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1-18 23:57:28 阅读 1685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七课《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

幸福小学付新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课间十分钟》。本主题的目标侧重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合理安排课间时间的常识,但如何玩得合理,教材并没有涉及。

综合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本主题:第一课时旨在使学生懂得如何合理安排课间活动;第二课时旨在使学生懂得如何有益活动,并遵守纪律和规则。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人的生活节奏比较紧凑,大多居住小区,不少孩子缺少与人交流、与群体游戏的机会,更不知道如何安全游戏等等。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来说,刚刚离开幼儿园的孩子,心理上呈现出极强的依赖性,也不会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自主意识强烈,缺乏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设计思路。《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综合课程。兴趣是学习之魂,《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它所呈现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力求“童心”、“童趣”。

如果教师能够把握教材和儿童的特点,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强烈情绪,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对于刚刚入学的小朋友来说,小学生活是很陌生的,让他们坐40分钟听一节课不动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他们的注意力也很不容易集中,所以课堂上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摆卡片、玩游戏、听歌曲……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能脑动、脚动、心动、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如上课伊始,在《课间十分钟》欢快的乐曲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力求创设轻松、愉快、自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1. 知道课间休息时要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玩文明的游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在学校里和同学和睦相处,遵守学校的各项秩序。

教学重点。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教学难点。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教学准备。1.歌曲《课间十分钟》、铃声录音,**,带拼音儿歌。

2.学生制作写有“上厕所”、“喝水”、“做游戏”等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8-p29页内容,话题为“下课了”。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30页内容,话题为“上课铃响了”。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活动一**** ,分析问题。

1.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吗?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也跟着来到了这个新地方,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你们高兴吗?你们瞧!他来啦!

(老师展示课件,用动画形式出现“喜羊羊”。)

“喜羊羊”: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喜羊羊”!今天我也要和你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

你们可要好好表现啊!相信你们每个同学都很棒。好,那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2.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的第二节(贴出课题《上课铃响了》)

3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同学们要仔细**录像内容,看你能发现什么?

(**录像,生**后回答。预估:如果学生说得对,给以肯定;如果学生说得不全,在下面的“定格录像画面,逐一引导学生分析”的环节相机指出来,给以补充。)

4.教师定格录像画面,逐一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分析不好的行为有什么害处?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喜爱的**人物“喜羊羊”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拍摄本班上课铃响了的**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课程资源,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正确的课间活动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模拟练习,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全员性的练习,提高活动的实效性,突破教学难点。)

活动二讨论交流、分析做法。

1.“喜羊羊”: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除了录像中反映的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之外,平时你还发现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和不能合理安排时间的情况呢?

2.讨论与交流:观察书本第30面两副图,分析对和错并交流你想说点什么。

生:有的小朋友立即跑回教室。

生:有的小朋友听到铃声还往外跑,可定会迟到的。

生:他要早点把自己的东西管好久不会迟到了。

生:有的小朋友已经把书准备好了,可还有的人东西找不到。

设计意图:在找图中的“不同”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加深对学生的感知。先以讨论形式,分小组说说,再进行集体交流,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对的感受、想法,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

)师:同学观察得真仔细!为什么都听到了电铃,大家反应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因为小朋友没有管好自己的东西,自己的球拍自己要收好。

生:因为她下课没有先做好准备就出去玩了,才会上课时没有准备好。

3总结版书:上课铃响了,要做好哪些准备?

4出示带拼音儿歌,朗读儿歌。

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

书本文具桌上放,安静等着老师把课上。

5.教师小结:上课铃响了,我们要快速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学生对于上课铃响以前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做一次回顾。教师还应该在日常的行为中不断地反复和关注才能最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三模拟表演,巩固提升。

1 现场模拟演习下课的场面,**《课间十分钟》歌曲。

2现场模拟演习上课的场面。

3交流课间十分钟,上课铃响了你分别做了些什么。

4小结:回顾两节课的内容,总结升华。(品德与生活课要提高教学实效,就不能没有体验。

体验如此重要,但不会凭空而讲,而活动则是体验的载体,是促进学生孕育种种体验的源头活水。如在教学中,设计了“课间游戏我会玩”这一活动,让孩子们在《课间十分钟》的**背景下,生自由选择小伙伴玩游戏,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并且师加入其中。到学生中去,担当学生学习、体验生活的领路人,学生在平等、和谐、有趣的活动中,懂得了在活动中要玩文明的游戏,要遵守规则,与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友爱,获得了真正的发展,“活”的教育就不是一句空话,在游戏中,也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感知、感悟,从而学生能反省自己下课后的表现,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最后达到了这节课的最终目的:

在活动中感受,在活动中教育。这也是《品德与生活》的主要目的。)

板书设计。课间十分钟。

合理安排安全游戏。

乐趣多。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间十分钟》教案

7 课间十分钟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 课间十分钟 本主题的目标侧重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合理安排课间时间的常识,但如何玩得合理,教材并没有涉及。综合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本主题 第一课时旨在使学生懂得如何合理安排课间活动 第二课时旨在...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6.课堂上 教学内容。本主题分为 我会听讲 举起我的手 两个分主题活动,由三个页面组成。从老师讲课时学生认真听讲的场景,引导学生明确在课堂上应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从上课时学生是怎么举手发言的场景,引导学生明白提问题 回答问题时应该怎么做。从课堂上影响学习的不良习惯,与前两个内容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上...

鄂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和春天在一起。1.春天,你好。学情分析。根据一年级孩子们的认知水平,结合这节课的活动特点,本课的重点是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观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变化,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难点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 感受力和欣赏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