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世说新语教案 4

发布 2020-11-03 14:48:28 阅读 9916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学习一些摹景状物的手法。

3)反复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读懂文章的意思,揣摩。

故事中蕴涵的深意。教学重点:1)揣摩故事中蕴涵的深意,积累基本的文言知识。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世说新语》中“以事见人”的艺术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1、导入新课。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相信同学们是了如指掌,他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司马光的聪明的?的确对比手法能突出人物的个性。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几位聪明的小朋友,他们都是出自我国南朝时期的笔记体**集《世说新语》。

2、背景介绍。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的临川王刘义庆集结门客编撰的,它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也是六朝志人**的杰出代表。《世说新语》具有“语言简练、辞意永隽”的特点,因此著称于世。

世说新语》全书共八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共记载了1130个故事。书中很多故事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七步成诗(曹植)望梅止渴(曹操),坦应晒书,还有些故事也非常有趣。

如德行篇里的“管宁割席”;言谈篇里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等等。(可以出示**让学生说成语故事或讲一个自己读过的故事。)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在自读中了解文章的大意,要求学生在自读时将不会读、不能理解的词语画下来)(1)正音。

傅(fù)俄而(é r)奕(yì)凝(níng)

戎(róng)韫(yùn)骤(zhòu)(2)释义:(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自主释疑的能力)应重视以下词语和句子:

俄而、骤、欣然、拟、未若、因、尝、竞、走(可与“行”、“去”相联系)、唯、信然、折枝、

1、取之信然。2、诛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三、师生互动。

1、教师朗读文章。(这一环节重在体现教师的参与和断句上的指导作用)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3、分角色朗读。(教师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背诵)4、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

班交流复述。四、合作**。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则短文大意?

2)《咏雪》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那些描写中感受到的?同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儿女”的含义与今天的儿女有什么不同?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做“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五、思维拓展。

1、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本体和比喻体?比喻的特征?

比喻的作用?结合例句进行讲解。2、你还知道哪些写雪的名句?

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教师导学]: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

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有更多的收获。问题组:

1)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内容。

2)王戎事先尝过果实么?如果没有,他怎么知道是苦涩的?

3)如果把结尾改为“取之,未然。”可以么?如果可以,那么文章的意思有无变化?有什么变化?你能解释树在路旁,果实压断了树枝,无人摘取的原因么?

4)分小组每个同学发挥想象,想象诸儿竞走,攀枝摘果,因枯涩不能吃的一系列神态,并把它以课本剧的形式表现出来。

1、查找《世说新语》的有关资料2、完成课后练习。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风筝教案 3

风筝 教案。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风筝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七年级上册。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而本文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前可布置学生从网上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 作品及风格,以便课上交流。网络资源促进中学生阅读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在本校...

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检测 新

姓名学号 一 语言积累和运用 31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一句话正确 端正 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2分 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2.下列每组中各有一个错误的注音,用横线划出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4分 a.嫌恶w 惩罚ch ng 什物sh 虐杀n b.怦怦p ng 寒战...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羚羊木雕教案 3

羚羊木雕 教案 课文解读 本文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如插叙的结构方式,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反衬力强的环境点缀,理解 尊重等人文素养,精美的语言材料积累,课文主题的 基于课文有这么多的亮点,我们就能更灵活 更多姿多彩地学习本文。设计说明。通过分角色朗读 吟诵美读的方式,把无声的书面文字化为有声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