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会思考的教师

发布 2020-11-19 16:40:28 阅读 3004

不会思考就会被专家、名师们搞得“回去不知道该怎么教学了”。正如“国培计划”四川省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杨东老师所说,专家、名师们的观点有时很玄乎,不易理解和操作,搞得你云里雾里;有时说法相左,又似乎都有道理。怎么办?

杨东老师说:“不要把专家太当回事,以免邯郸学步!不要把名师太当回事,以免东施效颦!

也不要把局长、校长太当回事,以免劳而无功!”当然,以他的身份和水平可以不把专家、名师和领导太当回事,而我们普通的教师还是非常把专家、名师和领导当回事的,我们真的想从他们身上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怎么才算把他们太当回事呢?肯定不是把他们的真经搬回去“束之高阁”;也不是生搬硬套,照单全收,然后回去“小和尚”念经。我们还真得认真解读这些“真经”,迁移内化,融会贯通,这才是真正的“太当回事”。

这既避免了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又是对专家、名师和领导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负责。

.这里可不可以读写结合。

观重庆市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张勇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正如刘教授评课时所说:“重读而行导。”的确,张老师不是一味地“读”,也不是一味地“导”。

一味地”读”,容易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一味地“导”,容易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张老师“重读”和“行导”双轨并行,这样学生就读出了语气,读出了意义,读出了情味,读出了感悟。这种读才是高效的。

然而在教学中,教师放**,让学生用“善哉,……兮若……”练习说话,这种读写结合本意是好的,但在这一课似乎不妥。因为学生听了几段**后很快能说出“若……”从表面上看学生已掌握这一知识了,可是又恰恰说明“知音无数”,这么多小孩子都能听懂**,“知音好觅”嘛,又怎么会“难觅”呢?这似乎就“自相矛盾”了。

那么,这里可不可以读写结合呢?如果可以,可不可以先放几段“深奥”的**,至少学生很难听懂,那么学生说出来的“若……”就不对了。这样,学生既运用“善哉,……兮若……”练习了说话,又体会到要想“知”此“音”是多么不易,再引导学生理解伯牙其志高远,志在天志在江河,就如“此”高深的乐曲不比通俗的乐曲易懂,其志高远的伯牙不是随便什么都可以懂的。

俗人好懂,因为俗人满脑子都是金钱名利,闭着眼就知道其心中所想,而高雅如伯牙之士,其心中所想岂是凡夫俗子所能轻易懂的。所以,引导学生和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高雅的人吧。

2.是精准理解好还是意会好。

观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谭茹月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感觉她的教学设计简洁明快,就三个环节:分层朗读、想象画面、感悟词情。这使得整节课轻松活泼,学生读得实,想得巧,悟得醉,不仅感受到诗词的知识、意境和魅力,更激发了浓浓的兴趣,这比知识更重要。

学生或许从此爱上诗词,爱上语文。

然而在课后交流时,有老师提出古代无“陶醉”一词,对“醉”的理解有误。我当时就在想:酒醉?

陶醉?古代无“陶醉”一词,然而古人就不会陶醉了吗?只会酒醉?

只会沉醉?其实酒醉也好,陶醉也罢,抑或酒不醉人人自醉,抑或人不自醉酒醉人,是不是要分得这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醉里吴音相媚好”,也许就是这样的情景:

一边喝着小酒唱着小曲欣赏着田园风光,再时不时借酒说两句情话俏皮话。您说这是酒醉?还是陶醉?

语言,尤其是古诗词,有时候说白了反而无味了!或许这种“醉”比单纯的酒醉,单纯的陶醉,单纯的酒醉加陶醉更“醉”得深沉,更“醉”得有韵味,更“醉”得有意境。如果非说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或许就大煞风景了!

或许就少了些“醉”味,少了些村居生活中那种“醉”的闲适,那种“醉”的悠然自乐!那么,诗词的“字”“句”就不需要去精准理解了吗?就让学生囫囵吞枣吗?

诗词的“字”“句”是否要精准地理解?是精准理解好?还是意会好?

这或许涉及理解的“度”,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去研究和掌控。

3.教学中怎么把握雅和俗共生的度。

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来给我们讲《特级教师成长之路》之《回到教学的原点》,我当时最强烈的印象是:窦桂梅老师无疑是非常有个性魅力的漂亮女人。这样的人,谁都喜欢,不仅是孩子,还有我们许多一线的教师。

然而,我们是学不来的,因为个性不能复制。所以,她是独一无二的。

然而,她的有些东西我们是可以学得来的,而且是可以去超越的。比如,可以坚持自己的个性,可以塑造自身的魅力,或许没她漂亮,却可以比她可爱。托尔斯泰说得好:

“你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了可爱才美丽。”可爱了,谁看着都顺眼了,但未必谁都会喜欢。因为窦老师的漂亮还在于不断“超越”,要超越就得有自己的思想,就得非常专业。

所以,她漂亮,是因为她有思想;她漂亮,是因为她专业。如果我们做到有自己的思想,做到非常专业,那么我们也会“漂亮”。

窦老师让我记住了:我思故我美,我专业故我精彩。

母语被污染了。”窦老师说,我以为极对。窦老师又说:

“回到母语。”我就纳闷了,回到被污染的母语中吗?窦老师举了很多用文雅的母语教育学生的例子,哦,原来是回到文雅的母语中。

可我又纳闷了,母语不仅有“雅”,似乎还有“俗”,否则就太单一了。有用文绉绉的语言写成的文章,也有用很直白浅显的语言写成的文章,就好比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有“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还有“通俗唱法”,最近几年又流行“原生态唱法”,谁能说哪一种唱法的歌曲就绝对好?谁又能说哪一种唱法的歌曲绝对不好的?

现在有的孩子就是太文雅了,文雅得以至柔弱,没有一点“野”味!想想我们小时候,漫山遍野的疯,掏鸟窝捅蜂窝骑牛打架……这种生活养成了我们豪放不羁的性格,养成了我们耿直乐观的性格。所以,现在的有些孩子,更应该多读一些大气的文章、阳刚的文章,甚至通俗的文章,这样更能做到雅俗共赏,增加他们个性的宽度与厚度。

4.绘本如此教妥否。

第二天,窦老师给我们上公开课《我的爸爸叫焦尼》,窦老师那优美的朗读,循循善诱,让人叹服其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学养。她反复引导学生从绘本的语言中体会“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并引导学生当堂“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让我们感受到课堂的厚度和深度。

然而,我又生出了许多疑惑:

1)绘本是外国的,其语言也是根据外语翻译过来的。那么,“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是不是应首先归功于这绘本的外语。用这样的例子,是否“回到母语”了?

2)窦老师最后要学生抒发对父亲的感情,但要做到“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然而学生的表达让窦老师觉得苍白无力,甚至假大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与窦老师对文本的引导有误是否有关?

是否与学生的情感之弦没有完全被拨动有关?

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引导:比如问问绘本中的孩子为什么会逢人就急不可待地介绍他的爸爸,一般的孩子会这样吗?那么,他是想急于证明什么呢?为什么要这么急于证明呢?

这样引导或许会比较容易地使学生想到孩子急于想证明他有爸爸,他爸爸不是逃犯,也不是在坐牢,他不是孤儿,他爸爸没有抛弃他,他有一个爱他的爸爸,他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爱他的爸爸,他有一个值得他骄傲的爱他的爸爸,他有一个以他这个儿子为骄傲的爸爸……

这样的引导,或许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有爸爸”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进而体会到“有亲人”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学生或许还会明白:

珍惜拥有,不要等到失去才去珍惜。赶紧抓住爸爸的手,抓住妈妈的手,抓住所有亲人的手……至此,学生的情感似乎应该被拨动,那么,情动辞发,真情似乎也应该自然流露了!那么,我们还会担心孩子的表达“苍白无力、假大空”吗?

3)“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这是学生自己很难解读出来的。在窦老师的引导下解读出来了,但未必就完全能够理解这句话。即使完全能够理解这句话,也未必用得来。

明白这个“理论”或者“方法”,并不表示立即就能“使用”。“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别说对学生,就是我们在座的老师也很难做到用简单的表达带给学生丰富的感动,就是对作家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需要反复推敲,几易其稿方才达到“删繁就简”,至于能不能“丰富的感动”,还是个未知数。如此,学生情感之弦本未完全拨动,加之又有“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来限制情感的表达,出现“苍白无力,假大空”也就在所难免了。

3个月,听过的讲座和公开课还有很多,引发的感悟和疑惑也很多,正是这些感悟和疑惑让我学会做一个会思考的教师。一生受用!

做会思考的语文教师

作者 常丽华。有些语文课听下来,常让我唏嘘不已。狐狸和乌鸦 是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课堂上,老师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孩子,引导孩子反复揣摩狐狸三次骗乌鸦的心理活动。听着孩子们越来越惟妙惟肖地模仿狐狸极尽狡诈之本能的语言,我们是否应该思考 我们是以 读 为本了,以学生为本了,可在读的过程当中,我们让孩子学会...

做懂快乐会思考的教师

做一名会思考懂快乐的教师。我是一名任教三年多的小学教师。走上讲台的第一节堂课还是那么记忆犹新。在学校工作的点点滴滴都还历历在目。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从教书技巧还是管理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一些成就。但还是深感与光辉的教师形象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一点都不怕,因为相...

做会读书的教师

优秀教师是读书读出来的。读书多的未必能成为优秀教师,但不爱读书 不善读书的肯定成不了优秀教师。读书是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的过程,自身提高的过程。教师首先能读自己写的文章,能倾听自己说的话,能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才是优秀教师的功力。书中自有花似锦,书中自有草如碧,书中自有春如画,书中自有秋如火。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