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丽的南沙群岛》案例与反思
生:南沙群岛的小岛一个又一个,很多。
师:从哪些词句中间能体会出岛屿多
生:文中说,有二百多座岛屿。(特别强调二百多座)
生:南沙群岛是仙女撒下的一串串珍珠变成的,所以,从一串串也能体会出岛屿很多。
生:是的,妈妈的一串珍珠项链上就有好多颗珍珠,如果一颗珍珠变成一个岛屿的话,那么,一串又一串的珍。
珠变成的岛屿是很多很多的。
师:是的,你能联系自己生活中间看到的情景来理解课文,真好。文中还有一个词语也能说明岛屿和礁盘很多,你找到了吗
生:星罗棋布这个词语一定是说明了岛屿和礁盘很多。
生:老师,我知道星罗棋布这个词的意思。这个词的意思是像星星和棋子一样多。
师:不错。你体会到了这个词的意思是像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多,这就解释了星和棋这两个字,那么怎么来解释另外的两个字呢
师:罗是什么意思
生:罗列,排列。
师:对,布呢
生无语。师点拨:这里的布是分布的意思。现在谁能把这四个字的意思连起来解释一下
生:像星星一样罗列,像棋子一样分布。
师: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是怎样罗列和分布的
生:天上星星很多,排得密密的。棋盘上的棋子也很多,特别是围棋子最多,也是排得密密的。
师:对,这么一说,星罗棋布这个词不但有多的意思,而且还有密集的意思。那么课文写什么东西像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又多又密呢
生:礁盘。生:岛屿。
师:到底是礁盘还是岛屿
生:岛屿和礁盘都是。
师:对,在岛屿和礁盘间用了一个顿号,这就相当于和的意思。所以我们应该说岛屿和礁盘星罗棋布,那么岛屿和礁盘到底有多少
生:有二百多座。
师:这二百多座的岛屿和礁盘是怎么分布的呢我们可以从这幅地图中看出个大概。(投影展示南沙群岛的地图,指导从中找出较大的一些岛屿和礁盘。
生:老师,什么是礁盘它和岛屿有什么不同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帮助他
生:我想礁盘就是礁石。礁石上不能住人,岛上可以住人。
师:说得不错。他的意思就是礁石比较小,所以上面不能住人,岛屿比较大,所以可以住人,对吗
生点头。师:对,礁石就是水中的大岩石。而岛屿是被水包围的一小块陆地,面积比礁石大。这么多的岛屿和礁盘星罗棋布,到处都是,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壮观的景象吧。
反思:这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开篇的一句话,尽管这段话不难理解。但是,引导学生从这段话中间读出味道读出内容来,就得依靠细微处的处理,让学生能用一颗细腻的心来对待文本,这样,在文本背后的一些细微的地方也能通过学生的品读深发开去,让文本更加能感染学生。
例中有学生对该句整体印象的交流,也有对重点词语的剖析,有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所引发的想象,也有对重点词语的挖掘,尤其是抓住星罗棋布这个词语,让学生理解词语,透过这个词语来理解课文中小岛和礁盘的多与密集。通过这样的形式,让细微处所折射的内涵来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在细微处下功夫,更能让学生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比精雕细刻远比大刀阔斧来得深刻。这样,细微处的风景也能吸引人。
2、《微笑着承受一切》案例与反思
案例背景】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主要是讲我国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面对伤痛和残疾,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乐观的态度和坚强不屈的精神。这篇文章给学生渗透了一种面对生活的挫折、人生的苦难的正确态度,桑兰微笑的背后承受的是巨大苦难,体现的是桑兰的信念、乐观、坚强和毅力。我想,编者选这篇文章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震撼、感动、敬佩。
以桑兰精神去震撼学生,以桑兰的重伤所带来的伤痛去震撼学生,桑兰微笑背后所承受的巨大苦难,以及面对苦难所体现的坚定的信念、乐观的态度、坚强的毅力去震撼学生,让学生由感动而生敬佩,由敬佩而产生对这美好精神的向往。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桑兰在吃饭、穿衣时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师:那“气喘吁吁”是什么意思?
生:那就是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生:喘气喘得很急。
生:喘得很响。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那什么是“大汗淋漓”呢?
生:满头都是汗,连衣服都湿了。
生:脸上的汗不停地往下流。
师:你们平时吃饭、穿衣时会累得这样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吗?
生齐说:不会。
师:对呀。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每天都要自己吃饭、穿衣,这些事情简单地不能再简单了。可桑兰都已经这么大了,为什么会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呢?
生:因为她受伤了,而且下半身都已经瘫痪了。
生:她第。六、第七根脊椎骨骨折,胸部以下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了。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桑兰的病床前。现在的桑兰正在吃饭,你看到什么了?
生:我看到她连勺子都很难拿住。
生:我看到她拿着勺子艰难地把饭送到嘴边,可就是送不到嘴里,一不小心饭勺就掉在了地上。
师:那怎么会掉了呢?
生:因为她的手已经没力气了。
生:我看着饭勺掉了,我就帮她捡起来,擦干净,重新递给她。
生:这次她又舀了一勺饭,艰难地往嘴里送,这次终于成功了。
生:我看到她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师:桑兰终于吃到了一口饭,可她已经累得——
生齐说: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生:我还看到桑兰的脸上都是汗水。
生:她还喘着粗气,只能靠在床上休息了。等有些力气了再吃一口。
师:大家的想象,让我也看到了桑兰吃饭时的情景,看到了一个坚强的桑兰。那请大家想想,怎样才能读好这一段呢?
生:“一天一天”要读得慢一些,因为这些日子对于桑兰来说,过得非常的艰难,非常的漫长。
生:三个“自己”要读出高兴、兴奋的语气。因为,能够自己做这些事情对于桑兰和关心她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啊!
生:读“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时应该重点强调一下,以突出桑兰的那种坚强。
师:大家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感受一下桑兰坚强的精神。
反思】在这一段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想象,把不容易深入体会的事例感受得真真切切。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去亲眼感受桑兰吃饭时的情景。这些对于平常人来说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对于桑兰要付出多大的艰辛。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的情景说出来,从而来感受桑兰那种坚强的精神。学习课文,最重要的一点,不仅要理解文章内容,还要能把自己对文章的体会、理解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时,我还适时的引导学生说说应该如何朗读才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这样,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桑兰面对这天大的不幸时是那么的坚强、优秀。
3、《雪儿》案例与反思
生:“不对,我看到的是一只幸福的鸽子。虽然它受了伤,但是被爸爸捡到了,并且为它洗澡、敷药,在它困难的时候有人关心它,它不幸福吗?”
生:“我认为这是一只漂亮可爱的鸽子,因为它洗过以后变的雪白雪白的了。”
生:“我认为这是一只通人性的鸽子,你看它天天和“我”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看白云。”
生:“老师,他们说的好像都有道理,但我觉得说这是一只向往蓝天、渴望自由的鸽子才是最好的答案。”
师:“是啊”,看到一张张涨得通红的小脸,兴奋之情不由得溢于言表,“老师真高兴,同学们肯动脑、会读书了。用你们聪明的目光看到的鸽子,连老师都没想到呢。
”“的确,这是一只受伤的可怜的但是又漂亮幸福的鸽子,也是一只有灵性渴望自由的鸽子。”
生:“老师,我还看到了,‘我’的腿跌伤了,一个人在家,我也渴望自由。”还没等我说完,向来好插话的张同学又急切报告自己的新发现,“因为我和鸽子都受伤了,我和鸽子一起去看蓝天,所以看出‘我’也渴望自由。
”师:“真是厉害,我居然还没看出来”,我一阵窃喜,“你这一说我恍然大悟,是啊,‘我’腿伤了,雪儿翅膀伤了,这才叫‘同病相怜’;在一起又都渴望健康、自由,这才叫‘患难---我故意拖了腔调,没想到好多同学真的接出了“患难与共”……
一点思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唤起创新意识,激起创新欲望。学生在边读边想中,也会在无形之中,就会把文中的感情基调转移至自己的心中。
课后我一直为这段没有预约的精彩兴奋着:老师只要放下架子,师生平等对话,学生的生命就很容易在课堂唤醒和激赏;也只有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课堂才会闪烁着一种流动生成的变化美。
在文中结尾处我及时促悟:“看到雪儿终于翱翔在蓝天,我们多么高兴啊!这时你想对雪儿说些什么呢?
”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美好的想象空间里遨游。最后及时设问:“此时翱翔在空中的雪儿,它的心情如何呢?
它会对照顾它、关心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把课堂气氛又推上了另一个高潮。
4、《花瓣飘香》案例与反思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懂事的孩子。本文寓意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细小事情的叙述之中,是对于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深情的文章,情节简单,但情真意切。
本教学设计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精神,以体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函。通过学习,懂得小女孩的内心世界,体现小女孩的一片爱心,从而受到教育。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品质,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师:你们喜欢月季花吗?(端出一盆月季花,展示在讲台)
生:喜欢(齐声)
师:板书课题(花瓣飘香),说说课文出现了哪几个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小女孩、作者、小女孩摘花瓣送给妈妈。(举手)
师:小女孩怎么摘花瓣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生:俯在花前,小心地摘了一片(举手)
生:双手捧着、飞快(举手)
师:为什么只摘花瓣呢?
生:因为她爱惜花,舍不得都摘了。
生:因为她喜欢花,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怕影响别人观赏,自己又想送花给妈妈,只好小心地摘了一片花瓣。
师:品读摘花瓣(学生第2节)
师:指名读,交流摘花瓣的动作。(课件显示词句)
师:抽生表演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进行评价。
师:采访小演员a:你俯在花前面闻到了什么?
b、心理怎么想的?c、你摘花瓣时的动作那么轻,为什么?d、你摘下花瓣是怎么拿的?
再示范一下。e、小小的一片花瓣为什么要“双手捧着”?
师:再读小女孩摘花瓣的情形的语句。
师:品读“只摘花瓣”的内容(学习第3—5小节)。
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
师:课件显示,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再读课文中小女孩的话,我理解她吗?(显示句子比较:①“为什么摘花瓣?”我问。②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三年级语文教案 《赵州桥》教学案例及反思
三年级语文教案。赵州桥 是人教版第五册中的一课,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 坚固和美观。本节课为了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理解其好处,我引导学生采用画图 品词析句 朗读等多种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突破本课重难点。生词 设计参加坚固雄伟横跨创举。宝贵图案石栏县城全部冲击力。zh o zhu ...
三年级语文教案 《西门豹》教学案例及反思
三年级语文教案。西门豹 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使这里年年得到好收成。本课教学的重点 难点是让学生了解邺地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的原因,并抓住三个 闹 来展开对课文的教学。教学片断一 在...
三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三年级语文 盘古开天地 教学案例。背景 盘古开天地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课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神话体裁的文章。在这课的教学中应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创设神话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 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朗读 想象 体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