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要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或减法。(找2个同学说)。
教师:那么通过我们上面的学习内容,你能总结一下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时,我们应该按着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吗?
学生:在算式中,有加减或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板书)
一、 练习。
1.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计算。
2.当小老师,判断,并改错。
二、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老师相信只要你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你就会越来越聪明的。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混合运算及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题。
一、用脱式计算
二、列式计算(文字题只能写综合式,然后脱式计算)
1)21加上24,再减去45得多少? (2)8乘以3的积再除以6得多少?
三、应用题。
1)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还剩多少米?
2)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做短跳绳用去8米,还剩多少米?
3)学校用80元买体育用品,买篮球用去60元,还剩多少元?
4)学校用80元买体育用品,买篮球用60元,剩下的买了4根跳绳,每根跳绳多少元?
5)菜站运来60筐黄瓜,一个食堂拉走30筐,剩下的分给6个副食店,平均每个副食店分到多少筐?
6)水泥厂一天生产了98袋水泥,上午运走50袋,下午运走23袋,还剩多少袋?
7)自行车厂要生产80辆自行车,已经生产了50辆,剩下的每天生产6辆,还需要多少天?
8)要修一条90米长的水渠,修好了60米。
把它编成用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再解答出来)。
练习反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数学思考: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二、 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1) 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讨论,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7÷2=3(盘)……1(个)
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强调:要弄清楚式子的意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1个,所以3后面的单位是盘,而1后面的单位是个。
2、练习巩固。
1)做一做
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补充练习。
先摆一摆,再计算。
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 )份,还剩( )根。
板书:9÷2
把11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有( )个,还剩( )个。
板书:11÷4
三、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学会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课后请你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1.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4.通过**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性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理解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一、 准备练习。
二、 新课教学:
1.用小棒摆正方形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今天我们继续“有余数”除法。
2. **关系:出示例2,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余数与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8÷4=2(个)
9÷4=2(个)……1(根)
10÷4=2(个)……2(盆)
11÷4=3(个)……3(根)
12÷4=3(个)
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归纳总结: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1) 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讨论,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3÷4=3(组)……1(根)
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 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板书竖式 ,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竖式。
提醒学生注意:各数位一定要对齐。
学生找到需要的条件,在本子上写出算式并集体交流。
2、练习巩固。
3、总结: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乘除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重点难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1.练习十四第题。
①理解题意。
指名反馈,教师板书,其他小朋友校对。
2.综合练习第题。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3.第题。
各自思考并可同桌讨论。
同桌再互相订正。
4.第题。
四人小组讨论。
抽几组派代表反馈。
教学反思:第五课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认识。
重点难点: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跟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
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二、**体验
1、动手操作,提高能力。
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自己先分分看)
师: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按题意分一分,然后上台表演。
2、教学教材p67例5(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观察例5,从中你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条件)。
2)把例5口述成文字题,出现在黑板上: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3)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
22÷4= 5 (条)……2(人)
答:他们至少要租6条船。
4)师:谁能说一说这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5)式子中的各表示什么意思?
6)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7)师:对上述解决问题,谁还有疑问的举手说。
三、实践体验。
教学例6: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2023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教案版
精选文档。画家和牧童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画家与牧童 是一个很优秀的古代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唐朝一位著名的画家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地向牧童学习。教学这课时由于生字多,课文长,应让学生多读,多感悟。教师可用一个问题来引领全文,你佩服谁,为什么?在学生感悟理解中,可以穿插渗透 要向戴嵩一样,无论多么有...
2023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充气雨衣教案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 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教学流程...
2023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儿子》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教学过程 课前。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我来说,你来做 手势动作 你可以用自己的表情或动作把老师说的话表现出来。1 面带微笑 好甜美的笑容呢 2 积极举手 我们班的孩子都是上课积极举手的孩子 3 认真倾听 手势,都是会倾听的孩子 4 把书翻到104页 速度真快 轻轻反扣在桌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