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教案

发布 2020-11-11 21:26:28 阅读 2670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的意义。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中“地表的变化”的范畴。“地球表面”主要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简称地形,又称为地貌。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复杂多样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的意义。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中“地表的变化”的范畴。“地球表面”主要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简称地形,又称为地貌。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复杂多样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变化的原因有地球内部的运动,以及流水、风等外力的因素,也包含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对地表的改变。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一切生活、生产资料取自地球表面的岩石、矿物、土壤,以及各种各样的生物。地表地形的变化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而人类不当的活动又会加剧因地表变化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加剧了土地沙化、洪水泛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不仅造成了地表地形的局部改变,而且气候异常,疾病和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希望能引起学生对地表地形变化有更多的关注,使学生对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有更多的认识。

科学概念。·地球表面由山脉、高原、平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组成,地表的地形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主要原因。

·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表现为风化、侵蚀、沉积等。风化、侵蚀使地表凸起的地方逐渐被削掉,而沉积使低洼的地方逐渐被填平。

·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生物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

·内力和外力在改变地表地形的过程中,有时会对人类造成自然灾害,人类不恰当的活动又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资料,模拟实验等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以及流水、风、海浪、冰川等外力如何引起地形变化。

·对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有较好的把握,能设计模拟实验,**降水量的大小、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等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并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到土壤对生命,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风化、侵蚀、沉积、火山、**等自然现象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灾害,也有有利于人类的一面。

·关注地表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防范因人类活动而加剧的自然灾害。

二、活动分析和建议。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及结构。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从内容编排上分为四大部分。第1课为第一部分,大致地让学生了解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整体概况。第2课为第二部分,概略地认识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

第3~7课重点**外力作用引起的变化,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第8课是最后一部分,是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外力作用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而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一是因为流水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是最普遍的现象,二是因为这部分内容便于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模拟活动进行**。这部分内容共有4课。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通过模拟下雨,观察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通过推测、模拟实验等活动,认识到降水量大、土地的坡度大、无植被覆盖是造成土地严重被侵蚀的主要原因;“河流对土地的作用”通过河流的模拟实验,观察河流对土地不仅有侵蚀作用,还有沉积作用,了解因为侵蚀和沉积带来的地形地貌变化;“减少对土地的侵蚀”,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关注如何减少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保护自己的家园。

(三)如何指导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

“地球表面的地形”一课是单元的起始课,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指导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呢,活动程序是:首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去过的一些印象深刻的地方的地形特点,并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平原、山地等地形的特点;然后通过观察地形图,进一步认识更大范围——中国和世界的地形;最后归纳地球表面的地形特点。

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为什么不从学生熟悉的家乡的地形开始呢?这是因为仅从学生生活的地区去认识地表的多种地形是有一定局限的。兼顾学生的经验和认识多样地形的要求,从学生见过的地形人手进行教学还是比较合理的,其中也包括了家乡的地形特点。

当然对于一些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出过远门的学生,教师可让他们介绍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间接经验,或通过收集相关**,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课前要求学生收集的**要能反映常见的一些地形地貌;在交流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能说明问题的**,让持有者上去介绍;要求介绍的学生主要描述所看到地形的特点;在介绍和描述的过程中学生会有困难,教师要帮助和启发。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进一步归纳高原、平原、盆地、峡谷等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四)如何处理单元资料页的内容。

本单元资料页的内容也是单元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它起到拓展和延伸的作用,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能力。其中“我们的土壤妈妈”是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著名诗作。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文字对土壤的作用,以及土壤对人类、对地球的重要意义做了非常全面的、具体的和生动的描述,对学生树立保护地球资源的观念是有意义的,可放在“土壤中有什么”的教学结束后进行。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第1课地球表面的地形。班级姓名得分。知识点梳理 1.我国地形主要有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山地。2.我国地形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呈阶梯状分布。3.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因此,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4.地球的表面是岩石和土壤。5.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深浅不同的...

2019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科版

2017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教科版。2017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教科版。地形。1.地球表面的形态叫地形。2.地形种类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特点。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平...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5地图》教案

5地图 教案。教学目标。科学 会看地图,能从地图上获取有用信息。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1 想加深对祖国的了解。2 懂得保护家园的重要。科学知识。了解地图上的主要标识及功用。教学准备。中国地形图 中国政区图。教学重点。学会看地图。教学难点。能从地图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教学过程。一 教学导入 提问 当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