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四则》教案 第2课时

发布 2020-11-18 19:59:28 阅读 7071

《寓言四则》教案。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想象细节,把握寓言故事。

2. 选点思考,多角度理解寓意。

3. 联系现实,体会寓言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

1. 回顾上节课归纳的阅读寓言的方法。

2. 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中也散落着很多优秀的寓言故事,今天我们要阅读两篇文言寓言,一篇是选自《吕氏春秋》的《穿井得一人》,另一篇是选自《列子》的《杞人忧天》(简介文学常识)希望大家通过这两篇文言寓言的学习,进一步掌握解读寓言的方法。

设计意图:“温故”以“知新”,本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温习前两篇寓言阅读中习得的方法,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一步掌握解读寓言的方法。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

二、教师教读《穿井得一人》,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寓言的方法。

1. 想象细节,把握寓言故事。

1) 把握流言的产生、传播和结束。

学生自读,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

复述大意。要求:

a. 按照流言的产生、传播和结束三个阶段复述,复述过程中,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并纠错。

b. 根据学生复述的情况,教师板书明确文言重点词:溉汲、及、穿井、吾、闻、者、国人、道、于、令、对、使等。

想象故事细节。

这则文言寓言言简义丰,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选取故事中的细节,发挥想象,还原故事情境。

细节示例:a. 丁氏穿井后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他告诉別人这件事时是怎样的神态和语气?

b. 听说这件事的人又是怎么想的?他在转述丁氏的话时,又是什么样的神态和语气?

c. 国都里的人是怎么谈论的?

d. 宋国国君听说这件事后,为什么会派人去询问丁氏呢?派去的人会怎么问呢?丁氏听了之后,心里会怎么想?

2) 想象流言结束后,各类人的反应。

流言结束之后,故事中的各类人会有什么反应?

教师引导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两类人,发挥想象,揣摩人物内心。

3) 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对于起始年级的文言寓言阅读,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疏通文义,积累文言词语,培养其文言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本教学环节既注重培养学生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习惯,又着力引导学生抓住故事的细节,发挥想象,填补空白,使他们能够深入体会寓言故事里包含的丰富内涵,为后面“多角度解读寓意”环节作铺垫。

2. 选点思考,多角度理解寓意。

1) 理解原文意旨:“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明确“若此”,“此”的词性和指代的内容。

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示例:道听途说的言论最不可信,不要随便传播未经证实的流言。

明确:批判的是闻而传者。

2) 多角度理解寓意:还可以从中悟出什么道理?(提示:不同角度)

示例:(个人、流言的源头、说话者、丁氏)说话要防止歧义。

(个人、流言的源头、听者、“闻而传者”)听话不能脱离语境,不能断章取义。

(个人、流言的传播、听者、“闻而传者”、“国人”)要谨慎对待流言,不盲目相信。

(个人、流言的传播、听者、“闻而传者”、“国人”)对自己的言论要负责。

(个人、流言的结束、听者、“宋君”)流言止于智者,对于流言敢于质疑,积极求证。

(社会、国家)对言论要有正确引导。

3) 再次齐读课文,体会从不同角度理解的丰富寓意。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教会学生多角度解读寓意,但这种教不是直接简单地告诉,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选点思考,从而能够主动地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寓意,这样学生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寓意,而是主动地从多角度解读寓意。

3. 联系现实,体会寓言的现实意义。

1) 举一个你生活中经历的或社会上发生过的类似的事情。

此环节根据学生发言的情况,教师可相应补充自己捜集到的一些材料。

2) 小组讨论反思:在当代社会为什么流言仍然存在?

此环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断追问,以深入思考。

3) 小结:好的寓言,不仅寓意丰富,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读这样的寓言,仿佛是在照一面明镜,让我们时时警醒啊。

设计意图:本环节着力引导学生关注寓言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社会现实中某些现象的深入思考,从而打通文言寓言与现实生活的通道,真正实现寓言阅读的价值。

三、归纳方法,学生自主阅读《杞人忧天》

1. 根据本课学习情况,归纳解读寓言的方法。

明确:① 想象细节,把握寓言故事。

选点思考,多角度理解寓意。

联系现实,体会故事的现实意义。

2. 运用习得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阅读《杞人忧天》。

1) 小组开展自主阅读活动,教师适时给予帮助。

2)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收获。

注意两点: 交流时以一个小组为代表,进行学习汇报,其他小组予以相应补充。

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多角度解读寓意,体会《杞人忧天》的现实意义。

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自读的情况,教师可适时补充《列子》原文,或引导学生联系今天的生态、环境等问题,思考如何辩证看待“杞人”的“忧天”行为。

设计意图:第。

二、第三环节重在迁移,首先引导学生根据阅读《穿井得一人》的过程,归纳解读寓言的方法,这是一个方法的自主建构过程,然后组织学生实践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杞人忧天》,使方法内化为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课堂小结。

1. 总结两堂课上习得的阅读寓言的方法。

2. 布置作业(寓言小创作,二选一)。

1) 改写或续写《穿井得一人》。

2) 杞人又忧天(当代版)。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以读促写,以写带读,通过寓言故事创作,进一步推动学生对寓言的深度阅读,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同步测试 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 基础达标。1 填空。1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用拟人化的 作主人公,揭示某种深刻的道理。2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选自作者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 2 根据解释,写出成语。1 傲慢自大 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2 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 寓言四则 说课稿。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寓言四则 中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作品。作品以种种奇思妙想,描绘出一个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遐思。学习这个单元,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2寓言四则教案及教学反思

1 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重点 2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难点 一 导入新课。在遥远的古希腊,生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智慧之树,据说只要认真地品尝了它的果子的人,都会变得聪明。你们想尝一尝它的果实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棵树,走进 伊索寓言 品尝它的智慧之果。二 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