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发布 2020-12-21 11:53:28 阅读 1098

第一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的数的读、写、组成、比较等各个知识点。

2、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复习重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与比较。

三、 教学过程。

1、 读数复习:

提问学生:你认为读数要注意什么?

追问:“10000”怎么读?为什么读作“一万”?

“ 6006”怎么读?四位数中间的两个0怎么读?

2、 写数复习:

老师想把9920记录在黑板上,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写?

边倾听边板书: 千百十个。位位位位。

你们的脑海里是不是都有一张数位顺序表?

一起来复习一下: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完整数位顺序表。

3、 其它复习:

提问:除了读数、写数,你还能介绍9920这个数的哪些知识呢?

1 组成。答:它是由9个千、9个百、2个十组成的。

问:这两个9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师结:哦!数字所在的位置不一样,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

2 计数单位。

答:万位上的记数单位是万,千位上的是千…。

师结:是的,不同数位上的记数单位是各不相同的!

3 口算。答:9000+900+20=9920

师结:根据数的组成可以口算整千、整百、整十数。

4 近似数。

答:9920≈9900或10000。

师结: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看作接近的整千、整百或整万数。

5 数数。答:9920的相邻数是9919和9921。

问:谁听得出他是怎么数的?(1个1个数)你还会几个几个数?(2个、5个、10个、100个、1000个…)

要求数数练习:(**车数)10个10个地从9920数到10000;1千1千地从10000倒着数到1000。

6 大小比较。

答:9919﹤ 9920﹤ 9921。

问:你能找到更大四位数吗?复习9999,1000,10000特殊数。那么六个数呢,你能按一定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吗?拿出卡片比大小。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问:你排得最快,有什么窍门吗?

引导全班学生小结复习大小比较的方法。

第二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二、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1)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2) 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

3)当除数是8,余数最大是( )最小是( )4)口算

5)用竖式计算。

第三课时混合运算。

一、教学目标。

1、在回顾中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2、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算式中有两步计算时,就需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运算。

二、教学重点。

对混合运算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混合运算的顺序。

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问题:读题目要求,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问题:1. 你能把这6个算式分分类吗?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分类。

2. 每一类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

1)在有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2)只含有加减(或乘除),要从左至右按顺序计算。

3)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对比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比较上下两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四课时质量单位。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确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估计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三、教学过程。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枚两分硬币重1() 一袋瓜子重200()

一支牙膏重150一头牛重300()

一瓶金龙鱼油重1000() 一只鸽子重250()

一个西瓜重4一只蚱蜢重6()

2. 在括号里填上“>”

4千克()4000克 48克()2千克 5200克()6千克—200克。

50千克()50克 900克()1千克 600克()6克+200克

1000克铁()1千克棉花

3. 填一填。

1千克=()克 500克+500克=()千克 2千克=1500克+()克。

4千克50克=()克 2500克=()千克()克

500克+2900克=( 克=()千克()克。

4. 解决问题。

1)一只小狗9千克,一只山羊和两只小狗一样重,一只山羊多重?

2)妈妈买了1千克冰糖,煮咖啡用了200克,做绿豆汤用了500克,还剩多少克?(两种方法解答)

3)爷爷收到了一封信,看了之后却笑得直不起腰来,我们也来看一看,读一读这封信:

亲爱的爷爷:您好!今天是我十岁生日,我身体特别棒,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能吃掉 30千克的鸡蛋,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300千克的蛋糕,妈妈领我看了世界上最小的蜂鸟,大约只有 2 克重,我还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大约有100克重。

1、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有( )和( )做单位。

千克=( 克。

3、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常用(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重量时常用( )单位。

4、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第五课时图形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进一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3、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三、教学过程。

填一填 1、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 )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2、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现象。

4、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 )现象。

判断。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第六课时数据收集与整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2、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

1、简单的统计表。

问:我们在这一单元中首先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你知道什么是统计表?统计表的作用又是什么吗?

答:将统计的结果用**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答: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2、收集和整理数据。

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的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生: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时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还真不错。那你们能运用学会的知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8页例2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2 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的计算法则。教学重难点 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的计算法则。教学用具 小棒教学过程 一 基本...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千克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并体验到教学知识 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 教具 学具准备。一台案秤 一些苹果 2袋精盐 每袋500克 一些鸡蛋 一些沙土 2捆挂面 每捆500克 1克 10克 ...

二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 小兔安家课型 新授课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的第84 85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并能正确地用除法运算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2.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