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苏教版

发布 2020-11-16 19:50:28 阅读 8705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自学导航:收集关于月亮的诗句。

1.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思乡之情。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美好的祝福。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真挚的祝福。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对朋友的思念。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如此景象,自然会触动诗人们多愁善感的心灵,或思念家乡亲人,或追忆在外漂泊的亲友,或寄托祝福,或表达相思。

二、问题**、合作交流:

一)走近苏轼——知人论世。

要读懂文章,先得了解作者的经历和他生活的环境,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世界。

1.苏轼简介。

2.苏轼主要经历,突出“乌台诗案”和被贬黄州。

二)走进承天寺。

1.指名朗读,教师正音,重点强调:遂、藻荇。

2.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轻重变化,重点要突出。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听配乐范读。

4.重点词语提示:

户:门;遂:于是;

盖:大概;但:只是;

耳:语气词。

5.课文翻译。

6.原文直接写月光的句子是什么?积极想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优美月色吗?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展示一位同学的描写片断。

三)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合作**(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直接原因: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根本原因:作者被贬闲居,无所事事,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明确: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如果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明确: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明确:皎洁。

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

明确: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怎样理解文中的“闲”字?

明确:一方面是“身闲”,身为贬官,无所用事;另一方面,是“心闲”,作者能淡泊名利,才能以达观心情,从容流连风景。

三、要点提炼: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著,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四、随堂练习:

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你有过独自在月下徘徊的经历吗?你又想起了什么呢?写一篇左右的随笔。

五、课后巩固:

1、背诵课文,识记重点词语解释。

2、熟练翻译课文。

3、完成《同步导学》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自测题。一 基础知识,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 将每小题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填在括号内 3分 a.孕育y n b.棱镜l ng c.褶皱zh d.归咎ji a.遗骸ha b.匿迹n c.裸露lu d.藩篱p n a.花卉hu b.面颊ji c.繁衍y n d.灼伤zhu...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拓展阅读 《窃读记》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拓展阅读 窃读记 1课时 课前预习。1 林海音,女,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省苗栗县,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五岁时随父母到北京定居。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曾任 纯文学 主编,被誉为编辑和出版界的 常青树 短篇 集 城南旧事 是她的 代表作...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21《马说》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2019 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21 马说 教案鲁教版五四制。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 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二 过程与方法 1 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