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发布 2020-11-09 07:52:28 阅读 7578

摘要:“冀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主要内容包括小数乘除,混合运算,认识分数,多边形面积和等可能性。各单元的编排各具特色。

研究教材的主要内容和把握新旧教材之间的变化,是教师备课,进行教学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冀教版;五年级;教材特点;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8-0077-0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是供义务教育阶段五年级上学期使用的。本册教材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目标进行编写的。本册教材坚持了冀教版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和编写特点,力图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重要知识和能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从而体会数学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形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为了让广大教师尽快熟悉和用好本册教材,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下面对教材主要内容安排和编写特点作一个简单说明。

一、数与代数领域。

1.小数乘除法。

小数乘除法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在传统教材中,由于过分强调小数知识的体系,不关注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只重视计算方法的总结和计算结果的熟悉程度。特别是参与数**算数据比较大,且多数把乘除法安排在一个单元,内容多,学的时间长,使学生感到小数乘除计算枯燥、难学、容易出错。

本套教材从降低难度,分散难点,重视知识间联系的理念出发,首先不再讲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理解计算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价值。另外,淡化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总结,而是选择熟悉的问题情境和较小的数据,并借助计算器,让学生在自主尝试的过程中学会计算方法。为了克服集中学习小数乘除法内容多、时间长的情况,本套教材把小数乘除法分为两个单元。

主要内容包括:小数点位置变化、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小数除法、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

相遇问题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小括号内有两级运算和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24点游戏”等。

2.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实际上是《大纲》教材中“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内容。在传统教材中,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内容。反思传统的教材内容和数学学习,一方面混合运算步数多、数据大,且训练关注学生运算的熟练程度和复杂数据运算的正确率,使学生感到枯燥、难学。

另外,应用题都是一些人为“编造”或经过文字加工模式化的“现实”问题,且要求用综合算式解答。这样的教材内容,使学生感到问题难理解,综合算式难列。本套教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的要求,在混合运算和应用问题的安排上做了较大改革。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打破“先学混合运算顺序,再解决应用问题”的传统教材体系,而是选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解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混合运算式题,理解运算顺序,学会计算。教材编排和活动设计的思路是:呈现问题情境―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认识综合算式、理解运算顺序―自主尝试计算。

(2)淡化知识的训练体系,重视运算顺序的理解和简单运用。在传统的小学12册教材中,从二年级下学期(第四册)开始,到六年级上学期(第十一册),从整数的混合运算、小数的混合运算到分数的混合运算,一般要安排七个单元,学习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混合运算技能训练。这样安排,过分强调知识的训练体系,不关注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增加了计算的繁难程度,不利于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

本套教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首先淡化知识的训练体系,本套教材根据两级运算的步数只安排两个“混合运算”单元(三年级上册两步混合运算,本册三步混合运算),不再单独设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内容在已经掌握了相应的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安排在有关的计算单元中,作为简单应用的内容。另外,减少大数目的运算,强调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特别是在小数混合运算中,不再安排运算中间需要取近似值的内容。

(3)重视解决实际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不要求列综合算式。虽然《数学课程标准》没有解决“应用题”的要求,但本套教材仍特别重视解决应用问题。如:

作为学习加、减、乘、除的素材,学习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作为学习乘除混合运算的素材,学习归。

一、归总问题;本单元安排相遇问题和稍复杂的应用问题。教材设计这些问题的共同思路是:都是作为计算知识学习的问题情境;学生都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解决;分步计算的算式作为列出混合运算式题和理解运算顺序的素材;学习混合运算后,也不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倡导算法多样化。

3.分数的再认识。

“分数的再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这是本套教材第三次安排分数的认识和加减计算,也是最后一次。教材编排了认识分数、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小数互化和分数加减法四个知识模块。

主要内容包括: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整数和假分数以及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通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单元最后设计了“公交车上的数学”的综合应用活动。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等,既是小学分数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本套教材把传统教材安排两次分数的认识变为三次,有以下两点考虑。第一,分散难点,降低难度,循序渐进。

如:把分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散安排在三个年级。在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分数,进行简易同分母分数(分母不超10)的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四年级下册全面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五年级上册(本单元),分数意义的扩展(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异分母的大小比较及加减运算等。

第二,突出核心知识,抓住重点内容,强化整合应用。从分数的知识体系来看,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和知识。对于同分母分数来讲,只要学生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那么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就是分数意义的简单运用。

因此,本套教材,在学习同分母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时,就特别强调在理解分数意义基础上的应用和扩展。只要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都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转为同分母的分数进行比较或计算。所以,本单元“分数的再认识”是在四年级下册,全面认识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等核心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扩展和应用。

本单元教材在设计思路和内容安排上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数学。

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的发展过程。如:带分数的认识,选择了“把5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的事物,提出了“每人分几个?

”的问题,让学生在估计每人分几个、实际动手分、用带分数表示分的结果的过程中,理解带分数的实际意义,感受带分数的价值。再如: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小数的互化等,都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读书、赛跑等事物,提出“谁读的多?

”、谁跑得快?”等问题,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比较、互化的方法,体验数学知识发展、形成的过程。

(2)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整合在异分母分数比较中。

传统教材中,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等都是单独设置单元,安排在五年级。因为概念多、内容枯燥且没应用价值,学生不感兴趣,不易理解和掌握。本套教材把上述内容分散编排。

首先,在四年级上册结合自然数的认识,了解了倍数、因数、质数和分解质因数等概念;四年级下册在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化简的过程中,了解最简分数、约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等概念,学习求两个自然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本单元考虑到在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中需要通分,而通分要用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因此,将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通分等安排在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中。

同时,设计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并对它们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样设计,首先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价值,明白为什么学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把所学的有关知识整合在一起,建立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3)让学生在已有知识背景下,自主建构数学。

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内容,虽然是分数学习中的难点,但学生都有一定知识基础。如: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可以利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把分数(或小数)转化为小数(或分数);异分母的加减法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等等。

所以,教材首先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用已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问题和事物,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新的知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整数和假分数以及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通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等。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对称、平移和旋转。

图形的旋转与平移,是图形空间位置关系变化的主要特征。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索解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尤其是随后的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等都有很大的作用。生活中许多美丽的图案以及现代装饰设计等都离不开基本图形的对称、旋转和平移,因此让学生利用对称、旋转和平移设计简单的图形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情趣。

2.土地面积。

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的体会和认识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因为学生在第一学段只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而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大大超过10000。所以本套教材把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放在本册,一方面,结合现实中的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并认识土地面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与土地面积有关的简单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设计理念和内容安排上,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结合实例,认识并体会土地面积单位。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改变过去单纯进行面积单位的认识和单位换算的做法,而是选择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能够理解的实例,让学生来认识并体验土地面积单位。如:

选择了昆明世博园的占地面积,让学生在读文章报道、交流了解到的信息、讨论报道中数据表示的意思等活动的基础上,认识测量土地的面积单位公顷。然后通过“估计一下,学校的占地面积够不够1公顷”和“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有1公顷”等,使学生体会1公顷的面积。再如:

利用我国的国土面积认识“平方千米”后,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一下,1平方千米大约等于多少个你们教室的面积”。让学生通过熟悉的教室和计算出的数据体会1平方千米。

(2)把土地面积的认识与解决简单问题整合在一起。本单元教材,除结合实例认识并体会面积单位外,还把面积单位的认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结合在一起。如:

每辆小汽车占地面积约25平方米,占地1公顷的停车场一次可停多少辆小汽车?天安门广场面积是44万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站4个人,天安门广场可容纳多少官兵接受检阅等。这些问题既要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又要通过运算解决问题。

另外,把种植问题以及关于土地产量、收入等问题安排在本单元中。如:在单元最后安排了“估算玉米收入”的综合应用内容。

通过这些素材,给学生提供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数学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一 教材内容安排。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综合应用 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数与代数。第二单元 小数乘法。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乘法 积得近似值和乘加 乘减混合运算。第四单元 小数除法。小数除法计算和两步计算的小数混合运算,求商的近似...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经过改版后分为四个单元,共28课时,每单元的最后都是一个小测试,对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及词汇进行复习。每一课都有相应的练习,对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了归纳,这种编排符合小学生学习和记忆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本册书内容,注重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有趣的...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 上册 期中检测题。姓名班级成。绩。一 填空。厘米 分米 米8 02吨 吨 千克3千克75克 千克。2 根据321 23 7383,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3 在下面的 里填上 或 23.2 0.9 0.915.6 3.2 3.2 15.61 0.36 13.6 5.2 5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