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

发布 2020-11-17 09:43:28 阅读 3554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承接第三册的体例,本册安排了“勤查字典”、“主动识字”两方面的内容,意在让教师继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实际上是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一些技能和习惯。我们知道,第一学段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第二学段则要逐步向以读写为重点过渡。

小学生进入三年级,读写训练提到了日程上来,识字教学“扶”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放”的成分逐渐增多。这就要求我们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并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以适应三年级识字教学“扶”渐减、“放”渐增这一发展趋势。识字是终生的,识字识到老,中国的汉字识不了,所以养成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解决儿童想大量阅读的主观愿望与识字数量不多的客观现实的矛盾,对儿童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习惯的养成强调:

第。一、充分认识习惯培养的长期性,持之以恒;

第。二、充分认识习惯形成的两重性,扬善弃恶;

第。三、充分认识习惯培养的微观性,固本培元。

1、仔细观察插图,懂得字典是我们的好朋友,好老师,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懂得在课内外的学习中,如果遇到问题,就应该向它请教。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查字典的方法,学习新的部首查字法,培养勤查字典的学习习惯。

2、观察插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了解主动识字的途径,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3、通过观察和训练,认识到勤查字典和主动识字对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高林生在《习惯的价值、特性及养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与大家共享:“这一册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是‘勤查字典’;第二是‘主动识字’。

前者侧重于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后者则侧重思想意识的强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侧重操作层面的内容,除了要注意具体方法的指导之外,也要重视‘符合客观规律思维模式’的建构,而对侧重思想意识培养的内容,除了要充分重视‘符合客观规律思维模式’的建构之外,同样要注意‘操作技能’方面的指导和练习。

比如‘勤查字典’一项,我们首先要带领学生读懂字典,明确字典的编写者是如何按照‘符合客观规律思维模式’编写的。你看,不论是什么样的字典,也不管是使用什么样的检字法,它首先是将数以万计的字(现象)按照一定的规格(或按照偏旁部首、或按照音序、或按笔画数量、或按照字形特征)进行分类;其次是从微观结构上对每一个字进行单元或层次(比如字形、注音、释义等)的分析;最后是以举例的方式,在分类分析之后,将其进行综合优化,以便于使用者迁移运用,解决问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读懂字典的过程是一个领悟编写者如何按照“符合客观规律思维模式”编写的过程。

教学的第二步是要解决“怎样查”,即形成“操作技能”的问题。关于这一步的教学,特别需要我们关注以下几点:第一,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查字典?

教学中,我们不妨创设一个与实际的阅读高度相似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字典这位‘不开口老师’的功能和魅力,让学生从心里明白为什么要学会查字典的道理。第二,要通过实际的翻检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了解查找、检索的步骤、方法。正如陆放翁所说的那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许多方法是在实践中掌握的,‘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第三,要在日常的学习或生活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不断强化‘字典随身,只要是遇到了不认识或不理解(包括拿不准的)字,一定要动手翻一翻’的意识。

坚持这样做,久而久之,‘勤查字典’的习惯就一定能够养成。至于其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大同而小异,我们就不再一一赘述了。有的东西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它却一辈子有用;有的东西一时有用,但它却一辈子无用。

诸如‘勤查字典’、‘主动识字’之类的习惯大概都属于前者。”

1、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两个主题“勤查字典”和“主动识字”,让学生逐步掌握查字典的方法,特别是部首查字法,可将《练习1》中的“学会字词句”作为教学内容,创设“小猴读童话”的情境,让学生帮助小猴查字典解决困难,由不知道读音的生字,导入部首查字法。让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途径,充分享受查字典和主动识字的乐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流、讨论的效果就很好。能初步地培养这方面的习惯。

2、习惯的养成要立足课堂,延伸课外,整体强化。勤查字典和主动识字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课外和生活中的体现,因此,需要整体强化,养成习惯。

3、创设一些贴近的情景,鼓励学生参加,如:查字典比赛,汉字大比拼等,强化学生对学习习惯的认识。

4、在**图画、弄清图意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讲解、现场操练,使学生明白查字典与识字的方法及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整体把握习惯要求,又要因人而异,突出重点,反复训练,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习部首查字法,掌握根据不同情况提取部首的方法。

2.培养学生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能通过查字典来解决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部首查字法,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

难点:会从一个字的多个义项中选择正确的义项。

☆ 教学准备。

⒈多**课件。

⑴动画**猴。

⑵填表。(见教材)

⑶结合句子给小猴讲讲生字的意思。(见教材。)

⒉每组一张作业纸,作业内容如下所示:

⒊每人一本字典。

☆设计思路。

儿童是用图画、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多**课件的运用能把学生带到“伊佃园”中,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积极思考、乐于动手、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本课教学中**猴与小朋友交朋友、请小朋友解决难题等一系列情境创设无疑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支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部首查字法”是学生首次接触的知识实践能力,在教师示范引导的基础上上,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基本知识,勇于触摸知识盲点,在心与心的碰撞中不断体验成功的欢乐。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本单元为识字单元。从识字形式上看,可分为2课词串识字、2课形近偏旁的比较,共安排识字33个,其中要求写的29个,要求认的4个。

张庆指出: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作为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期的识字写字教学,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本册识字教学所处的“承前启后”的地位:教师要注意随时巩固已获得的识字成果,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二是要发挥识字教材多功能的优势:

《语文课程标准》中,“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目标都是从三个维度提出的。识字、写字教学不应是“单打一”地给学生传授一种工具,还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识字1》、《识字2》以韵文的形式,分别围绕“节日民俗”、“桂林山水”这一中心构成“词串”,创设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词串识字“一专多能”。“一专”指识字写字;“多能”是指认识事物的功能、审美的功能、增加儿童文化底蕴的功能,还是潜在的阅读训练和习作训练。

教学时必须将词语置于一定的语境中让学生去阅读,提高其自动化识别能力。词串识字准备了情景,准备了词汇。有了情景,有了词汇,就为今后的习作训练作了很好的铺垫。

还要注意的是插图,这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使用图画,不仅能帮助儿童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能帮助他们进入词串所描绘的意境。

识字3》、《识字4》为形近偏旁的比较,共比较了“木禾”、“竹艹”、“日目”、“冫氵”四组易于混淆的偏旁,这是新出现的形式。每课安排两组易混偏旁,每组分3栏。如《识字3》第1组,第一栏是一个表,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表现了“木”与“禾”的“实物图——古文字——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使小学生初步认识到“木”与“禾”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第二栏是“松柏杨柳桌椅”、“秧苗稻谷庄稼”两组词语,意在印证以“木”做偏旁的字与以“禾”做偏旁的字所表示的意义范畴是各不相同的。第三栏是两**,分别与第二栏的两组词语相对应,意在帮助学生看图识字(词)。

练习1》分五个板块。“看清笔顺”是本单元生字笔顺的复习巩固,“学用字词句”学习部首查字法,为形成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作准备。“写好铅笔字”练习写横多的字,“读读背背”以“欢庆节日”为中心,学习四个描写节日欢乐、热闹景象的成语。

“口语交际”为看图评议,告诉我们在口语交际中,既要注意口头语言的表达,又要有良好体态语言的配合,这样可以增强表达效果,逐步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其中 “学用字词句”所教学的“部首查字法”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密切联系,教学时不妨将教材重组,用“小猴读童话”创设查字典的情境。

本单元插图精美、立意鲜明,是进行说写训练的好材料,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一文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进一步巩固识字效果。识字1

全课共有12个词语,分成四组。分别介绍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四个节日里人们分别会做些什么。课文还配有相应的插图,使学生增进对节日传统习俗的了解。

朗朗上口的词串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读中既丰富了语言,又能了解民间风俗,感受祖国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四行朗朗上口的词串是识字的载体,识字、写字还是本课的重点。

词串识字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铺垫功能”,四行词串为我们建构了一个个情境、场景、事件的框架,稍加组织和补充,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在指导学生读好词串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每一行词串连起来练习说话写话,突出“词串教学”的编写意图。《练习1》中描写“节日快乐”的成语也可提前教授,学会在句子中灵活运用。

学生到了二年级下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具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应该着手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了。在课堂上尝试运用小组学习、小老师等方法来渗透自学生字,也好为我们下一阶段的“课外识字”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一)知识储备点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通过**对照、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扫墓”、“踏青”“龙舟”等词语。

二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教材分析

程屯镇小学2015 2016学年度语文第册备课。单元及主题 八单元教材分析主备人。张爱莲。第课时。上课日期。共课时。教材解读 本单元课文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本单元共四篇课文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猴子种果树 会会走路的树 问银河 练习8.诗歌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通过...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 教材的框架体例。二年级 下册 的编写体例与一 下 二 上 相一致,仍然由习惯篇 识字 课文和单元练习四个板块组成,只是练习中的 口语交际 部分出现了三个前几册所没有的新面孔 说说写写 练习 说说写写 代替了 口语交际 教材作如此微调,用意有三 一是 语...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 教材分析。本册共有32篇课文。其中有8组教学内容 即8个专题 春天里的发现 奉献与关爱 爱祖国,爱家乡 用心思考 勇于创造 美丽神奇的大自然 培养优秀的品质 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 走进科技的世界。还有 篇略读课文,它们是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充气雨衣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