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上课了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1-18 07:50:28 阅读 4701

《上课了》教学设计。

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

1.懂得课堂准备对课堂学习的重要作用。

2.能够在准备的过程中调整上课心态。

3.初步掌握借助课程表准备用具和其他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懂得课堂准备对课堂学习的重要作用,掌握课堂准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能够借助课程表准备用具,采用多种方式调整上课心态,为上课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铃声响上课了。

1.上课铃声打响后,学生陆续回座位,教师****:律动歌《上课了》,并带着已经回到座位的学生一起随着**做动作,直到每个学生回到座位。

2.提问:同学们,一分钟前你们还在各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现在为什么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呢?(板书:上课了)

活动二:课程表我会看。

1.提问:这节课是什么课?你是怎样知道的?

预设:老师告诉、问同学、看课表……

2.找一找,课程表“住”在**?

预设:教室的墙壁上、自己的铅笔盒里……

3.教师出示班级墙壁上的课程表,请学生观察,说一说课程表上都有什么?

预设:数字和汉字。

4.组织学生讨论:课程表上汉字数字、阿拉伯数字、汉字所代表的意思,以及它们的关系。

举例:周一第一节课是语文……

5.试一试:找一找某天某节是什么课。

1)师生找。

2)同桌互问互找。

小结:课程表真神奇,许多课程藏这里!每天学习有了它,准备真省力!

活动三:用具准备我能行。

1.过渡:今天的这节课是《道德与法治》课,同学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2.教师巡视学生桌面,请出一位桌面整洁、《道德与法治》书摆放整齐的小榜样,并对他进行采访:你是怎样做到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预设:课前用点时间准备好,上课一旦需要用书时,不用乱翻,心里也不会着急。

3.指导学生像小榜样学习,比赛一分钟,让没有摆放好书籍和整理好桌面的学生完成学具准备。

4.教师再次巡视学生桌面,找到忘记带书的学生,采访他的心情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按照课程表提前准备本节课的用具,还要按照课程表在家准备好第二天的所有用具。

5.小组合作,想一想:除了铅笔盒和书,哪些课程还需要不同的用具?

举例:舞蹈课需要准备舞蹈鞋、美术课需要准备水彩笔……

6.教师将一张包含课程名称和安排以及用具准备备注的课程表作为礼物送给学生。

小结:在家不忘记,课前心里记,课表小帮手,助我用具齐,上课不乱翻,心里不着急!

活动四:心理准备我也行。

1.过渡:祝贺同学们,今天交了“课程表”这个好朋友,如果你养成了让它帮助你的好习惯,就再也不用为学习用品着急了。除了学习用品,为了上好课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2.出示对比图:语文课前一分钟,一个同学在座位附近和小伙伴轻声交流,另一个同学还在教学楼外玩耍,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谁的课前准备对上课更好,为什么?

3.给予学生1分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准备,体验各种课前1分钟的准备形式。

4.一分钟活动体验结束,提问:你在一分钟里做了什么?你喜欢哪种形式?不喜欢哪种形式?为什么?

总结:铃声响、上课了,上课准备提前做;用具齐、心平静,开启新课我能行!

上课了》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课堂学习的积极氛围,愿意和老师、同学一起开心地学习。

2.在真实的课堂活动体验中,逐步具备与老师、同学互动、交往的能力。

3.知道课堂学习中的规则和方法以及他们对知识学习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

知道课堂学习中的规则并能够遵守,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

在课堂活动体验中,逐步具备与老师、同学互动、交往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准备好上课了。

1.上课铃声打响后,学生陆续回座位,教师再次**1分钟**:律动歌《上课了》。

2.学生可以在一分钟内再次检查自己的用具,再随着律动歌调整自己的心情,准备上课!

板书:上课了)

活动二多提问勤举手。

1.教师**一则小故事。

2.组织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自由提问,互相解答,教师随时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

3.教师根据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表现送出奖励,并对获奖同学进行采访。

4.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1)采访认真倾听的同学,请他讲一讲当别的同学发言时,自己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2)其他同学做补充。

3)小结倾听方法:眼神正视对方;表情微笑关心;身体微微前倾;听后询问补充。

5.引导学生乐于表达:

1)采访积极举手、乐于表达的学生,请他说一说每次举手发言后的心情和收获。

2)其他同学做补充。

3)请积极举手、乐于表达的同学们为“不敢举手怕说错”和“举手未叫很失落”的同学送去鼓励的话语。

4)小结:勇敢举手不怕错,老师未叫不灰心,积极举手当榜样,同学发言要先听!

6.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1)阅读教材33页下的故事,说一说小熊在提问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小猪、小猴和小羊是怎样帮他解决的?

2)再次采访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请他们说一说自己的做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小结:认真听、互相学、好好想、说清楚,不断尝试多提问,都是发言小达人!

板书:集体学会倾听会思考乐表达)

活动三会合作快乐多。

1.小组比赛:四人一小组,根据制作说明,在规定时间内,一起制作完成规定的纸球。

2.请成功的小组分享一下成功的经验。

3.帮助失败的小组找一找失败的原因。

4.结合书上的三幅图想一想解决的办法。

5.小结:小组一起学习时,每个人都要参与活动,遵守合作的规则,意见不统一时互相商量,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多为对方想一想。

板书:小组学齐动手多商量互帮忙)

活动四有作业认真做。

1.过渡:同学们,要想上好一节课,不仅要有全班的智慧,小组的合作,还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2.展示个人课堂优秀作业**:语文课的生字本、数学课的算术本、体育课的跳绳、美术课的图画、舞蹈课的舞蹈动作……

3.提问:这些都是课堂作业吗?

4.思考并讨论:怎样完成这些课堂作业?为什么要认真对待课堂作业?

5.小结:课堂作业形式多,认真对待能完成,养成课堂好习惯,不断提高收获丰。

板书:个人学有作业认真做收获丰)

总结: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用具桌面摆,心情要得当。先听再动脑,多问举手答。小组有合作,商量互帮忙。作业认真待,快乐进课堂!

附:学生评价。

一、学看“课程表”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交到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课程表”。请你认真观察自己的课程表,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数一数:一周总共有多少节课?(

2.看一看:课程表中有哪些课?(

3.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课?(

它在周几的第几节?(

需要准备的用具是什么?(

二、我是课堂小主人。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课间十分钟教案教学设计。

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教学目标】1、通过此次主题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课间十分钟,并且在活动中使学生清楚的重要性。

2、在活动的过程当中学生通过采访、调查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会调查学生课间活动情况。

教学重点】1、体会小组合作交流的乐趣,通过活动更加促进小组的合作精神,能从小组活动中增进小组同学的友谊,让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生活,同时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1、对课间十分钟活动的调查与设计有较大的兴趣;会与同学合作完成调查任务;在设计游戏活动中尊重同学、愿意帮助同学。

教具准备】:

载有问题的幻灯片。

活动设计】一、启发引导:

同学们“课间十分钟”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了。那么,在课间十分钟里,你们都开展过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间十分钟》(拉开此次活动的主题)。

二、提出问题,实地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1、课间十分钟你通常是怎么度过的?

2、课间十分钟你都在哪儿?做些什么?

3、你看到其他同学在做些什么?

4、你认为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当的?为什么?

5、课间是应该继续学习?还是应该休息玩耍?

三、小队讨论、调查、记录,提出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1、分小队进行讨论。

1)根据学生意愿,确定每小队的队长及其队员:

2)以小队形式进行,讨论发言。

2、每组学生设计一份课间十分钟的调查表。

3、根据刚才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表,调查各班同学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

4、请同学们根据这些问题设计合理调查**。

四、总结,进行拓展:走进老游戏。

课后反思:在《课间十分钟》一课中,同学们畅所欲言,热烈的开展讨论,课间丰富多彩的活动。“课间十分钟你通常是怎么度过的?

课间十分钟你都在哪儿?做些什么?你看到其他同学在做些什么?

你认为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当的?为什么?

课间是应该继续学习?还是应该休息玩耍?”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提出,为下一环节的**制定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尝试与感受。

实践**---设计调查表。

2课时)教学目标】:

1、在调查统计过程中,同学们将学会设计制作出简单而较全面的调查问卷表。

2、学会对调查结果进行初步统计。

教学重点】:

提高同学们的合作效率,制定出合理的调查**。

教学难点】:

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教具准备】:

幻灯片、白纸、格尺、钢笔。

活动设计】一、制定调查活动方案。

1、邀请和你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制定一份小组调查活动方案。

二、制定调查**。

1、每个小组确定好调查主题后,就先小组合作制定出1份调查表。

2、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要提的合情合理,一定要紧扣调查主题。

3、教师讲解**设计的大致格式,如标题,主要栏目,统计项,调查日期等。

4、师生互动,反复讨论比较**的格式,确定设计。

5、将各班学生分为8---10个小组,每组约6人,分别调查全校各个年级各个班的情况。(这一环节,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既使学科知识实践化,又使活动内容科学化,可谓一举两得。)

三、小组活动方案制定之后,选派名同学作为代表与全班同学交流你们初步制定的计划,指定一名同学当记录员,把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记录下来,以便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

四、总结。课后评价:在指定**这节课中,对三年级的同学来说,即新鲜,又茫然。

如何画表,如何制定内容,同学们就这些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我把同学们分成8个小组,先选出小组长,再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的制定。在小组长的选择上,各个班的实际情况不同,我根据各班情况,或自选或委派小组长。

在各个小组长的带领下,积极的制定**,反复修改,为调查、采访做好准备。

例表1:例表2

小学生课间游戏基本情况调查统计表。

例表3:课间小游戏征集表。

我的姓名。我的小组。

例表4:课间小游戏汇总表。

例表5:小学生最喜爱的课间游戏调查统计表。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上课了》教案

8 上课了。一 组织教学 游戏 举手游戏。5分钟 师 同学们,坐好了吗?下面,咱们开始上课。师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举手游戏。非常简单,只要大家听指挥就行。师 听老师口令 我说右手,你就举右手 我说左手,你就举左手。手臂高高 直直的,必须贴近耳朵。生 按老师要求配合做。师 听老师口令 这回变...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上课了》教案

8 上课了。一 组织教学 游戏 举手游戏。5分钟 师 同学们,坐好了吗?下面,咱们开始上课。师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举手游戏。非常简单,只要大家听指挥就行。师 听老师口令 我说右手,你就举右手 我说左手,你就举左手。手臂高高 直直的,必须贴近耳朵。生 按老师要求配合做。师 听老师口令 这回变...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上课了》

上课了 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课堂学习的积极氛围,愿意和老师 同学一起开心地学习。2.在真实的课堂活动体验中,逐步具备与老师 同学互动 交往的能力。3.知道课堂学习中的规则和方法以及他们对知识学习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知道课堂学习中的规则并能够遵守,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