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

发布 2020-10-17 21:15:28 阅读 6079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极其变化。

1、地球的从内到外可以分成(地核)、(地幔 )、地壳 )三部分,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有时出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

2、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是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3、土壤是(小石子)、(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其中,(腐殖质)和(盐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能使土壤变得肥沃。

4、地球表面有(高原)、(高山)、(盆地)、(平原)、(河流)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5、峰峦高耸,地势崎岖的是(高山),海拔不高,山顶浑圆的是(山丘 ),低平而宽广的是(平原),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的是(盆地 )。

6、在地形图上绿色往往表示的是(平原 ),蓝色表示的是(海洋或湖泊)。

7、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是(沙砾),其次是(沙),接着是(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

8、影响侵蚀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植物的覆盖程度)、(降雨量的大小)等。保护森林,退耕还田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10、雨水和径流会把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11、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过程中,上游河床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12、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侵蚀和沉积,除了流水以外,还有(风)、(冰川)、(海浪)等。

13、侵蚀和沉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河流的中上游流水作用以(侵蚀)为主,将高山切割成峡谷。在下游以(沉积)为主,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的地形往往是(平原)。

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1 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 特点。平原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高原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山地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盆地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2 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3 和火山...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一 填空 38分,2 19 1.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 地壳 地幔 地核 三部分,绝大部分 发生在 地壳 内。火山活动与 地壳 和 地幔 运动有关。2.由于受 水 大气 气温 或 动植物 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3.土壤是 沙 小石子 粘土 腐殖质 水 和 空气 等物质的混合物。4.土壤的成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验

五年级科学12月学情调研。得分 一 填空 5分 1 太阳的光线以每秒约 的速度传播,并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 传播的。2 由于受水 大气 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3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把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4 我们把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食物的生物叫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