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导学案教学案

发布 2020-11-12 17:38:28 阅读 9097

课题。体积单位。课型。

新授课。设计说明。

1.注意将教材内容与直观素材进行适当的处理和整合。

教学设计首先提供充分的直观素材,利用观察、触摸、举例等活动,将三个体积单位结合起来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感知和建立1厘米分米3和1米3的空间概念,在脑海里形成认识表象,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回归教材,重点学习立方厘米,深化对体积单位的认识,进一步理解物体含有多少个1厘米3,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这样的设计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重视分层推进教学策略的运用。

先出示大小不同的积木块,通过比较体积的大小,逐步形成矛盾冲突,得出计量物体的体积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引出体积单位,然后分层对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进行教学。在学习立方厘米时,先出示1厘米3的正方体学具,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举例子等活动,建立1厘米3的表象。然后让学生利用认识1厘米3的方法在小组内自主活动,进而认识1分米3和1米3。

教师最后对这三个体积单位进行对比总结,让学生从整体上加以区别。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厘米3和1分米3的正方体模型、三根米尺、量杯、纸杯。

学生准备:体积是1厘米3和1分米3的正方体模型、课前收集的饮料瓶、滴管、纸杯、针筒。

教学过程。第1课时体积单位。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自然引入。(5分钟)

1.复习旧知。

启发学生回忆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并说说自己知道哪些物体的体积或容积。

2.引入新课,交代新知。

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交代新知——体积单位。

1.回顾已学的体积、容积的知识,交流生活中的物体的体积或容积。

2.思考如何比较、计量物体体积的大小,全班交流,明确学习内容。

1.数一数,下列图形中分别包含几个小正方体?

二、操作感悟,建立概念。(20分钟)

1.感悟统一体积单位的必要性。

1)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学具,引导学生比较体积的大小。

2)出示大小差别不明显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学具,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体积的大小。

3)出示两个长方体,一个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另一个由9个小正方体拼成(两个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大小不同),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直接比较。

4)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比较出不同物体的体积?

2.认识1厘米3。

1)出示一个1厘米3的正方体,引导学生量一量棱长,明确它的棱长为1厘米,体积是1厘米3,摸一摸,感受一下。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创造”1厘米3的小正方体。

3)列举身边体积接近1厘米3的物体。

3.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自学,认识1分米3和1米3。

4.小结体积单位。

5.比较1厘米、1厘米2和1厘米3,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1.(1)观察后交流体积的大小。

2)思考后得出:可以将两个学具分割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再比较小正方体的个数,从而比较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大小。

3)直观感受,小正方体的大小不同,无法直接比较。

4)讨论后汇报:要想准确比较两个物体的体积,它们所含小正方体的大小(即体积单位)必须相同。

2.(1)动手操作,拿出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学具,感知1厘米3的大小。

2)动手操作,用橡皮泥切出一个1厘米3的小正方体,小组内互评。

3)列举身边体积接近1厘米3的物体。

3.通过自学,认识1分米3和1米3。

1)利用学具,开展小组活动,直观感知1分米3和1米3的大小。

2)搭建1分米3和1米3的框架,体会1分米3的物体有多大,1米3的空间可以站多少名小朋友。

4.明确: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别用字母cm3、dm3、m3表示。

5.外形上分别是线段、正方形和正方体,分别用来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

2.下面的两个长方体都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厘米3 )厘米3

3.填空。1)9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纸盒的体积是( )

2)一个粉笔盒的体积约是1( )

3)用8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大正方体的体积是( )

4.选择。用若干个体积是1厘米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的体积至少是( )

a.4厘米3

b.8厘米3

c.16厘米3

5.将用错的单位用横线划出来,并加以改正。

我们的教室占地面积约是60米3。老师的讲台上放着一个体积为1米3的粉笔盒。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面积是6米3的黑板。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教材39页1题。(鼓励学生结合实例说明体积单位的大小,巩固对体积单位的认识)

2.教材39页2题。(巩固学生对体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

3.教材40页5题。(鼓励学生独立计算)

1.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2.小组内交流,尝试填一填。

3.观察、对比,并独立计算。

四、课堂总结。(5分钟)

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

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说一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师批注。第2课时容积单位。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5分钟)

1.复习旧知。

引导学生回忆:(1)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2)什么是物体的容积?

2.引入新知。

引导学生思考:容积单位有哪些?(板书课题)

1.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对体积和容积的相关内容进行回顾、整理。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在( )里填入合适的单位名称。

1)1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 )

2)1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 )

3)1个洗衣机包装箱的体积大约是1( )

二、操作感悟,建立概念。(20分钟)

1.认识容积单位。

课件出示各种饮料瓶,并说明在生活中要计量液体的体积,一般要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2.看一看。

根据教材中一些常见的实物,引导学生感知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

3.动手操作,感知1升和1毫升的实际大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感知1升的实际大小。

试一试:1升水能倒满几个相同的普通纸杯?

2)组织学生操作感知1毫升的实际大小。

3)介绍1升和1毫升之间的关系:1升=1000毫升。

1.**课件,认识容积单位升(l)和毫升(ml)。明确容积较大时用升,容积较小时用毫升。

2.通过阅读教材感知升和毫升的实际大小。

3.(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感知1升的实际大小。

2)进行操作:用针筒吸1毫升的水,看看1毫升的水在针筒里有多少;把1毫升的水滴在手心上,数数能滴多少滴;试一试几毫升水能装满1汤匙。通过这些方法从视觉上和触觉上感知1毫升的实际大小。

3)了解1升和1毫升之间的关系:1升=1000毫升。

2.判断。1)一瓶可口可乐的容积是360厘米3。(

2)35分米3的纸箱和35分米2的纸板一样大。(

3)冰箱的容积是180毫升。(

4)用钢笔吸墨水,一次大约能吸1~2升墨水。(

3.王刚喝水的杯子的容积大约是200毫升,如果他喝了1.6升水,那么他至少喝了多少杯水?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教材40页3题。

2.教材40页4题。(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3.教材40页6题。(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

1.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

2.小组内交流,尝试填一填。

3.小组内交流,体会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不同之处。

4.填空。8升=( 分米3

)厘米3=6毫升。

3厘米3=( 毫升。

四、课堂总结。(5分钟)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

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 一 》导学案设计

学习必备欢迎 一 导学案设计。课题分数乘法 一 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及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计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本节课教学在设计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进行知识的迁移。首先进行必要...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 一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本节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 自主 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经历 发现 验证 修改 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完成了知识的自我构建,同时也加深了对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的理解,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 一 》教案设计

学习必备欢迎 一 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本节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 自主 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经历 发现 验证 修改 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完成了知识的自我构建,同时也加深了对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的理解,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