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品 下 第五单元测试

发布 2020-11-03 12:38:28 阅读 8310

粤教版八年级思品(下)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2分)

1.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有( )

a.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b.不加入外国国籍,不崇洋媚外。

c.与外国人交往不卑不亢 d.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

2.从法律角度看权利和义务的联系,正确的说法是( )

a.公民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割的 b.公民权利和义务是不可能对等的。

c.公民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但不会相互制约。

d.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合一性,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

3.“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地承担宪法。

规定的各项义务;执法机关对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这说明。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合一性 d.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

4.“宪法是法律的法律”,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是。

a.宪法和法律都是法律 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5.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具体表现在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的( )

a.所有权利 d.基本权利 c.合法权利 n公民权利。

6.列宁指出:“宪法是什么?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这说明我国宪法( )

a.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b.是人民权利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c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7.我国公民。

既充分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既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我国法律的约束。

只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不必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放弃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就不必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这表明( )

a.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真实的 b.权利和义务没有任何差别。

c.权利和义务具有合一性 d.权利和义务具有制约性。

9.朱某利用职务之便卖官**,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这一案例表明( )

a.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b.公民不得以非法手段牟取私利,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c.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d.公民在享受权利时必须同时履行义务。

10.张某为盖私房而备料,邻居告诉张某说钱某偷了他一根木料。张某找到钱某便上前。

棒打断了钱某的腿,结果张某因故意伤害他人被拘留。这个案例中,张某的教训在于( )

a.张某盖私房是不合法的 b.张某无权保护自己的利益。

c.张某未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d.张某没有权利在侵害面前实施防卫。

11.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目的是。

a.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b.适应普通法律的变化。

c.进一步完善宪法的内容。

d.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最高地位,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

二、辨析(12分)

12.八年级学生李某中途辍学经商。老师劝他上学,他说:“上学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的自由,我可以放弃,任何人无权干涉。”(12分)

三、榜样学习(10分)

13.在美国波士顿地区,一位叫王渊的中国女高中生因在当地学校品学兼优,不仅被著名的哈佛大学提前录取,而且还被提名为2023年度美国**奖候选人。然而,当得知要获此奖必须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国籍时,她毅然做出了宁愿不要大奖也要中国国籍的选择。王渊说:

“我以中国人为荣。”“我要为中国做一点事情。”

你如何看待王渊的决定?(5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5分)

四、出谋划策(12分)

14.丁某和方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楼上丁某的卫生间从去年起就漏水,楼下方某常上去找丁某:“请你们家找人把卫生间修一修吧!”可丁某却说:

“这不关我们家的事,请你不要来打扰!”僵持了很久,楼下方某自己买了厕所用具,要求楼上丁某换上,可丁某就是不同意。他认为自己家的卫生间修不修是自己的权利,别人管不着。

1)丁某的做法是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4分)

(2)请你给楼下的方某出个主意,以解决他遇到的麻烦。(4分)

3)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4分)

五、材料分析(12分)

15.材料一某歌星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立案查处。在调查证实后,依据我国税法,税务机关分别向歌星及其扣缴义务人下达行政处理决定书和行政罚款告知书,追缴其税款、罚款及滞纳金共计5.51万元。

材料二据报道,只有4岁的江苏省江阴市暨阳山庄的灯娃,连续两次横渡长江,轰动整个江阴市。由此,小灯娃获得一笔奖金。灯娃在父母的陪同下,主动到江阴市地税局澄江直属分局缴纳个人所得税240元,成为我国建国以来最小的纳税人。

请运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观点,分析说明上述两则材料。(12分)

六、法制专栏(16分)

16.材料一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做了明确的规定。

材料二我国已颁布的《刑法》、《民法通则》和其他一些法律都写明本法“以宪法为依据”。五届全国人大在通过宪法的同时,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其他法律进行了修改,使得这些法律符合宪法规定。

材料三 《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5分)

2)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5分)

3)问题(2)的答案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6分)

七、活动与实践(16分)

17.材料一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法制宣传日,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二 2023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律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有利于宪法发挥国家根本**的作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颁布,全国再一次掀起了学习宪法的热潮。

为落实宪法精神,推进学校法制宣传活动的开展,你所在的学校计划开展宣传宪法的活。

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制定同学们法制观念特别是宪法观念状况的调查计划。(4分)

2)如何开展校园法制建设?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谈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参加校园法制建设活动。(4分)

4)说一说开展校园法制宣传特别是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的意义。(4分)

参***。第五单元。

1.a 2.d 3.a 4.c 5.b 6.b 7.a 8.c 9.b 10.c 11.d

12.(1)李某的说法是错误的。(2)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李某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3)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上不上学不是他个人的自由,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当履行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

13.提示:王渊的决定非常正确。作为中国公民,我们要忠于自己的国家,要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14.(1)不正确。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应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2)方某应先与丁某协商,若协商不成,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到法院去起诉邻居丁某。(3)我们应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同时还要珍惜人们享有的各项权利,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15.(1)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互相依存,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这种一致性表现于二者的对等性、制约性和合一性。因此,我国宪法规定: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该歌星的行为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因不履行义务依法受到处罚。她的偷税行为对国家和社会都不利,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

而灯娃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对国家和社会都是有利的,是有法律意识的表现。(3)上述两则材料告诉我们,公民应当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这既是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也是公民应当具有的法律意识。那种只想享受权利、不愿履行义务或只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观点和行为都是错误的,也是缺乏公民意识的表现。

16.(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2)共同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努力学习宪法知识是每一个公民培养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的基础,等等。

17.(1)同学们法制观念特别是宪法观念状况的调查计划,如:

活动时间,如:“2月26日至3月4日活动周”

活动准备,如: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各自任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等。

活动方式,如:问卷调查、走访等。

(2)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宣传,如:校园广播站、黑板报等。

(3)思想政治课上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宪法知识,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法制宣传活动。

(4)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是学习法律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学好法律知识是依法治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学好法律知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形成性测试。一 积累与运用 27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4分 缥碧嗜书急湍骈死 硕师轩邈叱咄短褐 2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 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b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余因得遍观群书。c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策之不以其...

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一 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湍 鸢 戾 嘤 庠 泠 2.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一百许里 急湍甚箭 蝉则千转不穷 横柯上蔽 经纶世务者 任意东西 4.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

八年级思品单元测试

思品 第六课检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评分。一 选一选 不定项选择 1.体育课上,同学们分成两组进行足球比赛,球技高超的李明扬却被两个组同时 拒之门外 原因是在以往的比赛中,他总是训斥别人,嫌别人踢得不如他好。久而久之,谁也不愿意跟他一起踢足球了。这件事告诉我们 a.技术好的同学不能跟技术差的同学一起踢...