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诗词五首。
归园田居。学习目标】
1.扫清阅读障碍,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重点)2.赏析佳句,品味诗词的意境。(难点)
3.诵读诗词,体悟作者的情怀和诗词中所蕴含的哲理。(重难点)【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
2.朗读节奏。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3.疏通诗意。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归。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沾湿衣裳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二、合作**。
1.“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明确: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2.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明确: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3.请找出诗中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并说说这首诗流露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三、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草盛苗稀早起晚归归田躬耕山道难走露湿衣服不辞辛苦心愿无违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兴趣,尝试用“唱诗”的新方法进行诗歌的背诵训练。2.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歌的方法,学会收集诗歌的有关资料。(重难点)
3.批判性地学习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勇敢地亮出自己、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教育。(重难点)
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闭门苦读,曾隐居鹿门山。四十岁到长安应进士举,不第返乡,东游吴越。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应聘他为从事,但不到一年即辞职返乡,两年后病故。孟浩然一生主要是隐居,写下了许多山水田园诗,首开唐代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先河,与王维并称“王孟”。这是孟浩然游历长安时赠给张九龄的一首诗,希望得到丞相的提拔和录用。
2.朗读诗歌。3.了解诗的内容。
生齐读,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二、合作**。
1.诗歌的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诗的前两联写诗人登上岳阳城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仲秋八月的一天,诗人登上岳阳城楼,观赏洞庭湖。
放眼望去,只见湖水漫溢,都快跟堤岸齐平了,天空倒映在湖面上,天水一色。洞庭湖蒸腾的水汽弥漫了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诗人简直感到脚底下的城楼都在晃动。这里“虚”和“太清”都是指天空。
诗人不说天空倒映在湖中,而说湖水涵容天空;不说水天一色,而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突出了洞庭湖的宏大气象给诗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云梦泽是古代的大泽,地跨长江南北,后淤积为陆地。如果说“气蒸云梦泽”还只是视觉感受,那“波撼岳阳城”就既是听觉感受,也是触觉感受了。
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气势,写得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
2.诗歌的颈联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明确:希望出仕。
3.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示例:撼,意思是摇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洞庭湖的水波涛汹涌,富有气势。4.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明确:比兴、用典。三、板书设计望洞庭湖。
赠张丞相写景首联:湖水浩阔与天相接颔联:澎湃动荡充满活力抒情颈联:希望出仕一展才华尾联:巧妙设喻希望引荐终南别业。
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王维的文学常识;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重点)2.反复诵读,感悟诗意,品味其艺术魅力。(难点)
3.欣赏诗歌描绘的优美的自然景色,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其父迁居于蒲州,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721)中进士,做大乐丞。后受宰相张九龄知遇,得为右拾遗。
被贬后为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
有《王右丞集》。
2.写作背景。
从开元二十八年(740)到天宝三年(744),王维先隐终南山,晚年又在陕西蓝田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无常,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
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3.朗读诗歌。二、合作**。
1.理解诗句的内涵。
明确:“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写诗人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进一步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
2.怎样赏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
明确:“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说随意而行,走到**算**,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
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昭然若揭了。
三、板书设计。
终南别业中年厌俗信佛教)赏景兴致与乐趣)随意而行好心情)
遇叟交谈忘还期)闲适怡乐热爱自然。
渔家傲。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重点)2.反复诵读,进而感悟词的主旨;结合内容赏析、阅读。(难点)
3.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感受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难点)【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其诗文并美,尤长于词,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艺术技巧很高,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创新。
语言清丽雅洁,明白如画,富有生活气息,人称“易安体”。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失。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在词的创作史上,李清照是继柳永、秦观、周邦彦之后又一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她的词清新婉转、幽怨凄恻,极富抒情性。但这首词却表现出非常不同的风格,它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清照词中最别具一格的杰作。
2.朗读诗歌。二、合作**。
1.理解诗句的含义。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明确: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词人把低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明确:词人在梦中飞上了天空,见到了天帝,天帝询问她的去向。上阕表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明确:“路长”“日暮”写出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4)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明确:表达了词人决心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去,奔向缥缈的神山寻求幸福。2.概括这首词的主旨。
明确:该词通过梦境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通过回答天帝的问话,直抒胸臆,感叹自己空有卓越的才华,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三、板书设计。
渔家傲词人梦中所见所闻海天相接天帝询问。
词人的理想和抱负辛苦求索未见光明渴望自由追求光明长相思。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作者及作品的文学常识。(重点)
2.从了解写作背景入手来把握词的主旨;反复诵读,品味词的艺术美。(难点)3.领会词中表达出的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培养爱家爱国之情。(难点)【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纳兰性德(1655-1685),清朝词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纳兰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
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作品特点: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诗。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
2.背景资料。
本词选自《纳兰词》。词人身为皇帝侍卫,对陪侍出游感到厌烦,但又改变不得,实在是一个极大的矛盾,处在这矛盾之中,是词人解不开的愁怨。《长相思》就是在看似风光的扈巡中用含蓄的手法写下的凄婉辞章。
3.朗读诗歌。
4.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二、合作**。
1.分析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将千里行程中看到的景物,浓缩为“山”“水”二字,而重复使用“一程”,从字里行间读者就仿佛可以感受到词人满腹乡思,一腔愁绪。词的下阕突出“风”和“雪”,衬托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凄凉。
2.赏析“一”和“身”字。
明确:“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3.体会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明确:表达羁旅怀乡的感情。三、板书设计。
长相思山、水一程一腔愁绪夜深千帐灯千古壮观写景风、雪一更孤寂凄凉。
思乡梦不成满腹乡思抒情孤寂伤感。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细柳营》教学设计语文版
细柳营 设计说明 本文以简约的笔触刻画出生动 丰满的人物形象,学生学习此类文章应当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通过对比与衬托的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很值得学生借鉴。课文篇幅不长,除个别字词需老师点拨外,学生疏通文意,不会太难,故而全文可在引导学生多读的基础上采用讨论法,对比分...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导学案
迢迢牵牛星 导学案。教学目标 1 理解牛郎织女咫尺天涯的相思之苦以及诗歌无一处直写思却处处含思的手法。2 理解牛郎织女式这种心心相印爱情的真谛,树立纯洁 朴素 自然的爱情价值观。教学重点 掌握叠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理解其思想内容,品味牛郎织女的爱情的凄美。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展开...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第26课 小石潭记 预习学案。宁阳二十中路月霞。预习目标 1 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3 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预习重点 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