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大禹治水》

发布 2020-12-17 08:01:28 阅读 6821

教学设计——《大禹治水》

一、读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大禹治水”,这儿的水指的是什么水?见过洪水吗?(**洪水录象片段)

觉得这洪水怎么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评:来势汹汹让人胆战心惊所以说洪水猛兽。

有几个词,你们会读吗?

出示词语:淹没冲倒无家可归。

指名读词语。

能用上这几个词,说说洪水带带的灾难吗?

二、教师导语过渡:

传说,人们为了避开洪水,把家安在山洞里,像野兽一样的生活;为了避开洪水,人们把家安在大树上,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日子过的很悲惨。大禹见到这样的洪水,会怎么想?

出示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治洪水可不是简单的事,大禹会怎么做?

先来看看大禹先做的事,出示句子(--吃尽了千辛万苦---

男生读。1、看**,理解“水流”和“地形”。

2、有一个词讲大禹爬过的山特别多,趟过的河特别多,是哪个词?读“千山万水”;看**,语言渲染,指导读好词语,相机评价中提升:太少了,还不够多,很多---

3、这其中的每一座山,大禹都爬过;这其中的每一条河,大禹都趟过,这就叫“走遍”。大禹会遇到那些困难呢,猜一猜:

4、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些:教师讲述---大禹的指甲被泡烂)

5、大禹吃的苦读吗?哪个词?读“千辛万苦”(指导读好)

6、这其中的每一种苦他都吃过、都尝过,这就叫“吃尽”(文字点红)

7、这些词语读好了,句子也一定能读好,练习读句子,指名读句子,齐读句子。

三、这才是治水前的准备工作,更大的困难还在后头呢。

1、有两个词带有同一个数字,找一找是哪两个词?

条9座(这儿的9并不是9,而是指很多)

3、教师画图介绍,为什么要把这些河连在一起?

4、老师在黑板上这样一画看起来很容易,真挖起来就不轻松了,猜一猜这两条喝之间有多远?大胆地猜一猜:

5、教师介绍:90公里,90000米!辛苦吗?

6、比这辛苦的还有呢,如果遇到大山,画图,要挖开大山,这叫“劈开”。

7、指导读句子,你关注了这两个数字,所以读得这么好!

8、大禹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他吃尽了“千辛万苦”再读这个词。板书:千辛万苦。

9、读到这,你想对大禹说些什么呢?

四、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听老师讲一段,里面有很多数字,想想这些数字的意思。

1、教师配乐讲(13年,10多岁,三次那一段)出示句子。

2、这些数字什么意思呢?

3、把这一段故事连起来念一念,想一想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学生质疑。

5、指导读句子。

五、经过这13年的千辛万苦,洪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出示一幅**(风平浪静的湖面)

1、**说话。

2、出示词语:治服。

3、人们还用在树上生活,在山洞里躲藏吗,这样的日子就叫的日子(读“安定”)

4、如果你就是这些百姓中的位,你会怎么感谢他?

5、板书:伟大英雄。

6、大禹的丰功伟绩我们不会忘记,有人为他建了一个像(出示大禹像)

7、孔子说:如果没有大禹,我们可能都变成鱼虾了。

8、让我们心怀感激和敬佩之情,把课文最后一节齐声朗诵。

六、这是本节课出现的词语,你们都能读吗?

治理洪水伟大英雄。

千辛万苦千山万水。

九条大河九座大山。

决心地形安定。

七、课文学完了,老师提个问题,为什么课文开头叫禹,课文最后又叫大禹呢?

不急,想好了,课后告诉你们语文老师。

2024年秋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孔繁森》教后记

孔繁森 教后记。这一课的中心句是 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怎么让孩子能准确地找到这句话呢?我在预设中是这样设计的 小朋友们,请读一遍课文。看一看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为什么?我想,肯定有大多数的孩子一下子就能找到。但实际上课时并不是这样的。生说 这一课是围绕孔繁森就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像对待...

2024年秋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秋游》听课体会

秋游 听课体会。秋游 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郊游的情景,天空一望无边 白云变幻无穷 金黄的稻子 雪白的棉花,丰富直观的形象使课文情景兼备,很适合采用多 辅助教学。为了优化教学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后在以下环节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收到了很...

2024年秋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乡下孩子》说课设计之一

乡下孩子 说课设。计之一。一 教材分析。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三册第4课 乡下孩子 乡下孩子 这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作者通过对乡下孩子游戏 劳动等童年生活的丰富描写,抒发了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真挚感人。全诗共四个小节,第一小节写乡下孩子幼小时生活在爸爸妈妈怀抱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