图:此游戏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实行平均分的活动。也是给学生一个自主经历不定的数目平均分的过程,为以后除法中有效试商打下坚实基础。]

六、总结收获,课外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实行了很多分一分的活动,都是怎样分的?从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师小结:在分糖果和分小棒的活动中,都是平均分的;能够有多种方法,结果却是一致的;能够利用乘法口诀协助快捷地完成任务;有时会正好分完,也可能会有剩余……

七、布置作业。

1、课后找一些大数目的物体分一分,利用**记录分的过程。

2、回去后和家长继续玩分糖果的游戏,能够自定游戏规则。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本课的活动,说一说收获,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梳理,再次提升。实践性作业是与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联系起来,是对大数目的平均分活动的延伸。

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亲自操作,完全能够获得zui终结果,并记录下来,积累平均分的经验,为下节课学习除法奠定基础。]

【篇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实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水平。

〖教材分析〗

“分糖果”是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3课。此前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对小数目物品实行平均分的经验。“把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是本节课承上启下的实践活动,通过具体操作及与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分的策略的多样性、合理性;还要“把你分的过程在表中记录下来”,为“把100根小棒平均分给小组的小朋友”提供分步完成的经验与策略。

实际上,从对大数目物品实行平均分的实践活动中要获得的是试商的经验。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把30名学生分成6组,分别是两个4人组,两个5人组和两个6人组。)活动一:

介绍每组人数。(通过了解各小组的人数情况,复习平均分的含义。)请小朋友介绍自己所在小组的人数,要求是: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分糖果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我对自己的教学,做了一些回顾与思考,反思如下 1 运用身边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 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的意识。课堂教学开始时,我让学生猜给他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引起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从而引出分糖果的课题。在具体的生活中,使数学生活化。2 创设情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意...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数一数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 千 万 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3.通过多种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教材分析。本课是 生活中的大数 的第一课。首先,教材呈现了四幅 中的数据都是几百 几...

二年级上册数学分类练习 统计 数学广角

一 统计。喜欢水果的人数。1 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2 每个格代表 人3 全部有 人。4 喜欢吃苹果的比喜欢吃香蕉的少多少人?5 完成统计图。苹果梨子香蕉桃子 二 下面是某植物园种松树 柳树 杨树 柏树棵数的统计图。松树柳树杨树柏树。1 每格代表 棵。2 根据统计图,填写下表。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