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发布 2020-11-11 11:43:28 阅读 3174

第四单元凡俗逸事。

1.识记并掌握本单元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

2.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梳理文章内容。

3.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并认识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

4.揣摩品味文中重点的语句,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

5.体会文章中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表达效果。

1.通过整体阅读,感知文本内容,了解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

2.通过朗读、揣摩,品味文中的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

4.采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朗读品味的学习方法。

1.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探寻民俗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本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文化,所选文章表现了丰富而生动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的奇闻逸事。

《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作者用他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对每一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色,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人、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端午的鸭蛋》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文章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所写内容虽然简单,但作者灌注深情于文章,写出了其中的人生滋味。

善于在平实的生活中发现诗意的美,这正是汪曾祺散文的一大特点。细读此文,在欣赏作者优美语言的同时,还可以品味到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

《吆喝》着实谱写了一曲离我们渐渐远去的“生活交响乐”,内容虽质朴简单,却趣味良多。往昔生活的片段,人生的种种滋味,仿佛又随着吆喝声充溢我们的脑海,浸润我们的心灵。吆喝也是一种文化,清纯悠扬的叫卖声显然蕴含着作者的创作个性,那精妙的结构、地道的北京口音和浓厚的地方色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春酒》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如诗一般的生活织就了如诗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诗般的语言描绘出这一切:

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她的文章就是一种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俗世奇人》塑造了两位有着独特技艺、独特性格的民间艺人的形象。从一个小角度切入,一人仅写一事,却写得形神兼备,三笔两笔就能够勾画出人物的神韵。语言幽默奇崛,弥漫着浓浓的津腔津味。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梳理文章内容。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并认识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

3.揣摩品味文中重点的语句,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

4.体会文章中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表达效果。

5.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从文章出发,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示范并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要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还要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其次,教学范围可以适当扩展。由于本单元课文内容学生普遍感到较为陌生,教师可以借助音像资料,适当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体验,但不能喧宾夺主,把语文课上成“民风民俗”的知识介绍课。第三,本单元教学还应该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精神。

教师应注意利用当地的民风民俗,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使语文教学更加鲜活,更加有趣。

《云南的歌会》一文的教学准备按照“整体感知——合作**——拓展延伸”三步教学,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找出文章围绕云南的歌会写了哪几个场合的歌唱情景,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云南歌会的什么特点。还要把握不同场合的歌唱有怎样的特色。

在写作方法上,不同的内容是怎样表现的。画出文章中自己所欣赏的语段,通过反复研读及比较阅读体会文章写法和语言上的特色。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课外收集有关民歌的资料,在拓展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端午的鸭蛋》一文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风味来。通过朗读,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感受到本文的情趣。

还应注意结构的把握,让学生自我概括,掌握本文“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这一框架,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一自然段的总分结构,为理解课文继而为写作、口头表达做好积累。教师不宜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一内容并不复杂,可由学生自主完成。

《吆喝》一文内容贴近生活,文字也不艰深。教师基本上可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后由学生质疑提问,师生共同解决。主要研讨内容如下:

1.指导学生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2.指导学生体验作者在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3.

指导学生分析文中的表达手法。

《春酒》一文中,领悟文章意蕴是本文的难点所在。学生对于新年的快乐是有体验的,也是易于感受理解的。但是,对于本文中所含的思念故乡、追思亲人的情感却由于生活阅历所限而不易感受。

教师此时应该介绍琦君其人的身世和经历,或者给学生介绍琦君的其他几篇类似的文章,使学生可以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达到对作品较为深刻的理解。

《俗世奇人》一文的教学,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文中情境进行诵读,要求读出声调、语气等,力求活灵活现;也可选出几段由师生共同揣摩品味,然后由教师范读一二段落,再由学生自读其余段落;或由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还可以分角色朗读——按人物语言、叙述语言引导学生朗读。总之,读书方式可以多样化,一切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1.易错字。

譬喻(pì) 糯米(nuò) 蹲踞(dūn) 忌讳(huì) 酬和(chóu) 熹微(xī) 柞木(zuò) 箍桶(gū)

2.多音字。糊。挑。

3.形近字。

4.近义词辨析。

5.词语释义。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生面别开: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而形成的禁忌。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文题解说】

题目是偏正短语,中心词是“歌会”,表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又专指“云南”,点明文章内容极强的地域性。这样的文题简明精当,一目了然。本文选自《沈从文散文选》,原标题为“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有删节,题目的关键词在于“歌会”。

【创作背景】

风景优美的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热情善良的人们,淳朴的民风,使云南更具有一种别样的风情和韵味。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几乎人人能歌善舞。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劳动生产中的热情,以歌唱表达对丰收的喜悦……每逢各种集会,更是人们尽情歌唱、一展风采的时机。

作者经历了一次云南之行,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

文章通过对“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云南各族人民的多才多艺以及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字里行间也洋溢着作者对自然、人生、艺术的品味和赞赏。

云南是民歌的海洋。《云南的歌会》是以随笔漫谈的形式、富有情趣的语言、灵活多变的手法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别开生面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即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本文虽然是描写**的佳作,但首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品析词语、句子,感受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情境。

“山野对歌”强调的是才智,通过外貌和神态的刻画,突出人物美;“山路漫歌”通过对花、鸟、人的刻画,突出的是环境美;“村寨传歌”突出的是传歌的场面、特点和目的,展示的是云南的风俗美。

全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云南歌会的人物、环境、民俗的赞美,那么这形式美、环境美、民俗美合在一起就是民族的文化美。对抗赛性质的对歌,才情智力的大比拼;即兴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民歌的展览、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作者不吝笔墨描绘唱歌人,烘托活泼欢快的场面;着力描写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典型的场面描写与全局特写相结合,营造热烈氛围。

文中云南民歌在三种场合中的不同演唱方式、内容、目的和作用,表现了云南民歌的丰富多彩、悠久历史、在云南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多姿多彩、富有地域风情特色的民俗风情画。

本文的教学准备按照“整体感知——合作**——拓展延伸”三步教学,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找出文章围绕云南的歌会写了哪几个场合的歌唱情景,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云南歌会的什么特点。还要把握不同场合的歌唱有怎样的特色。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一 单元教学目标。1 关注民风民俗,了解民生和民俗文化。2 体会本单元作品的语言特点,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3 能够感受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二 单元教学重难点。1 体会本单元作品的语言特点,2 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三 单元知识结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

第四单元。云南的歌会 1 迤西蹲踞酬和忌讳 淳朴糯米熹微譬喻 2 张不定引经典悠自在龙吟凤 若无事呼朋唤耳动听避免灾。3 云南的歌会 作者是中国代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中篇 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 民风和人性的美,描绘出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充满地方色彩。1 作者简介 沈从文,字...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16 云南的歌会。教学目标。1 感受作家笔下美好的生活。2 引导学生品读 赏析文中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的精彩语言。3 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 学习作者有所侧重的描写方法。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美好的生活和少数民族同胞的特有风情。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描写。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