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5课我不耍赖皮

发布 2020-11-24 08:04:28 阅读 8470

本课教学目标:

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中存在规则,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即规则的约束作用与发展功能),经历规则的制定与修改过程,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生活中需要规则,在具体生活中应该遵守规则。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规则的认同感,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了解学生在游戏活动、学校生活和日常生活等社会性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违规”现象。

2.利用摄像机抓拍几组学生中由于“赖皮”而出现的争吵现象。3.制作教学课件。二、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共同****录像一:下棋1.师生共同交流。

1)大家看到这两位同学的样子了吗?指名描述一下他们的表情、动作。(2)孩子们交流后,师继续问:

他们究竟怎么啦?为什么玩得不开心呢?(3)学生回答后,师引导学生讨论:

游戏为什么玩不下去了?

2.小结:是啊,没有规则,游戏就不能顺利进行,大家只会不欢而散。游戏中我们要遵守规则,可不能耍赖皮啊!(板书课题:我不耍赖皮)**录像二:捉迷藏。

1.师述:看,红红、小丽和乐乐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笑声不断,多开心啊!咦,怎么回事?怎么吵起来啦?2.让学生充分发言。

3.小结:哦,原来又有同学耍赖皮了。看来,我们在游戏的时候只有遵守了一定的规则,才能玩得开心,玩得痛快!(板书:规则)

设计理念:学生在生活中已产生了不少的情感体验,从这些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就能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二)生活中处处有规则1.什么是规则。

过渡:同学们能说说你们对规则的理解吗?(1)学生谈自己对规则的看法。

2)师过渡:大家说得太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小词典”。(3)学生看书了解后课件出示:

小词典: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比如游戏规则、交通规则、班级规则、学校规则等等。规则对人有约束作用,但规则也是为大家服务的。2.规则的发现。

1)过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板书:处处有)可是往往有人不能自觉遵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擦亮眼睛,找出其中不守规则的行为,并说说这样做为什么不对。老师也给大家制定一个规则,谁先发现谁就叫停。看谁发现得快,说得好。

一位同学在发言时,其他人要耐心认真地听。明白了吗?(2)**录像,边看边交流讨论。

3)师:说得好!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眼”啊!既然大家都能找到,相信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做到。

4)老师带领学生制定出相关规则,填写在书上。在图书馆看书时在外游览时观赏小动物时乘坐公共汽车时3.规则的运用。

1)过渡:同学们,作为一名学生,学校有很多规则需要我们大家自觉遵守。你们知道学校中有哪些规则吗?

2)出示书中插图,逐幅指导观察,讨论这些地方应该遵守的规则。(升国旗时、上下楼梯时、考试时)

3)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4)小结:是啊,我们只有遵守了这些规则,才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活动。课后请大家想想,在班级里应该遵守哪些规则?下节课一起来交流,好吗?

设计理念:学生有了正确的认知,并不一定有明确的行为。道德的学习不能在事不关己的讨论中,在冷眼旁观中进行。

否则,学生就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这一环节从学生最平常的生活入手,以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第一部分的录像最好是抓拍,这样更真实,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当然,如能课前组织部分学生排练,上课时请他们当场表演,相信效果会更好。第二部分的内容大多发生在户外,可以制作成flash动画。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在教学第二部分时,我改变了以往固定的教学模式,到生活中去撷取素材。这样,就会避免出现学生读读课文,老师讲讲故事,学生说说空话的现象,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另外,我觉得课前带学生们出去走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2课时。一、课前准备。

让孩子们做个有心人,为班级找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二、教学过程(一)复习。

1.指名说说规则的定义。

2.谈话小结:是啊,规则处处有,要靠我们时时来遵守。(板书:规则处处有时时来遵。

守)二)小小辩论赛。

1.过渡:同学们,可有人说:“遵守规则真麻烦!”有人却说:“自己的一点小麻烦,换来的是大家的方便。”你赞成哪种观点?为什么?

2.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和上节课的学习,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写在书上。3.分组进行辩论赛。

1)想一想:我们辩论赛的顺利进行需要哪些规则?

2)提示:大家在辩论时一要遵守这些规则,二要列举具体证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4.将全班分成两组,进行小小辩论赛。

5.辩论结束,教师简单总结后向学生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湖南娄底市第四小学校园内发生一起学生拥挤事件。

24日上午,当第四节课上课铃打响,在操场活动的学生往楼上教室赶,而楼上几个班的学生要上体育课,一大群人也往操场冲,结果导致在一楼楼梯间发生了学生拥挤堵塞事件,许多学生当场被撞翻在地,10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6.同学们再看,(出示课件)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有关部门统计,在北京市,平均每天有17名儿童在车祸中受到较严重伤害。数字显示,每年我国有超过18500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

7.师追问: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

8.学生尽情谈自己的感受。师指着板书适时小结:

对,规则无大小,需要我们时时来遵守。[设计理念:以学生喜欢的“小小辩论赛”形式,倾听他们对“规则”双重作用的理解。

既能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可谓一举两得。](三)我为班级定“宪法”

1.过渡:我们任何一个人在任何地方都要遵守规则。这些规则的确定,要有一定的依据,这依据就是“宪法”。

2.什么叫“宪法”?读读文中的小词典。

3.师:常言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我们在班级中,也应该有一定的规则,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好。大家都是班级的主人,让我们一起来为班级制定一个“宪法”吧!4.制定班级法规。

1)过渡:大家喜欢咱们班吗?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2)孩子们畅所欲言。

3)师又问:让我们静静地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地方还不太尽如人意?(4)每人在书上写一条你认为班级生活中最重要的规则。

5)师:啊,同学们都已经写好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小组里其他同学写的规则?

(生:想)那好,我们也来定个规则。我们可以选出一位组长管理纪律,选一位同学记录,比一比哪些小组最有秩序。

大家同意吗?(生:同意)你们能遵守吗?

(生:能)开始吧!(6)分组进行交流。

7)将每组制定的班级规则汇集在一起,将重复的内容进行合并。(8)全班进行投票表决,得票最多的几条就是我们的班级“宪法”啦!(9)让孩子们将班级“宪法”郑重地写到书上。

(10)师:同学们,这可是我们自己制定的规则啊!我们每个人都要签字确认,保证遵守哦!

(11)齐读班级“宪法”,大家一起宣誓:遵守公约,决不耍赖皮!(12)师:

同学们,随着生活的变化,原先制定的规则肯定会有不适应需要的地方。我提议,在以后的班级生活中,不要忘了对我们自己制定的班级“宪法”及时进行修正,使其更加完善、更加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让我们班真正成为我们心中的乐园,我们共同的家!

(四)总结。

同学们,为了你,为了他,为了我们大家,为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持续发展,我们坚决——(师生一起说:不耍赖皮)[设计理念:“我为班级定宪法”这一活动,创设了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了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给了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

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

5.我不耍赖皮规则处处有时时来遵守。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本课时尽管只有一个环节出现了课件,但简短的内容中那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要比老师讲半天的大道理更有效,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这一课时的教学,我尽量让学生做到人人参与,当一回班级的小主人。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某些学生平时贯有的我行我素,渐渐被合作中必须具有的忍让、宽容、等待、妥协、服从、商讨等品质所替代。建议教学时老师要把遵守规则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中。

本课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乏味的灌输上,那么很难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更难以使他们认同、内化这些道德认识。

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学生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等不良的情感品质。而为了应付,他们学会了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这种知行不一的现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一个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内省、认同、内化过程,即体验的过程。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体验的习惯和能力。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了努力:一、创设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教师创设生动的场景,制造特定的氛围能引发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逐渐完成从情到理的深化。

恰当运用传统和现代的教学**,有助于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情境的创设及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如新课伊始,我先让学生**课前抓拍的录像。源于他们生活的真实的情景再现,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接下去的教学也就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

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两难问题设置疑境,激发学生的同感体验。如第二课时的小小辩论赛,我先向学生们亮出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激起他们的表达欲望。接着把学生分成两方(正方、反方),组织他们展开讨论。

而这时,我重点不是去判断学生辩论的胜负,而重在引导孩子们体会规则的重要性以及辩论时应该遵守的规则。

多姿多彩的生活为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讨论交流,学生间的相互说服、教育,把学生原有的表层情感体验引向比较丰富的、鲜明的、深刻的生活情感体验。二、借助实践,积淀情感体验。体验往往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开放课堂教学场所。

开展实践型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课前我布置学生观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不遵守规则的现象,了解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在第二课时的辩论时,学生们就不会大眼瞪小眼,一定会摆事实、讲道理,滔滔不绝,据理力争。

让学生从这些真实的生活集锦中体会到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懂得不遵守规则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从而增强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实践型品德与社会课在强化情感、行为目标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道德意志,使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效得到了切实提高。我觉得,体验学习是学生发展中必须运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和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

它能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学会从体验中认识世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说体验是道德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最后,我要说,我们的老师应该真正把每一位学生当作具有完整生命的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独到的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成为德育概念的呈现者、对话的倾听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要成为成长道路上的同伴,成为信息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真正溶入于互动的课堂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

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使教学过**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使师生双方取得“双赢”,使课堂充满和谐的气氛。当然,我的教学设计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有些课前拍摄的录像可以用游戏的形式当堂再现,课前的准备可以再充分些,教师的导语应该再精练些……这些我都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此教学设计获2024年江苏省小学《品德与社会》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三等奖(2024年11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还获全国“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大赛二等奖(2024年12月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等部门),并入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大型教育文献《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5我不耍赖皮第一课时

第五课 我不耍赖皮。教学目标 1 建立规则的概念,知道平时自己做游戏 学习等离不开规则。2 通过搜集资料认识规则的普遍性,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规则对于调节人们的行为的重要性。3 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知道只有人人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才有秩序 有保障。4 感知生活中规则存在的必要,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教...

三年级上册第5课正确使用电脑

教学目标 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电脑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 导入。当你打开电脑时,一个奇妙的新世界就会呈现在你的眼前,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电脑的使用方法。二 新授。1.正确的坐姿。怎样才是正确的坐姿呢?大家一起讨论并派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眼睛平视高度与显示器屏幕高度一致。背部与椅面垂直,双脚平放于地面...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蚂蚁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 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在学生的观察活动中,教师适时的引发学生的思考,最终通过小组研讨 说蚂蚁达到学习的目的。3.情感 态度 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