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年级语文上册25古诗两首教案语文S版

发布 2020-11-24 10:43:28 阅读 6214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中描绘的意境。

重点:在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结合,启发想象,理解古诗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江雪》

一、预习检测读古诗《江雪》,认字解词。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读古诗,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的标准。

2)、再读古诗,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要特别注意下列词义:

人踪灭孤舟蓑笠翁寒江。

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其他不理解的有。

二、自合**。

1、自主学习:读古诗,理解句意。

(1)、从诗题中我们可以想到这首诗是描写哪个季节?

(2)、结合注释或者查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3)、边读古诗,边看文中插图,边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

(4)、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怎样?

2、合作**: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会倾听,敢于提出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1、情景回顾: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落,堆积在树枝上,覆盖着群山,好一个洁白的世界,喜爱钓鱼的渔翁悠闲地坐在江边的小船上独钓,尽情地感受着这迷人的江边雪景,也许正陶醉其间呢!2、背诵《江雪》。

五、检测反馈。1、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足勺。

2、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再写一写第二句诗的意思。江雪。

千山蓑笠。第。

三、四句诗的意思是。

六、拓展延伸。搜集有关冬天的古诗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一、预习检测。

读古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认字解词。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读古诗,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的标准。

2)、再读古诗,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要特别注意下列词义:

柴门、犬吠、 日暮白屋。

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的识记理解。其他不理解的有。

二、自合**。

1、自主学习:读古诗,理解句意。

(1)、说说题目的意思。

(2)、结合注释或者查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3)、边读古诗,边看文中插图,边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

(4)、文中哪一句诗点明了当时的时间?诗中那句诗写出了当时的天气?

(5)、从“风雪夜归人”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2、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1、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

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2、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五、检测反馈。

1、看拼音,写词语。pǐn hán yú wēng zhù sù xīn wén huí guī

2、补充古诗,写一写第二句诗的意思。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吠。第。

三、四句诗的意思是。

六、拓展延伸。

1、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对“归”的理解。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说说理由。

2、抄录自己喜欢的诗句,并给家长或同学说说诗句的意思。

课后反思:附送:

2019-2023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25《矛和盾的集合》教案人教版。

学习目标。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指导写字的多**课件。

矛和盾的**。

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录音磁带。

a案。第一课时。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矛和盾的**: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生字卡片,**车请学生读。

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同座交流交流。

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a.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b.“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指导写字。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重点指导7年左右结构的字。

持般攻炮坦战神。

a.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b.多**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议。

实践活动。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第二课时。复习问题,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教师出示问题:

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感悟。

学生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小组内交流。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

全班交流。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学生继续质疑、释疑。

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师出示课文的结尾。

齐读这段话。

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写字抄词。练习其他7个生字。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实践活动。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

搜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b案。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出示课题:矛和盾的集合。学生齐读。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

质疑:读了课题之后,你还想问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学生把刚才画出的生字新词读几遍。

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

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自主阅读,解决读题时提出的问题。

教师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学生根据以上总是,自学课文,做好准备,下节课交流。

记字写字。出示本课的生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它们。

重点指导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集和架。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木”一定要写好,稳稳托住上半部。

学生写字,教师及**议。

拓展阅读。搜集发明家的故事。

第二课时。讨论交流,感悟课文。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三个问题的认识。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对三个问题的理解,要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句进行概括,要点如下。

a.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

发明家和对手比赛,难以招架,于是突发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结合起来。

b.又是怎么结合的呢?

把盾做成铁屋子,在铁屋子上开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炮),再给铁屋子装上轮子,安上履带,让它会动。

c.结果怎样?

发明家发明了坦克;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至五自然段。

畅谈感受,总结全文。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教师引导学习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齐读这段话,说说人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吗?

再读这段话。

交流故事,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发明家的故事。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相机谈谈感受。

抄写词语。同座互相读词语。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作业。摘抄课文里的好词好句。

自己设计一项作业。

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第一部分基础题知识 一 读诗句,用 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疑是银河落九天。y n y ng 门泊东吴万里船。b p 二 读拼音,写词语。1 sh n zh ch x l ng q ng ti n hu i y z s y o k n b i l 三 默写本课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9古诗两首。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两首古诗。有要求会认的生字7个,其中 促 是平舌音,插 是翘舌音。要求会写的字10个,重点写正确 深 逢 佳 写好 插 陪 尤其是 插 的结构笔顺重点指导。本课包含 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两首古...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作业设计。第一部分 本课分层作业 人人必做 一 查字典,按要求填空。1 宵 的音节是 它是 结构,部首是 2 霄 查部首 再查 画,在字典中的意思是 二 比一比,再组词。宵 气 浇 浊 霄 乞 晓 烛 三 默写古诗。乞巧嫦娥 四 填一填。1 乞巧 是古代的节日,时间是农历 月 日,又名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