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

发布 2020-12-13 12:28:28 阅读 6076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各单元复习要点。

关索镇中心小学王瑞向。

第一单元厘米和米的认识。

一、厘米和米的认识。

厘米和米都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着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时用米着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物体的左端和尺子的0刻线对齐,物体右端所指的数字就是物体的长度。如果测量时物体的左端和尺子的0刻线不对齐,要用物体右端所指的数字减去左端所对的数字才是所测量物体的长度。

数学书的厚和图钉的长大约就是1厘米,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所有的米和厘米都一样长。

二、线段的认识。

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在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

线段的特点:(1)有有限长度,可以测量 (2)有两个端点

通过两点可以连1条线段,过不在同一直线的三点可以连3条线段,过四点可以连6条线段,过五点可以连10条线段。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笔算加法和减法。

相同点:1.相同数位要对齐。

2.都从个位算起。

不同点:1.笔算加法时,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笔算减法时,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一(退当十),在人位上加十再减。

如:31-19个位上的一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一,算11-9=2,十位上的3被个位的1退一后只级能算2一1=1。

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要注意看清楚运算符号。

三、加减估算。

估算方法:1.读题,弄懂题意。

2.用凑十法把已知条件凑成整十数。

3.口算,得出估算结果。

4.笔算检验估算结果是否正确。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形。

2、角的画法:先点一个点,从这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

3、画直角:先画一个顶点,再从一个点出发画一条线,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再从这个点出发沿三角板上直角的另一条边画一条线,最后画出直角标志。

4、判断直角的方法: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应:顶点对顶点,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角的一边,再看另一边是否能对上,能对上就是直角,不能对上就不是直角。

5、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叉开的角度越大,角就越大;叉开的角度越小,角就越小。

6、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所有的直角都相等。用放大镜看角,角的大小不变。

7数角窍门:数出单个的角有4个,然后从4开始依次递减相加:4+3+2+1=10(条)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

1、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 5×4或 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6、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如:3个 5就是5的3倍。

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1、 每个图形的左、右或上、下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把这样的物体叫做对称。

2、 用虚线把图形平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个虚线叫做对称轴。

3、 倒影属于上下对称。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

4、 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5、从任意位置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它的(三)个面。

6、从任意位置观察球体看到的形状都是(圆)

7、观察同一个长方体,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和从右面看到的图形(相同)。从前面看到的图形和从后面看到的图形(相同)。

8、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物体得到的图形是圆的,那这个物体可能是(球)也可能是(圆柱)。

9、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呈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10、一个面是正方形,它不一定是个正方体。

11、任何角度观察篮球,看到的都是。

第五单元统计。

1、收集和整理数据:用画正字法。每一笔代表一个数量,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正”字表示法,“正”表示数量5。

2、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1。

3、注意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的区别。

4、看条形统计图时,数格子要先看清左边的数,也就是1个格子代表几,再用格子数乘几求出相应的数据,或者不数格子直接看每个条形顶端对应的左边的那个数。

5、在画统计图时,要找到数量所对应的位置,注意用尺子打斜线或涂黑,认真填充,不空,不超。并在直条上面标注数量。

第六单元数学广角。

1、简单的排列:用两个数排列时,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用三个数排列时,让每一个数作十位数(0除外),其余的数依次和它组合。排列数字时要有序,这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2、简单的推理:用排除逆推法解决问题,在推理、猜测时,可以用排除法将含有多个条件的复杂推理转化成含有两个条件的简单推理。推理时要抓住题中有价值的信息即关键句,找出与问题有关系的条件进行推想。

也可以尝试利用**图肯定的打勾,否定的打叉进行排除删选。

3、如果用n表示数字的个数,那么这些数字能组成的两位数的个数可以用以下公式(数字中有0的除外):n×(n-1)如:用三个数能组成的两位数的个数有:

3×(3-1)个,在计算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

3 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要点

人教版二年级 数学 上册教材要点。一 本学期主要内容 目录 一 数与代数。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 减法笔算。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 一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 二 二 空间与图形。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三 第七单元 统计。四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五 实践活动。我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资料。第九部分。一 口算。二 填空。1 每两人握一次手,三个人可以握 次,四个人可以握 次。2 有三个数字 可以组成 个两位数,它们是 3 红领巾有三个角,有一个角是直角。4 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五 列式计算。1 比56多29的数是多少?2 56比29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