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上学期数学学科备课。
备课组长签字时间:
设计人: 任教年级:二年级任教班级:
第五周第 1课时总第 17课时。
课题名称:第四单元课本37-38页信息窗1 6乘法的口诀。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6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难点:经历6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等。
四、预习设计:
1、读一读:教材第30页---32页。
2、找一找:信息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3、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
1、现在凯蒂正在小红家做客,小红家都有什么?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些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缝3个沙包要用多少块布?
2)缝4个、5个、6个沙包各要用多少块布?
3)桌上一共有多少个纸杯?
4)墙上一共挂着多少只纸鹤?
二)、精讲点拨:
1、缝6个沙包要用多少块布?
1)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分别求出要用多少块布。
2)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用加法加出来的,可以列乘法算式。
(3)将算出的结果填入**中。
4)根据**中的统计数据,试着自己整理出儿歌,整理完以后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交流一下。
2、借助儿歌来编6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乘法更方便。
3、师生合作,共同总结6的乘法口诀。
进行相关记忆。
三)、反思拓展:
1、用我们所学到6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茶几上放了多少个纸杯?
如何解答?用哪一句口诀来帮助计算的?
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
只蚂蚁1张嘴,2只眼睛6条腿;
2只蚂蚁2张嘴,4只眼睛12条腿;
3只蚂蚁张嘴, 只眼睛条腿;
4只蚂蚁张嘴, 只眼睛条腿;
5只蚂蚁张嘴, 只眼睛条腿;
6只蚂蚁张嘴, 只眼睛条腿。
四)、系统总结: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六、板书设计:
七、限时作业: 《新课堂》22页题。
八、课堂反思: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数学学科备课。
备课组长签字时间:
设计人: 任教年级:二年级任教班级:
第五周第 2课时总第 18课时。
课题名称: 课本39-40页信息窗1 6的乘法口诀练习。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巩固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巩固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难点: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等。
四、预习设计:尝试完成课本38---39页自主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展示预习,提出问题。
根据要求把口诀填完整,然后想一想,怎样填,才能填得又对又快?
二)、基础练习:
2、完成自主练习2。
想一想,各用哪一句口诀计算?
3、完成自主练习3
小比赛,你能根据老师念的乘法口诀写出算式吗?有几个算式呀?
同桌合作完成这个游戏。
4、完成自主练习4
自主完成计算题,然后想一想,怎样填,才能填得又对又快?
三)、拓展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6
练习时,引导学生想:哪句口诀得数是30?
2、解决问题。
完成自主练习5题。
四)、系统总结: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六、板书设计:
6的口诀练习。
一六六十八。
三十六五( )三十。
二十四十二
七、限时作业:《新课堂》22 页 2题。
八、课堂反思: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数学学科备课。
备课组长签字时间:
设计人任教年级: 二年级任教班级:
第五周第 3 课时总第 19 课时。
课题名称:第四单元信息窗1 6的口诀练习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巩固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巩固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难点: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等。
四、预习设计:
复习6的口诀,39-40页自主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1、背一背6的口诀。
2、课件出示练习:根据要求把口诀填完整。
一( )得六 ( 六十二 ( 六十八。
( )六二十四 ( 六三十三十六。
二)、基础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题。
看图列式计算:先引导学生观察每组有几个,有这样的几组,也就是几个几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
2、完成自主练习第9题。
表内乘法表的缩影,填上4-6的乘法口诀。先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讨论明白表中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再寻找规律。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相互订正。
3、完成自主练习题。
乘法应用题,重点让学生明白: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拓展练习:
完成自主练习第13题。
找规律:学生独立解答---引导观察。
六、板书设计:
6的口诀。一( )得六 ( 六十二 ( 六十八。
( )六二十四 ()六三十三十六。
七、限时作业:
新课堂》22--23页发展园第题。
八、课堂反思。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数学学科备课。
备课组长签字时间:
设计人任教年级: 二年级任教班级:
第六周第 1 课时总第 20 课时。
课题名称:第四单元信息窗2 7的口诀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7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3、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难点:在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等。
四、预习设计:
读一读:①每人叠7个纸帕,7个人一共能叠多少个? ②玩老鹰捉小鸡的有2组,每组7个同学,有多少个同学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③跳舞的有4组,每组7个同学,跳舞的共有多少个同学?
想一想:叠7个纸帕,2个人一共能叠多少个?用加法怎样计算?用乘法怎样计算?怎样编口诀?
3个人一共能叠多少个?4个人一共能叠多少个?
5个人一共能叠多少个?6个人一共能叠多少个?7个人一共能叠多少个?
2、叠7个纸帕,用乘法怎样计算?怎样编口诀?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图上的小朋友都有在玩什么?说了些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解决问题1:叠纸啪的同学每人叠7个,一共能叠多少个?:
1)让我们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
2)在小组里摆一摆,说一说。
3)编制的儿歌。
4)交流儿歌的编制:用加法加出来的、用口诀算出来的……
你们还能编出其他的关于7的口诀吗?
二、合作**,解决问题。
的乘法口诀。
1、现在凯蒂正在和小朋友玩什么?图上的小朋友都有在玩什么?说了些什么?(2个小组代表说故事)
叠纸啪、每人叠7个、一共能叠多少个?玩老鹰捉小鸡的有2组、玩转圈的有4组……
同学们看得真仔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叠纸啪的同学每人叠7个,一共能叠多少个?
玩老鹰捉小鸡的有2组,一共有多少同学?
玩转圈的有4组,一共有多少同学?
凯蒂见大家那么聪明,她想请大家帮忙算算7个同学叠纸啪,每人叠7个,一共能叠多少个?你愿意帮忙吗?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让我们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在小组里摆一摆,编一遍,说一说。哪个小组想汇报一下你们编制的儿歌呀?
用加法加出来的、用口诀算出来的……
刚才我们编制了儿歌,现在我们就借助儿歌来编7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乘法更方便。
师生合作,共同总结7的乘法口诀。进行相关记忆。
2、解决问题2:有多少同学在玩老鹰捉小鸡?谁来解决?用哪一句口诀来帮助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1、有多少同学在玩转圈?谁来解决?用哪一句口诀来帮助计算的?
2、游戏:看算式说口诀。
看口诀说算式。
全班齐背口诀。
同位互背口诀。
**车背口诀。
六、板书设计:
7口诀。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七、限时作业:
新课堂》23页基础园题。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岭子中心校。第三单元小制作 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备课 岭子岭中附小于明霞。本单元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本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 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 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岭子中心校。第三单元小制作 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备课 岭子岭中附小于明霞。本单元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本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 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 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岭子中心校。第三单元小制作 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备课 岭子岭中附小于明霞。本单元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本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 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 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