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计划

发布 2020-12-25 06:06:28 阅读 9543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大胆改革。

5、改变评价方法,采用自己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教师评价或家长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尊重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五、教学进度安排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流动的颜色。

课题: 流动的颜色。

课时:1课时。

教材简析:红、黄、蓝三原色在幼儿园时学生就已接触过。原色互混产生间色、复色,在以前的教材中都是以调色、色谱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的。

而本课教材引导学生让这三种颜色相互流动,观察色彩的变化。

学习目标:1、通过让红、黄、蓝三原色互相流动、混色的游戏,引导学生发现色彩的调配规律。

2、用搅拌、流淌、吹,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色彩规律。并根据想象将偶然得到的绘画效果进行合理添加,使之成为内容充实的一幅画。

3、在游戏式的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找出色彩调配的规律。

2、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将然得到的绘画效果进行合理添加,使之成为内容充实的一幅画。

3、在游戏中要遵守秩序,保持教室的卫生。

学习准备:教师:玻璃皿、滴管、彩色墨水、水粉或水彩颜料、调色盘、毛笔、玻璃、光滑的卡纸、吸管、实物投影仪。

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调色盘、生宣纸、毛笔、玻璃、光滑的卡纸、吸管、抹布。

学习活动过程:

活动一:教师出示三个玻璃皿中装的红、黄、蓝三原色的墨水,为大家表演“变色魔术”——运用滴管将三原色在玻璃上混合,请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观察玻璃上的变化。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色彩的变化。

活动二: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带来的工具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试着从以下几个试验中选以—到两个进行实验:

1、将红黄蓝三色水粉颜料挤到调色盘里,分别用小棒充分的搅拌,看看一共能出现多少种变化。

2将红、黄、蓝三色的墨水滴在玻璃上,晃动玻璃,让玻璃上的颜色充分的混合,然后将生宣纸覆到玻璃上,小心的揭开,看看宣纸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3、在一片玻璃上涂红色墨水、另两块涂黄色和蓝色,晾干后将三片玻璃两片两片的覆盖在一起,迎着光线看看有什么变化,再试着将三片玻璃摞在一起看看。

各小组派代表起来说说自己组通过实验有哪些发现?大家讨论一下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即红、黄、蓝三色混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的规律。

活动三:用嘴或者利用吸管等材料吹画,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添画成各种形象。

鼓励大胆创新,有些画从正面看不出像什么,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合作,凝聚集体的力量来进行创造。

课后拓展:回家在纸壳上掏圆洞,寻找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糖纸贴到洞上,做成三张滤光片。使用这几张滤光片组合着来观察世界,体会色彩流动带来的美感。

2、染色游戏。

课题:染色游戏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扎染的基本知识,感受传统艺术的精美。

2、掌握基本的折纸、染色的方法,用染好的纸做手工或装饰物品。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折纸、染色,感受色彩之美,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重点:能运用创意折纸进行染色,并用染好的纸做手工活装饰物品。

难点:能运用多种折叠方法进行浸染练习,并将染好的纸做有创意的手工。

学习准备:容易吸水的纸张、水粉颜料工具、废报纸等。

学习过程:一、组织学习。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欣赏扎染作品实物,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

2、启发、拓展思路:教师示范染色作品制作的基本流程:

1)首先调色。

2)然后折纸。

3)接着染色。

4)最后打开。

5)获得染色作品。

3、**纸张的创意折叠方法:

1)出示四种纸张折叠方法:“井”字折法、“米”字折法、“田”字折法、“十”字折法。

2)学生尝试其他折叠方法(3分钟尝试时间)

4、教师挑出学生有创意的折纸,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折法(可让学生上台演示)对能力较高的班级,可以根据折法出示相应的染色作品,分析色彩搭配的规律。

5、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从作品及作品名字中,感悟折纸方法和色彩搭配的思路。

6、学生动手尝试。

7、创意制作:

1)了解窗花、花朵、剪纸蝴蝶的制作方法。

2)学生尝试运用染色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三、老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创造出新的方法。

四、组织学生布置创作的主题,进行作品展示与评析。

3装饰自己的名字

课题:3装饰自己的名字

课时:1课时。

教材简析:名字是一个人的符号,也寄予了家长对孩子的无限祝愿。上学期学象形文字时,好多学生已经用象形文字表现了自己的名字。

本节“闪光的名字”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造型手段将自己的名字象形化。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用多种造型手段将自己的名字象形化,最好达到形、色、意的统一。

2、用闪光胶或其它有光泽的材料使自己的名字“闪光”。

3、在表现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体会家长在名字中寓于的对自己的期望。

学习重、难点:

1、在表现自己名字时将自己的名字象形化,最好达到形、色、意的统一。

2、名字与底色、装饰的颜色要来开,一定要突出名字。

学习准备:教师:以班里同学的名字为表现对象的范作若干。示范工具。实物投影仪。

学生:美术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闪光笔、闪光中性笔等。

学习活动过程:

活动一:出示一幅上学期班里一位同学用象形文字表现的自己的名字供大家欣赏。

请几位同学起来谈谈家长为什么为自己起这个名字,其中有什么寓意,谈谈自己对自己名字的认识。

活动二:谁不想做个顶天立地的人,谁不想自己的签名富有特色,谁不想让自己的名字闪闪发光!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为班里几位同学设计的名字,通过比一比、说一说等,引导学生在欣赏中体会怎样根据名字的外形、笔划、意思来进行造型加工。

活动三:怎样让表现好的名字闪闪发光?请学生们通过看书、讨论、试着画一画等,找寻让名字发光的多种手法。

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活动四:试着用多种手法表现自己的名字,并运用闪光胶或其它材料表现自己的名字。

闪光的名字”作品展览。

相互参观与评述。

拓展:有什么方法让自己的名字“站起来”呢?试着做一下。

4、彩泥世界欢乐多。

课题:4、彩泥世界欢乐多。

课时:2课时。

教材简析:彩泥在学生一年级时已经接触过,但作为一个专题来制作这才是第一次。用彩泥来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强调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扬团结协助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能否图突破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象与创造。

2、能否在制作上创新。

学习准备:教生共同准备垫板、尺、铅笔、剪刀、牙签、泡沫盘子、彩泥等材料。

学习过程:第一节。

活动一: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用彩泥做过哪些东西,你都会运用那些制作技法?

活动二:欣赏天津“泥人张”的泥塑作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从作品中得到的审美感受。

欣赏本校美术小组的同学用彩泥制作的装饰挂盘“瓢虫”、“风景”等,说说他们运用了哪些学过的制作技法,以及他们是如何进行夸张变形的。

将作品发到各组,请学生近距离的欣赏,并互相谈一下自己的欣赏感受。

请学生起来说说自己最欣赏哪幅作品,为什么?

提示:可以从夸张、变形、色彩的搭配、造型组合等方面引导学生想象;还可以适当的介绍一下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制作的方法。)

活动三:以书上的范作“小狮子”为例,与真实的狮子的**相比较,看看作者对它进行了哪些夸张、变形。尤其是狮子的鬃毛和五官的制作技法。

教师以小猫为例,通过夸张变形现场演示猫头的制作。

活动四:引导学生独立制作一两件富有情趣的作品。教师向学生展示其它欣赏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突破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象与创作。

活动五: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且可以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收拾与整理。

布置下节课带泡沫盘子。

第二节。活动一:

欣赏工艺小组的同学制作的彩泥浮雕挂盘,启发学生思考要在挂盘上做彩泥浮雕,可以做什么形象的。

说一说自己想做什么,怎样对创作对象进行形象的加工。

针对范作《瓢虫》,说说**做的最高,最有立体感,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平,为什么要这样做?

引导学生明白:在盘子上做橡皮泥塑要有层次感)

再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思路谈一谈准备怎样表现作品的层次感。

活动二:同学们在自己带来的纸盘上用橡皮泥制作动物形象的泥浮雕,背静可以用水彩笔添画,也可以一个小组的同学制作一个系列或一个故事,如:《十二生肖》、《小蝌蚪找妈妈》。

充分体现合作学习。

活动三:做好后在纸盘上扎眼,穿上绳子系成挂环,按照表现对象的类别挂到美术教室的展示台上。

教师带领全班同学象参观美术馆一样对每件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述,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时不要只谈技法的运用和形象表现得是否真实,对有创造性、大胆夸张变形的作品要给予充分肯定。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回去后试着利用其他材料(陶土、纸浆等)制作各种形象。

5、奇妙的**机。

课题:奇妙的**机。

课时:2课时。

教材简析:**,现在已经是每个家庭都拥有的通讯工具了,用简单的材料来制作**,可以让学生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以及创造的乐趣。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机。

3.强调丰富的想象,体验创造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

1.能否在制作方法上有所创新。

2.能否突破**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想象与创造。

学习准备:师生共同准备垫板、彩泥、纸盒、剪刀、胶水、牙签、彩纸、彩笔等材料。各个时期的**模型。教师范作,各种**的彩色招贴画。

学习活动过程:

第一节。活动一:

教师带来各个时期的**模型,引起学生兴趣。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的发展历史遗迹**的一些知识,欣赏一些**的造型。

引导学生讨论:你在超市、商店、别人家里,还见过什么样子的**?我们将来的**会是什么样子?

2019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任教学科 美术。任教年级 二年级 任教教师。二年级上册美术学案。1 流动的颜色。课题 流动的颜色。课时 1课时。教材简析 红 黄 蓝三原色在幼儿园时学生就已接触过。原色互混产生间色 复色,在以前的教材中都是以调色 色谱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的。而本课教材引导学生让这三种颜色相互流动...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乘着大象》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 乘着大象 教案。乘着大象 教案 一 教学目的 1 了解大象的造型特点。美丽的花边。2 使学生学会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自己乘着大象时的情形和感受。美丽的花边。教学重点 难点乘着大象。使学生学会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自己美丽的花边乘着大象时的情形和感受。乘着大象教具 学具...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蜻蜓飞飞教案

蜻蜓很漂亮,现在大家是不是很想画一幅美丽的蜻蜓图。三 下面用铅笔跟老师学画蜻蜓。课件15 师板画,生跟画 蜻蜓的画法多种多样。课件16 学生照样子画一画。四 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其他小朋友笔下的蜻蜓是什么样子吧!课件17 22学生作业 同学们,刚才这些同学的画得蜻蜓的颜色丰富多彩 姿势各不相同,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